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海聊 海聊 关注:7 内容:33

    经方派与时方派,不止想象那么简单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当前位置: 华夏中医人 > 海聊 > 正文
    • 海聊
    • 经方与时方的争论背后,气候的大周期的循环机制,天道轮回超越人意

      华夏中医人  谦和既济 2021-05-12

      经方派与时方派,不止想象那么简单

      中医这个领域,从一开始到现在一直都存在着争辩和思考,这是学术进步的基础,只要不像泼妇骂街,为了一些私利而把人类健康的好工具好方法肆意打击,都是好的争辩,理不辨不明,事不思无智,人不学无术。

      中医内部存在各种流派,其中两个较大的流派就是经方派和时方派,一旦陷入其中一个理论体系中无法自拔,必然会看到对方都是错误的,因为自己的井底所看到的世界就是全部了,井口之外别无世界。

      所谓的经方派:

      经方派起源于东汉末年,开山老祖为医圣张仲景,经方派的学术思想根本在于六经辨证与伤寒六祖剂。

      现在很多人眼中的经方,基本上是围绕着《伤寒论》在打圈圈,这基本上属于狭义经方派。

      稍微思路开阔一点的经方派,会把《伤寒论》作一个起头,拔起一串葫芦来。

      经方派又可分为六大流派,其实还有其他的流派,不能思维太局限,大家都认为自己理解了经方的精髓了。

      六大流派分别为:

      理法派(又分为崇古理法派和重修理法派):这一流派张用《黄帝内经》解释六经辨证。代表人物:成无己(崇古)喻昌(重修)

      经络派:这一流派认为六经为人体十二正经,以经络解释六经辩证。代表人物:朱肱

      气论派:这一流派主张以六气解释六经辨证。代表人物:张志聪、黄元御。

      方证派:这一流派认为宋代抄本传抄有误,仲圣之方本无顺序,故重方。代表人物:柯琴。

      法证派:这一流派认为方从法出,仲圣之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更要看仲圣的组方依据,遵从大法而治。代表人物:尤在泾

      经证派:这一流派认为,六经当对证而治,仲圣之方且与六经一一对之。代表人物:沈目南。

      他们的见解主张各有自己的精辟之处,也在各自的医治生涯中做出成绩,否则就只是纸上谈兵了。

      这些流派各有所长,却也各有所短,故皆只能作为一家之言。


      所谓的时方派:

      一说时方派起源于两宋或金元时期,开山老祖为儿科医圣钱乙或易水派祖师张元素,时方派的学术思想根本在于藏腑辩证与药物的性味归经。

      一说以唐宋时期创制使用的方剂为主。

      广义上来讲,按照当下的实际情况,拟定相应不同于汉代以前以“伤寒经方”的方剂思路,进行组织治疗策略的,都属于时方的范畴。

      如果把经方和时方进一步延伸的话,传统中医属于经方派,现代西医属于时方派。

      说起这两种医家流派的争辩。不由让人想起遵古派和弃古派。

      不仅在中医领域,在医疗界,甚至在文化界,手工品制作领域,乃至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都一直存在遵古和弃古的争辩。

      遵古和弃古

      古代的东西都是好东西;古代的东东都是糟粕和封建迷信。

      其实,古代当代不应该成为判断好坏的标准,这一切都是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服务的,尤其是中医领域,就是为了人类的健康事业服务的,所以真正的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和提供医疗效率,降低医疗成本,才是硬道理。

      随意发挥

      应该要肯定,经方在当代的医疗事业是起到很不错的效果的。

      很多人只是知道,这些两千年前的方子现在还可以治病,还很有效果,不仅有见识的人这样想,很多医家也是这样想。

      其实,这背后是有玄机的,那就是气候的规律。

      气候的演化是有时间周期的,有六十年周期,90年周期,180年周期,有360年周期,还有其他的周期。

      相邻的年份对比差异性会体现出来比较大,所以虽然都是一年四季,其实有很大的不同。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和张仲景时代的大司天特征是一样的。

      所以这个时代(1924-2043年)约120年间,伤寒经方是比较有效果的。

      经方派与时方派,不止想象那么简单

      经方派与时方派,不止想象那么简单

      大司天,是以六十年对应一个司天在泉,依次按照五运六气的排布。

      相关文章,查找:谦和既济—》大司天。

      所以,有些时候伤寒经方并不是效果那么明显,是因为大气候变化了。

      傅青主和朱丹溪所处的时代的大司天气候特征大致相同,所以他们都是滋阴派。

      整个太阳系在太阳恒星的带领下,各大行星的运行的周期性的回到相对位置的,这就是天道轮回,循环不止。

      这种天道运行是超越人类的主观意志的,不以人类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

      这种现象好像,日出日落,月圆月缺。

      人类社会流行瘟疫也是周期性的出现的,人们所能够做的,就是提示自身的道德水平,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组织结构,才能够更好的通力协作。

