随着政策的调整。
很多北方的朋友,都在做一个最狠的决定,至少要感染一次。
有些段子也是笑中带泪。
比如:
终于明白广州为什么叫做羊城了。
“医生,请问一下,阳了有什么症状?”
医生回答:“一般阳了,都会先发朋友圈。”
段子归段子,生活就是现实的,日子还是要过下去的。
有一些常识,我们在认知范围内,简单普及一下。
中西医应对病毒性肺炎的处理策略,本质上是不同的。
西医主要是以杀死病毒为主要目的和重点任务;
中医则是把病毒排出体外,恢复正常的肺功能和心肺环境系统。
当然,这都建立在对症下药的基础上。
如果,不了解该项病毒,或者是该族群的病毒,就任性用抗生素,剂量很大,收效甚微,对身体就带来双重的伤害了。
在现代的医疗理念框架之下,除了病毒和抗生素带来的伤害之外,还有心理层面的压力。
有些地方出现大比例的因为担心阳了而胡乱神操作,导致出现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病毒可能不会把人击垮,而人类自己的忧虑和恐惧会首先打败人类。
想到哪里说哪里。
现在切入正题,来谈一谈中医药的防治思路,依然是对症下药的基础上来谈这个话题。
中医的辩证方向并非病毒本身,而是因病施治,因症状来治疗,也就是虚实寒热,有痰无痰,体质是虚是实。
病毒感染到什么阶段了,张仲景的《伤寒论》系列,把病毒性感染的症状,进行一系列的建模,是非常具体了。
敲黑板,这套体系在二千年前的中国已经非常成熟完善了。
张仲景之前,还有多少年的传承,保守估计一千年不止。
所以说,中医药的防治病毒性肺炎的,以及相关治疗方法和治疗模式、思维,都是非常古老的,而且二千年就已经发展成非常完善的体系了,定格下来,可以发挥和变化的空间不大。
大的治疗框架基本上是固定的。
那么,后来的历史,这些大医学家,诸如三国时期魏朝的王叔和,明代的吴又可,清朝的叶天士,以及近代的医学大家,包括大家熟知的国医大师邓铁涛等中医大家,是如何应对流行性病毒的。
这里其实,隐藏着一个大的规律,就是气候的周期性规律,这属于五运六气体系,每年运气不同,有司天在泉,还有更大的时间周期,每六十年一个循环单位,这是比较少人知道的大司天概念。
总之,气候的变化,给病毒的传播创造了各种条件。
根据近来三年的防疫抗疫的经验,病毒的传播和节气的变化是息息相关的。
病毒不管是自然界形成,还是实验室出来,最后还是需要适应自然环境,才能够传播。
那么,自然环境的特征,是病毒的大容器,或者是环境是病毒的大镜子。
谦和既济的防治方思路是天地人,就是气候条件,现在什么大的气候特征,五运六气特征值如何,这个要弄清楚。
同时,东南西北,南方北方的情况是有差异的,这个也是需要考虑的。
而每个人的症状体现,就非常具体了。
这就是天地人综合考虑的分析诊断。
接下来就是药人体系了,病症和病因分析出来,用药也要对症。
而且还要动态的看问题。
最近也看到武汉的一些消息,有重新被感染的人分析了现在和2019年的不同,这就是动态变化的,时间变化了,大环境的特征也变化了,病毒的特性和 感染后相应的症状,也是变化的。
这是简单的逻辑常识。
中医防治是把病毒排出体外,同时修复人体气机和脏腑功能、血气系统,进而达到健康的状态。
所以,中医对症和防治的情况下,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环境卫生的。
比如两便后,对于感染者而已,除了做好常规的居家隔离,特别要用消毒水冲刷一下马桶,也是非常重要的。
从机制上去理解病毒的工作原理,防治起来,就更加精准,更加科学。
这里还要补充一下,中国的中西医治疗也要有充足的中医药资源防治的也好,基本上很少出现外国那种后遗症的状况。
因为防治的策略和机制是不同的。
(文章部分图源互联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