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养生社区 养生社区 关注:5 内容:506

    立秋中元,时病调理总则,气候疾病学的中医思维模式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当前位置: 华夏中医人 > 养生社区 > 正文
    • 养生社区
    • 很多读者看到谦和既济中医团队经常写一些气候分析的文章,感觉到莫名其妙。

      其实,传统中医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气候疾病学。

      气候疾病学,在现代医学体系里面也是一个前沿的医学方向。

      就是气候影响人体的健康,不仅影响个人的健康,体质虚弱者,老人小孩,还有一些高负荷工作者,以及一些不注意保养,比如穿衣服暴露等情况,在季节变化的时候,得病了。

      立秋中元,时病调理总则,气候疾病学的中医思维模式

      传统中医,叫做:中病。

      中病:中了气候的邪气,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导致患病了。

      现在的汉语词汇”中病“,多用在管理学和治理国家的语境,意思是指击中时弊。

      本质上,中病就是一个中医词汇,管理学上的词义是引申的。

      中国的管理学很多都是中医词汇引申出来的,经典的: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治疗“和”治理“,所谓的”治“都是调理疾病,修正弊病,改变不良病态的意思。

      扯远了,继续讲当下的气候特征背景下的人体中病话题吧。

      立秋中元,时病调理总则,气候疾病学的中医思维模式

      目前的气候特征,很多地方的时病中病特征,就是左右相战,所谓左右就是肝肺不协调。

      《黄帝内经》有言:左右是道路。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中,原文参考:

      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

      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

      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

      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在传统中医的体质模型里面,左肝右肺,人体气机循环,亦是如此。

      立秋中元,时病调理总则,气候疾病学的中医思维模式

      道路不通,左右失去均衡,那么上下就沟通堵塞,纲纪失守。

      直观来讲:左右不平衡,上下就乱套了。

      上下在人体中,就是对应水火,就是对应心肾功能,在家庭就对应父子关系,在社会就可能出现政令不通。

      这种现象在立秋以后会比较明显,应该是整个秋季的气候疾病特征的基调了。

      我们继续讲这样的气候特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一些用药的思路。

      其实古人早就对此类情况,进行药理人的多维度对应了。

      立秋中元,时病调理总则,气候疾病学的中医思维模式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左归丸和右归丸。

      右归丸(《景岳全书》):熟地、山药、山萸肉、枸杞子、杜仲、菟丝子、附子、肉桂、当归、鹿角胶。

      左归丸(《景岳全书》):生地、山药、山萸肉、菟丝子、枸杞子、牛膝、鹿角胶、龟板胶。

      从总势看,主要是调理肝肾的方向,右归以补益为主,而左归则兼顾清热。

      这里面要仔细体会生地黄的清热和木火的特征。

      立秋中元,时病调理总则,气候疾病学的中医思维模式

      今年的整体特征是木运太过之年,而当下是立秋节气,大自然的气候大环境就如阳光雨露一样去光照大地,恩养万物,都是很公平的,那么养生知识和方向感,就可以使人少走弯路了。

      以供参考,欢迎指正。

      (文章部分图源互联网,侵删!)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任务
    • 到底部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