      如果,能够从术的层面突破出来,感受到天道的运行,人们的思维会宽阔好多的,对世界的认知也会不一样。

      关注天道运行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关注谦和既济中医体系。

      END


      经方 

      经方是指汉代以前经典医药著作中记载的方剂,以张仲景的方剂为代表。

      中文名 经方 定    义 经典医药著作中记载的方剂 代    表 张仲景的方剂为代表 记    载 《汉书·艺文志》

      目录

      1 含义释义

      2 两种说法

      说法一

      说法二

      3 经方分类

      4 相关文献

      含义释义

      ①汉以前临床医方著作及方剂的泛称。《汉书·艺文志》:“方技略”:“经方十一家,二百七十四卷。经方者, 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结,反之于平。”

      ②经典医著中的方剂。指《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方剂。

      ③专指《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方剂。即张仲景方。《金匮心典·徐序》:“惟仲景则独祖经方,而集其大成,惟此两书,真所谓经方之祖。”通常所说经方,多为此指。

      两种说法

      说法一

      一是指《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所记载“医经、经方、神仙、房中”的经方十一家,但经方十一家,包括《五藏六府痹十二病方》三十卷、《五藏六府疝十六病方》四十卷、《五藏六府瘅十二 病方》四十卷、《风寒热十六病方》二十六卷、《泰始黄帝扁鹊俞跗方》二十三卷、《五藏伤中十一病方》三十一卷、《客疾五藏狂颠病方》十七卷、《金疮疭瘛方》三十卷、《妇女婴儿方》十九卷、《汤液经法》三十二卷、《神农黄帝食禁》七卷,原书今俱已失传。梁代·陶弘景曾经亲眼见过《汤液经法》,从中摘抄部分方剂,写成《辅行诀藏府用药法要》一卷。据说1907年,法国人伯希和从敦煌莫高窟盗取古书卷,委由莫高窟道士王圆箓装箱时,王道士受人所托,随意抽出一卷医书暗藏,此卷即《辅行诀藏府用药法要》。1915年为河北威县张渥南所购,传于嫡孙张大昌,但原书在文化大革命时被毁,所幸当时有人已将全书默记,而有传抄件存世。中国中医研究院马继兴根据传抄件整理成书,附于《敦煌古医籍考释》一书中,公诸于世。

      “经方”来自于殷商时代伊尹所著的《汤液经法》,其上而又源于《神农本草经》及《桐君采药录》。据梁·陶弘景说:“依`神农本经'及`桐君采药录'上、中、下三品之药,凡三百六十五味,以应周天之度,四时八节之气。尚有圣相伊尹撰《汤液经法》三卷,为方亦三百六十首:上品上药为服食补益方者百二十首;中品中药为疗疾祛邪之方,亦百二十首;下品毒药,为杀虫避邪痈疽等方,亦百二十首,凡共三百六十首也。实万代医家之规范,苍生护命之大宝也。”

      所以“经方”最初的含义是这经方十一家,即十一部古籍中所记载的方剂。

      说法二

      中医学界最为普遍的说法,是指中国汉朝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后世分为《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二书)所记载之方剂。乃是相对于宋、元以后出现的时方而言的。其中《伤寒论》载方113首,《金匮要略》载方205首,除去重复的38方,共计280方。《伤寒论》载药90味,《金匮要略》载药192味,除去重复的76味,共计206味。经方是“医方之祖”,后世中医学家称《伤寒杂病论》为“活人之书”、“方书之祖”,赞誉张仲景为“医圣”。古今中外的中医学家常以经方作为母方,依辨证论治的原则而化裁出一系列的方剂。经方的特点可概括为“普、简、廉、效”。所以后世所公认的”经方“是指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所记载的方剂。

      经方分类

      桂枝汤类

      麻黄汤类

      葛根汤类

      柴胡汤类

      泻心汤类

      白虎汤类

      承气汤类

      陷胸汤类

      抵当汤类

      五苓散类

      苓桂剂类

      四逆汤类

      理中汤类

      附子汤类

      相关文献

      明·吴绶,《伤寒蕴要全书》

      清·徐彬,《伤寒原方发明》

      清·文梦香,《百一三方解》

      清·魏念庭,《金匮要略方论本义》

      清·莫文泉,《经方例释》

      经方派(狭义)

      经方派起源于东汉末年,开山老祖为医圣张仲景,经方派的学术思想根本在于六经辨证与伤寒六祖剂。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瘟疫横行,盗匪肆意,张仲景眼见着自己的亲人因为沾染伤寒病,一个个相继的死去,而当时的大夫还在追名逐利,沽名钓誉。他发誓学医,师从当时同族的张伯祖,从张伯祖那里继承了伊尹的古方。结合自己的行医经验,在六祖剂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不同进行加减,为了后人不受伤寒病肆虐,又将其整理成册,即后来的《伤寒杂病论》,也是经方派的学术思想根本,后来的人,通过自己的不同的见解,被分为六大流派。

      经方派与时方派,不止想象那么简单张仲景

      理法派(又分为崇古理法派和重修理法派):这一流派张用《黄帝内经》解释六经辨证。代表人物:成无己(崇古)喻昌(重修)

      经络派:这一流派认为六经为人体十二正经,以经络解释六经辩证。代表人物:朱肱

      气论派:这一流派主张以六气解释六经辨证。代表人物:张志聪、黄元御。

      方证派:这一流派认为宋代抄本传抄有误,仲圣之方本无顺序,故重方。代表人物:柯琴。

      法证派:这一流派认为方从法出,仲圣之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更要看仲圣的组方依据,遵从大法而治。代表人物:尤在泾

