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现代人最普遍的一大类疾病。
随着检验手段的普及,基本上,只要血液监测指标出现超标异常,都会被归入糖尿病范围。
一般而言,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
只要一次血糖值出现异常,同时医生校验一下平时的症状,如果呈现明显的:三多一少。
那么就会被判断为糖尿病患者。
所以,血糖值严格以上是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的。
所谓的三多一少,就是:三多一少是指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
三多一少是糖尿病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缺乏,血糖不能够充分变成能量,由于血糖高带来大量的渗透利尿,出现多尿,多尿以后会出现血浆渗透压增高,会带来口渴、多饮。由于糖大量丢失,同时血糖不能变成能量,明显的乏力、饥饿感,这样会出现体重下降,有些人还会出现明显的食欲亢进。
注意,糖尿病是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的。
当然,很多孕妇也会出现妊娠期高血糖症状。
但是,更多的时候,在实际过程中,人们是不去分析临床症状的,而是盯着血糖数值。
其实,血糖数值在人体一天之中,餐前饭后,都是会产生变化的。
因为食物结构的不同,血糖数值变化还比较大。
比如,南方人爱喝白粥,吃玉米棒,这些都会导致血糖数值体现得比较高。
正是由于这些基本常识和人类思维的误区盲点。
现在很多便携式的测血糖仪器,很多家庭都买一个备用,一旦怀疑自己血糖太高,就天天扎手指,测血糖数值。
其实,每扎一次,对身体的正气系统都是一次损伤。
还有一天之中,不同时间段的扎针放血,对身体的偏向性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隔些时日扎一次还好些,损伤比较小,但是天天扎,有些人还喜欢早中晚都扎一次验血糖。
这种错误的做法,最后没什么毛病都整出来毛病,小毛病还整出大毛病。
如果,遇见这种情况,中医的诊疗分析,尤其是远程的数据分析服务,就很重要,也很有意义。
同时,中医的调理服务,还有很大部分包括了心理安抚和引导。
会帮助患者,建立非伤害式的的自我分析和数据分析方法。
现代医学治疗糖尿病,往往会采用胰岛素。
基本上来说,糖尿病没有所谓的治愈一说,大部分糖友都需要终生监控血糖,甚至于终生服药。
糖尿病是仅依靠自身胰岛无法正常控制血糖的病,大部分前期根本就不知道,等到发现了已经是比较严重了,这时候胰岛功能可能已经受损,或者对其他器官已经出现了影响。
所以,被诊断为糖尿病之后,做的事情应该是用药和饮食来控制血糖,往往都是做好长期治疗的准备。
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消渴”范畴,中医治疗糖尿病在理论上也是非常丰富的,传统中医各家各派都有不错的成果。
治疗经验很多。
同时,在用药上也是有不错的效果。
阻碍中医治疗糖尿病,主要还是观念的障碍。
很简单的一个说法,你中医把脉能够诊断出来血糖多少吗?
就是把现代医学的检查手段和传统中医诊疗进行机械化割裂,然后再进一步否定中医,让人忘记了人体健康的根本目标。
科学是什么?
科学又了解多少?
科学已经到达天花板了吗?
很多医学的认识,以及新观念会不断涌现,印证传统中医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甚至很多成果是超前的。
同时,中医药的有效性也是不可否认的。
在治疗糖尿病,控糖,以及处理血糖高带来的并发症的过程中,中医依然是采用整体治疗的方法,有体验的患者会发现,在治疗的过程中,很多小毛病随着一起得到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