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钱塘江边上,人山人海,人们排队观钱塘秋潮,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咏赞钱塘秋潮的千古名句。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
观赏钱塘秋潮,早在汉、魏、六朝时就已蔚成风气,至唐、宋时,此风更盛。相传农历八月十八,是潮神的生日,故潮峰最高。
为什么每年八月十八,钱塘江的潮水最壮观呢?
其实,潮起潮落,潮汐的成因,受到太阳和月亮的引力的影响,
其中月亮的作用力是太阳作用力的两倍多,所以,决定因素主要还是月亮,
月亮绕着地球运动,地球和月亮又绕着太阳运动,它们的相对位置经常在变化。
当满月(也就是“望”,在农历的十五到十七)和新月(也就是“朔”,在农历的初一)的时候,地球、月亮和太阳的位置几乎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和月亮联合起来吸引海水, 结果就形成“大潮”;
到了上弦(农历初七或初八)和下弦(农历二十二或二十三),月亮对地球的引潮力和太阳对地球的引潮力互相垂直,互相牵扯,太阳帮了月亮的倒忙,这时候就出 现“小潮”。
在农历的一个月里,这样的大潮和小潮要出现两次。当然,由于受地形、地理位置等影响,大小潮的出现时间会有些变化。比如钱塘江大潮,就要推迟一些,一般发生在农历每月十八 。
而农历八月,正好是秋分前后,地球围绕着太阳公转,这个时候太阳在南北回归线的中间位置,也就是赤道正上方,
地球相对太阳的垂线,从一个位置转向另外一个位置,
所以农历八月,以及农历二月,都对潮汐的影响比较大,
好像一个容器在左右摇晃瓶子里的水一样。
综合这些因素,钱塘江的潮水在农历八月十八最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