      经证派:这一流派认为,六经当对证而治,仲圣之方且与六经一一对之。代表人物:沈目南。

      他们的主张各有所长,却也各有所短,故皆只能作为一家之言。


      经方派与时方派,不止想象那么简单

      时方 

      时方,方剂的一种,唐宋时期创制使用的方剂为主。比经方有很大发展,丰富了方剂内容。

      中文名 时方 属    于 方剂的一种 时    期 唐宋时期 类    型 经方

      与“经方”相对。指汉代张仲景以后医家所制的方剂,以唐宋时期创制使用的方剂为主。时方在经方基础上有很大发展,补充和完善了前人未备而又有临床疗效的方剂,丰富了方剂学内容。

      时方派

      时方派起源于两宋或金元时期,开山老祖为儿科医圣钱乙或易水派祖师张元素,时方派的学术思想根本在于藏腑辩证与药物的性味归经。

      为什么说钱乙和张元素谁是祖师爷而有争论呢?

      因为,在钱乙之前,鲜有敢于裁减经方的医生存在,钱乙敢为天下先,率先裁减了崔氏八味丸(金匮肾气丸),其钱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更是传承了千年,不但如此且更是创造了诸多新方重视藏腑辩证,就连张元素的学术思想启蒙也来源于钱乙,然而钱乙并没有把藏腑辩证进行系统化的整理,也并未对药物归经进行总结。

      经方派与时方派,不止想象那么简单

      钱乙

      而总结藏腑辩证和药物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的正是易水派的开山祖师爷——张元素。籍籍无名的张元素,培养了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甚至刘完素、张从正、朱丹溪等人都被其学术思想影响。李时珍评价张元素为:大扬医理,《灵》《素》之下,一人而已。也正是张元素之后,藏腑辩证广为流传至今并且依然是中医学主流辩证方法,而正是总结性味归经升降沉浮之后的中药学也才被单独作为一门学科来进行研究。

      经方派与时方派,不止想象那么简单

      张元素

      而之后的中医更是百花齐放,结束了伤寒六经辨证作为主流辩证长达940年的统治。


      时方与经方的区别

      时方派和经方派最根本的区别

      其实二者最大的区别重点就在于,经方派以六经辨证为主以伤寒经方为主,而时方派以藏腑辩证为主以灵活用药祖方为主。

      一在于六经,一在于藏腑,一在于用方,一在于用药。

      所谓六经辩证便是按照,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的传变进行诊断,并按病证便有逐一的方剂一一对应。重六经,重方。

      而藏腑辩证则是根据,疾病侵犯部位对应某藏某腑某经某络进行归类最终进行诊断,并按照药物的性味归经升降浮沉上下薄厚而自己遣方用药。重藏腑,重药。

      经方派和时方派代表了不同时期的中医学术思想也体现了汉及两宋金元时期思考方式的差异,是时代所必然的选择结果,汉代以伤寒病为主,而两宋以杂病及战后的疫病等,天气,社会,人文,思想等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最后事实上中医也一直在变,顺时顺地顺人而变,只有不断的创新和改变,中医才会更完善,更美好。


      林树元:经方传奇

      不完全收录,文笔幽默,科普性,趣味性较强。

      【经方传奇(二)】气候不同引发的“血案”——论“古方今病不相能”  

      (2013-09-07 18:10:33)

      来源:林氏中医-林树元的博客

          前言:金代有一个人,写了一条微博,声称古代的方子治不了现在的疾病,其后成为热门微博,是历代转发得最多的一条,而 #古方能不能治现在的病# 也成为了热门话题之榜首。

          金元时期,易水学派的创始人张元素说了一句话,引发了千百年来不尽的骂战。这句话是这样的:“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今病,不相能也。”意思就是说:古时候的气候,和现在已经不太一样了,所以那个气候之下产生病证所用的方子,对于现代已经不再适用。这句话,其实不是出自他的著作之中,而是出现在《金史》,而原型应该是在张元素的著作《医学启源》之中,他的弟子李东垣请一位叫张吉甫的人给书作的序,原话是:“洁古(张元素,字洁古)治病,不用古方,但云:古方新病,甚不相宜,反以害人。”

          两本书的成书,前后相差大概150年,不过意思是差不多的。于是,它成了中国医学史上最有名的医论,也是争论最大的焦点。时方派奉为金科玉律,而经方派则对其尽一切批判贬斥之能事。到现代,在《各家学说》之中,易水学派是研究的热门,张元素作为开山始祖,这句话也成为了他的符号。一提到张某人,大家想到的,不是什么脏腑辨证用药,也不是什么“引经报使”说。

          其实,在他之前,他那位传说中的老师,河间学派的创始人刘河间,就说过类似的话:“我不按仲景用麻、桂辛温发散的药,用姜、附大辛大热的药,那不是我标新立异,而是有道理的(不遵仲景法桂枝、麻黄发表之药,非余自炫,理在其中矣):那个时候和现在不一样了,五运六气已经变了,人民的生活情况也已经变了(五运六气有所更,世态居民有所变),天气又那么热,不能用大辛大热的药啊!”这个风气一开,其后数百年,金元四大家、温补四大家,都喜欢自创方剂,表面上仍然把仲景奉为医圣(比如张元素也曾说过:“仲景药为万世法,号群方之祖,治杂病若神”,李东垣也喜欢拿经方出来分析一下),但实际上已经弃仲景方药于不顾了。

