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了,中医上天了,背后是多少中医人付出的汗水和泪水
华夏中医人 谦和既济LoontaDC 2021-07-09
这回中医是真的上天了!中医为航天员护航,四诊仪上太空。
这张图刷屏了,刺激了很多人的眼球,也带来了很多人的希望。
国医大师邓铁涛早有相关的叙述:
航天员发病,叫做:航天运动病,50%的发病率。
外国的宇航员回地表出航空仓的时候,很困难,要抬着他,(他们的)心跳高达100多。
我们中国中医用治未病的方法调理这些航天员,心跳控制的很好,出航空仓也不会像外国宇航员那么辛苦。
还有,宇航员上天前一个晚上,如果子时很兴奋,睡不着,是不能飞的,身体条件不允许,这是子午流注的常识,外国没有这方面的常识,有也是要参考我们的。
后来发明了一个药,上了天上也吃了,我们的宇航员没有那么高的心跳。
我们中医既是古老的,又是年轻的医学。
中医五千年的理论,用多少人,多少时代实验得来的,千锤百炼。
我们是为中医而生的人。
所以一生为了中医药事业而奋斗。
把这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把中医的八卦看比做自己的生命了。
要我说,我的梦想是什么?
21世纪,是中华文化的世纪,是中医腾飞的世纪,这也是我的中国梦!
以上内容选自邓老的相关视频,整理出来的内容,基本上原话。
从这里看出来,中医药对我国的宇航事业的奉献和介入程度。
2012年,中医药助力神九航天员翱翔太空。
按照国际载人航天飞行经验,航天员进入太空后的初期,是空间运动病的高发期。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于6月16日发射,6月18日完成与天宫一号自动对接,3名航天员进入天宫一号并开展相关科学实验。这个时间段,恰恰与空间运动病的高发期吻合。记者了解到,为提高航天员心肺储备和心脑血管功能,维护航天员失重环境下心脑血管功能,中国航天员中心把自主研制的中药“太空养心丸”随飞船带上太空,供航天员在轨期间服用。
“‘太空养心丸’一天吃三次,直接装配在餐包里,随航天员每顿饭一起服用。”李勇枝告诉记者,从神舟五号飞行任务起,中国特色的中医药就开始运用到航天员医监医保工作中。载人航天飞行实践证明,中医药对于航天员在空间环境中增强心血管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治空间运动病发挥了明显作用。
这不是酸的事情,而是中国人值得自豪的事情。
在非典中,中医药的表现,还有人质疑;
在这次新冠肺炎中,中医药的表现,还是一样受到质疑和国际卫生组织的刻意忽略;
那么就请继续忽略中医药对宇航事业的帮助吧。
不需要作无谓的争论,让我们自豪一下吧。
邓老已经总结了:中医药是古老的,又是年轻的。
虽然宇航员上天这样的事情,也只有短短几十年的历史,对我们国家这样的局面,就经验更少了,但是我们的中医为什么就能够制定出相应的方针呢?
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因症施治。
人体出现的相应症状,中医早就全然了解了,这就是中医的整体观和系统理论。
有症状就有对策,就可以拟定相应的药方,配置相应的药丸。
同样的道理抗击非典,抗击新冠,更加不在话下。
对抗瘟疫,我们历代的中医大家,累积的经验就很多了,张仲景的《伤寒论》、李东垣的《脾胃论》、吴又可的《瘟疫论》、叶天士的《温病论》。
不仅如此,我们还有《黄帝内经》,各种本草经书,甚至还有《易经》、《道德经》、《孙子兵法》。
有人会说,从治病谈到兵法,太扯了吧。
古中医先贤说:用药如用兵,心中藏燮理。
燮理:阴阳协调平衡和谐变通之道理。
先辈给华夏子孙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知识,那是多少代人的汗水和泪水,辛勤的付出,甚至牺牲生命,换来的满满的爱,护佑着我们!
关注古中医的新运用,关注谦和既济中医体系。
END
文章来自:谦和既济Loonta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