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讲解一些基础入门的中医养生,调理身体,处理健康问题的思维方式。
人体健康和疾病的本质
人们对于身体健康需要被调理的需求,最开始是非常简单而且直接的。
那就是哪里不舒服,就调理哪里。
哪里生病了,就治疗哪里。
现代的医学观点,也是哪里出现问题就治疗哪里,主要是看有没有炎症,是不是肿瘤,该不该切掉等定势思维以及相关的套路。
当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之后,会玩出一些新花样,好不好用,能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先不说,看起来高大上,才是关键。
比如,健康体检,各项指标数据。
这些体检指标能不能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
肯定能。
但是是不是就是绝对的正确好用,能够解决问题?
其实未必。
古代的中医四诊,常用的脉诊,也是可以诊断出来人体出现的一些潜在性问题,甚至还可以提前分析出来体质健康的趋势。
这些思维,如果能够消化理解,对任何一个家庭,个人的健康,简直是无价之宝!
我们开始讲两个直观的诊疗模型。
一、凹凸模型
从中医的角度,五行均匀就是一个平衡的状态,接受现代西方线性思维的人,一般会有这样的直观理解。
那么,出现病症偏向比较明显的体质状况是怎么样的呢?
如上图,就是一个出现病态的人体模型,人体的五行阴阳就失去平衡了。
人体不论健康也好,还是身体出现疾病的状态,都会有一个相对应的状态。
五行阴阳,天干地支,都是一种度量的方法,印度古代还有用地火风水来度量的,藏医也有一套成体系的度量方法。
这都是工具,都是数理模型。
比如有人用十进制,有人用八进制,六进制,五进制,二进制,甚至也有用三进制的。
能够简便,而且比较准确的逼近真实的体质状况和疾病的演化趋势,就是好模型。
我们把上面这种模型叫作:凹凸模型。
如上图,这就是针对上面病态体质的用药思路和组方了,这是最基本的一种策略,比西方营养学高端很多了。
那么,就有如下的平衡效应。
今天先分享这么多,未完待续!
欢迎提出问题,评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