      从金元时期一直到明朝末年,时方派霸占中医学术阵地大约500年,在这年间虽然有成无己、方有执这些仲景学家在声嘶力竭地呐喊,但都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这从其学术传承即可见一斑。

          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到了清代,由于经学的热潮,特别是乾嘉考据学派的兴起,整个中国学术界弥漫着浓厚的复古风,医学受其影响,经方派开始与时方派分庭抗礼。而更为有趣的是,当时时方界的桥头堡,温病学派的创始人叶天士,则是一个最善于用化栽运用经方的大家。

          与他同时代的徐灵胎,则对一切离经叛道之人有着浓浓的鄙视,于是乎,前面说的那些大人物纷纷中枪了:“《伤寒论》、《金匮要略》,集千圣之大成,以承先而启后,万世不能出其范围,此谓之古方,与《内经》并垂不朽者。……唐时诸公,用药虽博,已乏化机(说药王大人呢吧……)。至于宋人,并不知药,其方亦板实肤浅(这是在说,《和剂局方》神马的太肤浅,什么平胃、二陈,一点内涵都没有。问题是,正因为如此,所以人家好理解,拿来就能用)。元时号称极盛,各立门庭,徒骋私见(说的就是刘河间、张元素之流了)。至乎有明蹈袭元人绪余而已”(叶、徐二人的故事,详见前面的博文《学术信仰的坚守——从徐灵胎接手叶天士的病人想到的》)。

          翻译过来,大概就是说,仲景的方,那是高端大气上档次;孙思邈嘛,也算低调奢华有内涵;宋朝开始那些方子越来越没出息,《局方》低端粗俗甩节操,金元四大家全都土憋矫情无下限,张景岳、赵献可只会装模作样绿茶婊。我真心觉得,徐灵胎先生就是碉堡体的先趋,膜拜啊……

          回过头来看看,会发现,本来嘛,你根据气候,根据你看到的病情,创立点新方,这是很好的事情。但是,人啊,偏偏就是这样,很多时候不吐不快,自己觉得仲景的方子好像对这时候不太适合,就去想了,这是为啥呢?于是想到了仲景那句“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哦,原来那时候都是伤寒病,仲景看到的病,都是受了寒引起的,估计是天气太冷了。但现在天很热呀,看来是气候的关系,所以就把一句“古方今病不相能”天天挂在嘴边,然后彻底挑起了漫延其后近千年的口水战。

          然后,很多医生开始不动脑子了,反正古方又治不了现在的病,于是每个医生都自己弄一套,然后就都不看《伤寒论》了。问题是,你也不自己照照镜子,你是那块料不?我不想说教,我们来看一个故事。

          民国时期,曹颖甫与弟子章次公曾在上海广益中医院治了一个病人。这个病人什么病呢?腹泻了四十多天,一切脉——结代。章次公先生开了一个炙甘草汤,去掉里面的一味麻仁。炙甘草汤是什么方呢?此方为仲景之方,载于《伤寒论》,条文也很简单:“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这个方子又名“复脉汤”,我曾在前面的微博中介绍过。

          当时有一个会计的亲戚,姓陈的,站在旁边,估计懂点医,看到还能认出是仲景的方子,也不知道脑子里哪根弦搭错了,跳出来说:“这是古时候的方子,现代的病,怎么能治了得(此古方也,安能疗今病)?”(可见,张元素这句话,一直到民国时期都还有人挂在嘴边)章次公瞬间就怒了,和他吵了半天(次公忿与之争)。当然,具体争吵的内容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结果呢?只吃了一剂药,腹泻就止住了。如果第二天这位陈兄又在现场,他的表情一定非常精彩。

          当然,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滋阴法也能治疗泄泻?泄泻一般认为是气虚、阳虚而湿盛,或热邪下迫使水湿直趋大肠。久泻虽然会伤阴,但一般都是继发性的改变。而阴血虚一般多造成便秘,这是常态。不过,这似乎可以从王清任用膈下逐瘀汤治久泻得到一定的启发。王清任的观点是,血瘀了嘛,那血管里的津液就不能畅行,于是就渗入肠腑。当然,他那里参夹了很多自己的解剖理论。血瘀可以致脉道不畅,血虚阴亏当然也可以,所以炙甘草汤才会有“复脉”之名。

          但是,经方的思维有时候就是这样的,不用想那到多为什么,你一摸到这个脉,就OK~比如,你一摸到关脉芤,那马上就想到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你一摸到关脉弦细,可能就会想到小柴胡汤;你一摸到缓脉,可能就会想到桂枝汤;你一摸到右寸浮滑,可能就会想到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你一摸到结脉、代脉,自然就会想到炙甘草汤(只作举例说明,个人体会,不可照搬)。

          为什么会这样?每个部分的脉,都反应了一个基本的病理变化;而每一个经方的背后,也代表着相应的病理变化。相同的基本病机,症状上可以千变万化,但往往在脉上的表现却相对固定。于是,有时候,专脉专方,你值得拥有。

