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心得常识 心得常识 关注:7 内容:149

    中医现代化应从教育课程之改革着手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当前位置: 华夏中医人 > 心得常识 > 正文
    • 心得常识
    • 中医现代化应从教育课程之改革着手

      华夏中医人    导航中医药 2022-09-22

      中医药,是中国五千年历史发展留下来的宝贵遗产,是以独特理论为基础的传统医学,可以说是个奥妙而伟大的宝库,深受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喜爱,过去一直在维护东方人的健康方面扮演着不容乎视的角色。惟在19世纪之初,受西洋医学(所谓西医)传入中国的冲击,使中医药受到莫大的挑战,曾被认为是农业社会所流传的“非科学的、落后的、江湖的”一种民俗疗法而被西医界乃至西方教育人士所排斥,并自清末以来,确也几次遭到政府将其废止的命运,幸赖于医界的努力及有识之士的呼吁、国人的普遍支持才未被消灭。

      事实上,中医系以中国人的宇宙观、生命观为基础,所谓“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的思想为根底的宏观医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医学,可称为东方文化精髓之一,但如果期望其继续发展,而想在现代医学中占一席之地,无疑的,需经现代科学的筛检,留其精华弃其渣滓,融汇新知方可。因此中医药的现代化是时代的要求,有其必然性及必要性,而其现代化之道无疑就是向科学化、国际化发展。虽然仍有人怀疑中医理论体系是属于哲学之领域,无法将其数值化,惟于医疗实践之领域,中西结合医疗之可行性和优越性已于大陆近半个世纪之间被证实,而近十年来且有被西方国家采纳应用之势。1997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北京中西医结合学术研讨会上,有位美国来的教授甚至认为中西结合之医疗将成为21世纪世界医疗之主流。因此,现代化中医医疗可谓即是中西医结合之医疗,而其近年来被西方医界重视原因之一系医界及民众开始对高科技医疗之经验、效益、伦理观和价值观产的疑问所致。西方近代医学随着生物科学之进步,对疾病诊治的探讨从器官———组织———分子发展到原子领域,越分越细越微,常被称为微观医学,似已解开生命之奥秘,不但能以仪器延长生命,移植生命,改造生命,甚至几乎可以创造生命,而医疗上分科越来越细,又不断的提供侵袭性、非人性化和违反自然的医疗,漠视人体自然治愈之机转。结果,医疗机械化,医师普遍的技术员化,常固守于自己的专科而忽略整体,不但未能解决人类整体健康之问题,反而造成不少医疗伦理、教育、经济和环保之难题。因此,笔者认为:未来的医疗,不只是中医药要科学化、国际化(现代化),西医也要人性化、整体化,而中西整合之医疗,居于中庸之道,更符合于东方人之价值观及生命观。

      总之,东西医学以不同的理论体系探讨人类健康问题,相会之初互相对立、排斥,像是水火不容。但经过近两个世纪的接触,彼此已发现各有优劣,并证明了各有继续存在之价值,谁也消灭不了谁。是故,笔者认为中西医学之结合为东方西方化合之一环,整合即为人类健康造福,对立即会使人类遭殃。
      既然如此,台湾如何发展中医的现代化呢?我想赶紧培养有能力结合中西医疗之现代化中医师为当今的课题,并应进行中医教育课程之修订、教学课本之编印及设立提供中西医结合医疗且为学生临床实习之中医教学医院,进而制订定住院医师之训练计划。具体而言,现代化中医系之教育目标在于培养,懂西医但能尽量避免采用侵袭性、高科技手段检查病人,而又能诊断出国际化病名。其治疗即可以“辨证论治”选择或中、或西、或中西结合的方法。总之,要培养能筛选对个案疗效最大、负面最小,能用最人性化之方式进行医疗的医师。目前,中国医药学院、长庚医学院开办的8年制双主修学制,仅以中医与西医之课程并列,中西医各教各的完整一套课程,分别授课、学习及实习,仅将时间拉长,相信无法达成培育“现代化中医师”之教育目标。大陆有几所著名的医科大学,由一批所谓“西学中”学者,根据过去40年从事中西医结合之医疗、研究及教学的经验,研究出7年制中西结合医学系之教育大纲,以期达到上述教育目标。观其课程内容与中国医药学院现行7年制相比,可谓简化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而强化中西医结合之讲课及临床实习。

      笔者率考察团,前往大陆考察中西医结合医疗且与大陆专家讨论后,深感台湾也应比照发展此制,而慈济医学院等将来设立之“中医学系”也应采用此制来订定教育大纲,而且中国医药学院、长庚医学院之8年制双主修学制也应修改为此制。如上所述,“现代化中医学”即为“中西结合医学”,其教育大纲为修改后的现代7年制中医系之教学及临床实习课程,即可达到培育“现代化中医师”之教学目标,而此构想且可避免修改大学法之困扰。
      再者为减少中西医之对立,增进中西医结合,且建议在目前西医学院校课程中增列“中医药概论”、“中西医学史”及“针灸学”三门课为必修科,让医学系学生对中医药有个概括性认识,如有兴趣,更可在寒暑假或毕业后进修中西医结合课程包括实习若干学分,通过检验考核,即可从事中西整合医疗工作。
      笔者于1989年率台湾医学会同仁初次参访大陆时,即发现大陆中西医结合即“现代化中医”已有可观的进展及成就,不但在中央,在省市中、西医院里也普遍的提供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而中医师可做X光检查、化验室检验、可开西药,西医可开中药、做针灸。反观台湾,过去中国医药学院的毕业生从事中医医疗者已寥寥无几,台湾的中医界全由无现代医学基础之特考及格的中医师在领导,中、西医完全对立,中医与西医境界分明,互为阡陌,深感不以为然。近十年,笔者前往大陆20多次,益感台湾需要赶紧发展中西结合医学,使中医实现现代化,幸获意气相通、志同道合之中、西医师支持,遂于1993年成立中西整合医学会,而1997年幸被推为此学会理事长,更觉应以推动台湾地区中医现代化为己任。笔者于第26次医学校院院长会议上提出“请教育部修订现行7年制中医学系课程现代化”一案,与参会者交换意见时,幸获共识,而委请笔者为召集人,筹组工作小组,积极推动现代化中医之教育,现经与各位“中医系课程改进小组”委员讨论且参照医教会意见,并与目前在医院实习之中国医药学院学生交换意见后,初步拟定了7年制“新中医系”课程。其临床实习之细则,将于近期中,前往大陆参访与大陆委员交换意见定案后再交卷。不过,这仅为台湾地区中医现代化工程中之第一步,为完成此重大工作显然仍需一连串后续工作。

      中医现代化应从教育课程之改革着手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任务
    • 到底部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