          经方家可能最痛恨的就是这句话了,因为别说是时方派,即使是经方派,也会无意地受他潜移默化的影响。似乎是专门为了抽张元素的嘴巴,民国时,有一位胡万魁先生,写了一本医案,就叫《古方今病》,专门记载各种经方治疗疾病的医案。为了研究经方的使用,我翻遍了历代有名的经方家的医案,结果令人大失所望。虽然各有可取之处,但学术皆不纯粹。什么《静香楼医案》啦,甚至包括《洄溪医案》……反倒是《吴鞠通医案》,其用经方之案,让人叹为观止。再一次证明了,温病学派是仲景的大功臣。

          当然,除了广为人知的《经方实验录》、《吴佩衡医案》,还有几本医案,名声不大,但其用方之震撼,直逼灵魂深处。我会在以后的《经方传奇》系列中,和大家分享那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古方不但能治今病,而且作用极佳。原因其实很简单,正因为他是“古方”,所以经历的时间考验最长,最重复的次数最多,应用的经验也最多,理所当然,也最为可靠。

       经方派与时方派,不止想象那么简单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写在最后:

      关于经方和时方的争论是非常广泛的中医话题,本图文整理的资料来自互联网,希望对中医人有一些启发,欢迎评论发言。


      附录:

      杂谈经方的来历

       (2010-03-03 09:42:08) 来源-罗大伦的博客

      标签: 经方 养生 健康 分类: 古代的中医

      我管张仲景的方子叫经方,以前经方还有其他的说法,但是我是认为,只有张仲景的方子叫经方(还有其他的远古经方,我们已经大多见不到了),经方的魅力十分大,大家经常用“一剂知,两剂已”这句话来形容,意思是如果对证,一剂就会有效果,两剂居然好了,当然,这是一种形容,但是见效快也是真的,所以才会出现经方派,这一派喜欢用经方,或者经方的思路。

      那么,经方为什么这么神奇呢?经方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今天我给大家聊聊经方的来历,也算是“八卦”一下吧。

      很多人认为,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里面的方子都是张仲景自己创立的,但是实际上情况不是这样,后世有神化张仲景的倾向,从宋代开始,张仲景的地位不断升高,后来的医家,有的敢反驳其他的人,但是绝对不敢说张仲景半个字,这是中医里面的规矩,比如黄元御,这位有些自傲,其他的医家一概不看在眼里,从古至今所有的医家他都讽刺,用词辛辣,甚至可以说是骂了,搞得大家很是不爽,但是,他却对张仲景不敢说半个不字,而且还处处以张仲景的诠释者自居,这也说明张仲景的医圣地位。

      可是实际情况是,《伤寒杂病论》里面的方子,其实不都是张仲景自己创立的,这方子来有它的来源,这是我们需要知道的。

      对于这个到底说不说,我曾经犹豫过,读书的时候,有一天,我站在张仲景的雕像前,心里想:我尊重医圣,到底是继续神化他,还是客观地叙述历史的事实呢?

      最后,我从张仲景慈悲的眼神中,明白了,张仲景一点都没有神化自己的意思,他写出《伤寒杂病论》,就是为了普天下的大众,他记录这些方子,就是为了救人的,没有神化自己的意思,医学必须客观,我们必须要有这种精神,然后发展下去。

      那天,在一瞬间,我甚至都能感觉到张仲景在告诉我:我写的方子不是完美的,你们要发展下去,世界上没有医圣,只有不断进步的医学!

      其实,也许这是我思考的一个过程,但是那天确实站在雕像前面,感悟颇多,所以,今天和大家聊聊经方的来历。

       

      这事儿是这样的,当年王道士盗挖敦煌藏经洞的时候,弄出了很多的珍贵典籍,但是这位都卖给外国人了,其中自己也私藏了一些,当时河南有位医生,去兰州探望朋友,顺便去敦煌,遇到了王道士,这位王道士就对他说,我这里有个中医的卷子,你要不要,五十块大洋可以买走,这位医生一看,确实是好东西,于是就买下来了,带回家了。

      这本书,叫《辅行诀》,现在也叫《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本子上说是梁代陶弘景写的。

      于是这位医生家里都天天读这个书,让子孙天天背诵,而且用书里的方子治病,效果奇好。

      后来,到文革了,这个书被毁了。这家的传人 张大昌先生,曾经看到过有老农民家里,用这个经卷剪做鞋样呢,当时因为自己被批,所以都不敢要回来。

      文革以后,张大昌先生,根据记忆,把这个书默写下来(因为以前天天背诵),寄给了中国中医研究院,就是现在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当时经过王雪苔、马继兴等专家一看,根据避讳的字,断定这不是伪造的书,至少应该是宋以前的书,打那个时候开始,不断地有学者开始研究,现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的钱超尘等老先生也做了很深入的研究。

      在这本书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以前不甚清晰的中医发展线索。

      我们知道,《神农本草经》采录了三百六十味药,以应周天之数,陶弘景在书里面说:“商有圣相伊尹,撰《汤液经法》三□,为方亦三百六十首。”这些方子,才真的叫经方,其中一百二十首为上品,是补益养生用的,中品一百二十首,是治病去疾用的,下品一百二十首,是杀虫避邪治疗痈疽等用的。

      但是,非常遗憾的是,这些方子我们大部分都看不到了,我们中国人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宝贝,但是我们都给丢了,非常遗憾,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一部分,这部分,就是张仲景为我们留下的,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经方,当然,其中有可能也有一部分是张仲景从其他地方收录来的方子。

      陶弘景在书里面说:张仲景就是根据《伊尹经法》里面的方子,写了《伤寒论》。这个说法,和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里面说的:“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即《伊尹汤液》)”,“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的说法是一致的,说明张仲景在《伤寒论》序言中说的,自己是博采众方写成的《伤寒论》是真实的,张仲景用了很多古方,其中应该以《伊尹汤液》里面的方子为主。人家张仲景很谦虚,这个序言里面自己都写清楚了,我引用了什么书。

      那么,《伊尹汤液》里面的方子,原来是什么样的呢?我们现在可以看到,有大阳旦汤、小阳旦汤、大阴旦汤、小阴旦汤、小青龙汤、大青龙汤、小白虎汤、大白虎汤、小朱鸟汤、大朱鸟汤、小玄武汤、大玄武汤等方子。

      可以看出来,这些方子,有很浓重的道家色彩,我们现在说,道教是汉代出现的,但是,道家的思想,却出现的很早,尤其是青龙,白虎等形象,在一些原始社会的墓葬中就出现了,所以可以说,这是我们中国最早的一些文化内容,而最早的中医方剂,是和这些内容紧密相连的,我甚至认为,道教的出现会早于汉代,其中很多内容,很早就出现了。

      在《伊尹汤液》中,这些方子并不是按照太阳、阳明、少阳等六经来排列的,比如,小阳旦汤就是张仲景写的桂枝汤,《辅行诀》里面记载,是“治天行发热,自汗出而恶风,鼻鸣干呕者方”,这个“天行”就是传染病的意思,说明那个时候,对外邪称呼类似于“传染病”,并没有“伤寒”等这样的分类,这本书里面还有若干处“天行热病”的称呼,这好像意味着,当时对温病已经很重视了,后来因为张仲景给改成了治疗伤寒的内容,所以导致很长的时间里面,中医认为外邪就是寒邪,其实不知道,在中医出现的最早阶段,就有说天行热病了。而这个天行热病,很可能出现的比伤寒还早呢。

      张仲景用六经的方式来归纳方剂,对中医来说是一个进步,但是,小小的遗憾是,我们无法看到之前中医的样子了。

      所以说,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中医的来历,总觉得还有挖掘的余地,有更多宝贝留在了地下,什么时候挖掘出来了 ,都会令我们想法大为改观。

      我啰嗦了这么多,到底是要说什么呢?

      我要说的是,经方也是在发展的,也有它自己的来历,我们现在研究经方,要结合它最初的样子来研究,其实最早的方子和张仲景记录的,也有不同的地方,比如张仲景的“小柴胡汤”,在《辅行诀》里面叫“大阴旦汤”,陶弘景说是“扶阴之方”,里面就多了一味芍药,我认为在很多时候,这样用是合理的,所以在用小柴胡汤的时候,我会根据病情,加入生地、何首乌,为的就是养阴,效果比较好。

      在结合研究经方最初的样子的同时,还要结合后世的经验,因为后世历代医家,用经方治疗了很多的病,早就超出原来的治疗范围了,这些宝贵的经验,是我们必须研究的,这样才能用好经方。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干嘛要讲经方?

      其实,经方里面有很多的养生的道理,陶弘景写《辅行诀》的意思,就是“凡学道辈,欲求永年,先须祛疾,或有宿痼,或患时恙,一依五脏补泻法,服药数剂,必使脏气平和,乃可进修内视之道”。意思是,要修道的人,需要调整自己的身体,服用经方,没有病了,才能修道,达到更高的境界。

      人家陶弘景用这些方子是给道士用的,修道的时候,体力出问题了,跟不上去了,就用些经方,调理一下,然后继续奔着神仙的路子走下去。

      那么,我们现在用来干嘛呢?现在,我们要养生,经方里面全是养生的道理,这是中医临床思想的发源地,都是精华,所以,我们要把这些道理整理出来,虽然我们不想成神仙,但是让自己的身体健康,还是可以的。

      那么,到底有哪些中医的道理在里面呢?

      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已故经方大师刘渡舟老先生,曾经说过:经方里面有水、火两部分内容,一定要搞清楚。

      我不会按照六经的思路去讲经方的,因为大家看了也不是要去看病,而是养生,所以,我按照经方的含义和道理来讲。首先要讲的,就是刘渡舟老先生说的“水”。

      张仲景十分的重视“水”,在经方里面,很多都是用来调理我们身体里面的水的,那么,这个水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有哪些经方和水有关呢?它们都有什么用呢?

      我在后面的博文中会首先讲述的。

      今天写这么多,是要让大家知道,经方是和原始形态的道家有关系的,也曾经做过修道的辅助工具,里面有很多的关于生命的道理,这些以后大家会越了解越多的。


      张仲景的方子叫经方 

      (2010-02-27 20:32:39) 来源:罗大伦的博客 链接

      标签: 张仲景 经方 健康 分类: 各类疾病的调理方法

      那是一个秋日的清晨。

      彼时,我刚刚考取梦寐以求的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博士,入学后,带着一种新奇的心情,早晨起来,在校园里面四处逛逛。

      当我走到图书馆南面的时候,看到了一条小径,周围是青葱翠绿的竹林和松树,没有想到,在不大的校园内,还有如此幽静之处。

      那么,这条小径通向哪里呢?这引起了我的好奇。

      于是我就沿着小径,慢慢地走去,行不数武,竹林向两边分开,眼前豁然开朗,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大理石的台阶,台阶上面,赫然是一座威严的雕像。

      这是一个人的雕像。

      他身穿长袍,神色中流露出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那目光,仿佛穿越千年时光,正殷切地望着我。

      我仿佛像是见到了久违的亲人一样,心情激荡,不能自已。

      默立许久,我充满崇敬地向雕像叩首。

       

      这座雕像,就是我们中医的医圣——张仲景的雕像。

      在雕像前,我看到有几片很大的黄芪片,上面用毛笔写着:仲景先师千古!

      我明白,这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同学们在纪念他们心中的偶像,这些同学居然古风犹存,这是他们那天给我的第一印象,后来我还知道,很多同学会在起床后,到仲景像前来诵读中医经典,这种积极向上的学风,让我一直赞叹不已。

      后来,我每到一个月的初一、十五日,都会到校门口买一束鲜花,然后把鲜花摆在仲景的像前,再默默地站立一会儿。心中暗暗告诉仲景先师:我会记住医圣的慈悲胸怀的,我们一定会把中医的医道传播下去的!请您放心吧!

      这种习惯,我持续了很久,一直到博士毕业,离开学校。

      虽然时光过去很久了,但是至今想起,心中仍有热血沸腾。

       

      那么,我们学中医的人,为什么会对张仲景如此的尊重呢?张仲景到底有哪些了不起的学问呢?他对我们今天的养生,有哪些重要的启示呢?

      让我给大家从一件小事儿谈起吧。

       

      去年,国内一家著名的报纸采访我。

      我和他们约在北京国贸附近的一个咖啡厅,这个咖啡厅后来改名为“藏书楼咖啡厅”,里面有很多书架的图书,那天阳光很好,我们聊了很久,我给他们详细地讲述了中医是怎么治病的,他们听得也是饶有兴致。

      后来,我谈到了一个问题,我说:中医其实不是慢郎中,那是对中医的误解,我们中医治病,如果辨证准确,那么疗效是十分快的,如果使用张仲景的经方,如果对证,那么三副药以内,患者一定会感觉好转,轻一些的病,三副药就应该痊愈了,如果没有反映,就该重新思考思路了。

      这让他们大吃一惊,他们的表情我还记得,就是有些惊喜,但是还有些怀疑,似乎在说:您说的可真够神奇的了,但是您没有替中医吹牛吧?

      其实我知道我说的是事实,但是大家是否能够相信,我也不好证明啊。所以这事儿就此就作罢了,我们也没有深入谈论这个问题。

      然后我们走出咖啡厅,选了角度,他们还给我拍摄了照片,后来刊发了。就这样,我们成为了朋友。

       

      这事儿似乎就这么过去了,我也马上就忘记了,因为每天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所以似乎我说的话永远也不能被证明了。

      但是,仿佛老天爷要证明这事儿,没过两天(那个时候他们采访的文章已经发表),他们中的一位记者突然给我打电话,说了自己的一个私事,同时还拜托给我另一件事。

       

      原来,这位男记者自己就有个很古怪的病症,这个病,折磨他很久了。

      这是个什么病呢?其实他在采访我的时候就谈到了,但是当时因为集中精神采访,所以我也没有深入问,他也没有深入谈。他这个毛病,很是怪异,就是每天到晚上睡觉的时候,全身都发痒,要不断地挠,有的时候甚至无法入睡,而白天,就什么事儿都没有了,好人一个,然后再到了晚上,就又陷入了浑身发痒的状态。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病症,他为此到处就医,大约有半年的时间了,在一些著名的医疗机构吃了两个月的中药,没有任何效果。

      这次,他在采访的过程中,听我说中医居然可以在三副药内看到功效,于是就想让我帮助看看。

       

      同时,他还拜托给我另外一个事情,就是推荐了一个人,也有个问题,就是每到下午的时候,两个小手臂感觉异常,用她自己的话说,是:“时常会感觉身体发烫,特别是下午和晚上,双手和前臂血管突出”。然后早晨起床的时候眩晕,要坐着好一会儿,才能起来,“即使躺在床上也会感觉天旋地转”,这个问题也让她困扰不已,看了很多医生,从外地到北京,吃了一些药,没有效果。

      这两个人的病症,都是很古怪的,到西医医院检查,全都正常,可是患者就是有这么恼人的症状,严重地影响了生活。

      怎么办?难道西医检查说正常,我们就不管了吗?可是人家确实为此苦恼啊?

      所以说,西医也有需要进步的地方,很多此类问题,并非现代设备检查不出来,就说明此人没有问题的,只能说明我们的设备还不够先进。

       

      其实这也是对我的一个考验,中医真的可以像我说的那样,在三副药以内见效吗?这不,活生生的考试题摆在我的面前了,推辞都不行,因为这是我亲口对人家说的话啊。

       

      怎么办?应战呗,于是,我就分别对他们进行了诊断。

      那位女士的情况,我从她提供的症状中,抓住了这样几条,就是口苦、喉咙干、头晕这几个,这在中医叫“口苦,咽干,目眩”,是《伤寒论》里面的话,描述的是柴胡类方的汤证。于是,就开出了对应此证的小柴胡汤。这种方子,我们叫“经方”。小柴胡汤一共就五味药,再加上生姜、大枣,我用的药量都很小,都是六克、九克的。

      那位男士,因为看他舌苔厚腻,这是有水湿的表现,于是开了五苓散加味,也是张仲景的《伤寒论》中的经方,用的药量也在六克、九克的范围内。

       

      那么,治疗的结果如何呢?

      这位男士在服用了三副药以后,出现了一个奇怪的情况,他晚上发痒的部位,不是全身的了,而是半个身子,用他的话说,是:“以前是半夜浑身瘙痒,现在基本是上半身,主要是头部、脸部两边、背部瘙痒。”

      然后,他出差了,回来以后,我让他再服用三副药,服完以后,他的这个病就基本痊愈了。

      于是,他给我来了一封电子邮件,原文:“您的医术的确高明,呵呵,吃了半年药没弄好的毛病,三副药(注:其实是六副)就解决了。非常感激!此外,我对中医越来越有兴趣,自己买了好些中药书,《黄帝内经》的白话本还有《本草纲目》这些,您觉得如果自学一点中医的皮毛知识的话,得看哪些书呢,您给推荐几本吧。”看来,他也成为一个中医爱好者了,估计以后会对宣传中医的题材格外的感兴趣的。

       

      那位女士,在服用了三副药以后,早晨起来不再头晕,她来邮件告诉我,原文是:“这三天我已按照您开的方子服完三副,早上起床真的没有眩晕的感觉(就第一天傍晚小睡后醒来有点晕)”,于是,我让她接着服用三副,在这三副服完以后,这两个奇怪的症状也不见了,她自己说:“眩晕感已经消失,小腿和双臂的肿胀也消失了。”

      就这样,基本实现了原来说的话。

       

      这次调理,因为曾经向人家记者说过“中医治病如果对证,三副药就可以看到效果”的话,所以自己也很有压力,应该说是严阵以待的。好在辨证还是基本准确的,所以起效迅速,效果确切,没有丢中医的脸面。

      这事儿据说后来在他们单位引起了很多朋友的关注:原来中医是这样的啊。

       

      但是他们感谢我都感谢错了,这不是我的功劳,我要告诉他们的是:这些方子,都是东汉时期的张仲景给我们创立的,这种方子,我们叫经方,我们都应该感谢张仲景。

      中医的老辈人里面有一句话,叫:“经方不过三”,这是形容张仲景创立的经方的话,意思是:使用张仲景创立的经方,如果对证,那么三副药以后,患者一定会感到效果,如果没有效果,就要重新反思自己的思路。

       

      这就是经方的魅力,我们中医一直被人称作了慢郎中,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对经方不了解了,忘记了经方的精髓。

      其实,我为朋友调理身体的这两个例子,在中医行家看来,并不神奇,太普通了!我们那么多的中医经方派大师,看病那都是像变魔术一样,几副药,患者就在他们的手中神奇地康复,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每次读到此类医案,都心神向往。

       

      那么,经方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威力呢?

      这,要从经方的来历说起。

      在后面的文章里面,我会逐步向大家介绍张仲景的经方的思路,其实并不是想让大家学会使用经方去看病,而是经方里面有很多道理,这些道理也是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因为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的基础,里面的道理也适合指导我们养生,因为经方开始的时候,本来就是做养生来用的(这涉及到经方神秘的来历)。

      我前面举的两个例子,其实里面就包含着两个现代人特别要注意的养生问题,这个我会在后面逐步揭开谜底的。

       

      有的时候觉得很遗憾,因为我现在从事研究中医古代医家的课题,不出诊,所以可能受益的都是我身边的朋友,我自己感觉,只要是我答应给调理的,基本还都能三下五除二地解决问题,这都拜经方的力道所赐。今天家里来了位朋友,三天前来过,自己说以前只要脸上右侧出现红色的包,没多久腿上就会出现丹毒,非常的严重(去年的疤痕犹在)。这次脸上又出现红包了,害怕丹毒再发,我一看他的舌苔,非常的厚腻,微带黄色,于是开了也是五苓散加味,今天来,服用两副药了,脸上的包已经基本消了,再看舌苔,已经不再厚腻,是薄薄的一层了,估计丹毒应该不再发了,其实这就是湿气导致的,五苓散就是一个去湿的方子,这些道理,我会在后面讲述的。但是让我感觉遗憾的是,不能为更多的朋友服务,所以我以后力争把经方的道理讲出来,大家了解一下,可以对照自己分析一下,估计会解决很多问题的。

      所以,最近的主题可能会集中在《伤寒论》上,我会一个方面一个方面讲的。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任务
    • 到底部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