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中医聚友 中医聚友 关注:12 内容:74

    汉字分辨:疬、疠、历,把疠简化成历字,出现更多的混淆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当前位置: 华夏中医人 > 中医聚友 > 正文
    • 中医聚友
    • 汉字分辨:疬、疠、历,把疠简化成历字,出现更多的混淆

      现在通行版本的《黄帝内经》出现的很多出“历”字,其实就是“疠”。

      END

      汉字分辨:疬、疠、历,把疠简化成历字,出现更多的混淆

      疠:百科词条

      疠是一个汉语汉字,读音为lì,指疫疠之气、毒气、异气、戾气或杂气。

      中文名疠部    首病字边读    音lì释    义即疠气出    处《说文》部首笔画5部外笔画3总笔画8

      目录

      1 部首

      2 基本信息

      3 古籍解释

      部首编辑 播报

      四角号码:0012

      繁体字部首: (病字边)部首笔画:5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18 四角号码:0012

      基本信息编辑 播报

      恶疮;麻风〖leprosy〗

      疠,恶疾也。——《说文》

      伯牛有疾,先儒以为疠也。——《论语》

      已大风挛踠瘘疠。——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如:疠风(麻风病);疠人(患染恶疾的人);疠痎(恶性疟疾)

      疫病[pestilence]

      四时皆有疠疾。——《周礼·疾医》

      天有菑疠。——《左传·哀公六年》

      又如:疠疾(疠瘥。疫病);疠气(能致疫病的恶气);疠疫(瘟疫);疠役(流行性传染病。即瘟疫)

      1、恶疮;麻风 [leprosy]

      疠,恶疾也。——《说文》

      伯牛有疾,先儒以为疠也。——《论语》

      已大风挛踠瘘疠。——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如:疠风(麻风病);

      疠人(患染恶疾的人);

      疠痎(恶性疟疾)

      2、疫病 [pestilence]

      四时皆有疠疾。——《周礼·疾医》

      天有菑疠。——《左传·哀公六年》

      如:疠疾(疠瘥。疫病);

      疠气(能致疫病的恶气);

      疠疫(瘟疫);

      疠役(流行性传染病。即瘟疫)

      ⑴即疠气。又称疫疠之气、毒气、异气、戾气或杂气。为具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邪气。《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厉大至,民善暴死。”

      ⑵指某些烈性传染病。

      ⑶专指麻风病。与癞同。《素问·风论》:“疠者,有荣气热胕,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素问·脉要精微论》:“脉风成为疠。”王冰注:“然此则癞也。”

      又,通癞,音赖 lai,亦称疠风、大风、恶疾,指麻风病。

      ⑴即疠气。又称疫疠之气、毒气、异气、戾气或杂气。为具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邪气。《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厉大至,民善暴死。”

      ⑵指某些烈性传染病。

      ⑶专指麻风病。与癞同。 [1] 

      ①《素问·风论》:“疠者,有荣气热胕,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

      马莳《素问注证发微》:“疠,音赖。《长刺节论篇》云:‘病大风,骨节重,须眉堕,名曰大风,刺肌肉为故,汗出百日,刺骨髓,汗出百日,凡二百日,发眉生而止针。’此与此节相同,故录之。”

      日本·丹波元简《素问识》:“滑云:‘……胕、腐同。此段当为: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疠者,有荣卫热胕,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简按:此未知果是否,录以存一说。《长刺节论》云:‘病大风,骨节重,须眉堕,名曰大风。刺肌肉为故,汗出百日,刺骨髓,汗出百日,凡二百日,发眉生而止针。’又《四时气》篇云:‘疠气者,素刺其肿上,已刺,以锐针针其处,按出其恶气,肿尽乃止,常食方食,无食他食。’并与此节相同。曰大风,曰疠气,即疠之谓耳。”

      《说文·疒部》:“疠,恶疾也。”

      ②《素问·脉要精微论》:“脉风成为疠。”王冰注:“此则癞也。”

      ③《素问·长刺节论》:“病大风,骨节重,须眉堕,名曰大风,刺肌肉为故,汗出百日,刺骨髓,汗出百日,凡二百日,发眉生而止针。”

      马莳《素问注证发微》:“病大风者,即《风论》及《灵枢·四时气篇》皆谓之疠也。……疠,音癞。”

      ⑷《灵枢·四时气篇》:“疠风者,素刺其肿上,已刺,以锐针针其处,按出其恶气,肿尽乃止,常食方食,无食他食。”

      马莳《灵枢注证发微》:“疠,音癞。”

      隋·巢元方等《诸病源候论·卷二·恶风须眉堕落候》:“大风病,须眉堕落者,皆从风湿冷得之……即成风疾……故面色败,皮肤伤,鼻柱坏,须眉落。”

      宋·陈无择《三因方·大风叙论》:“《经》所谓疠风者,即方论中所谓大风、恶疾、癞也。”

      清·吴谦等《医宗金鉴·大麻风》:“《经》云:脉风成为疠。……今人呼为大麻风。”

      古籍解释编辑 播报

      康熙字典

      《广韵》《集韵》《韵会》𠀤力制切,音例。恶疮疾也。《礼·月令》仲冬行春令,民多疥疠。《史记·曹相国世家》时病疠归国。

      又《玉篇》疫气也。与㾐同。《左传·昭四年》疠疾不降。《注》疠,恶气也。《後汉·顺帝纪》上干和气,疫疠为灾。

      又《韵会》通作厉。《史记·豫让传》桼身为厉。《注》人体著桼,多生疮。

      又《严安传》民不夭厉。《注》病也。

      又《字汇补》借作励。《汉衡方𥓓》砥仁疠义。《帝尧𥓓》疠我以仁。

      又《管子·五行篇》不疠雏毂。《注》疠,杀也。

      又《管子·问篇》戈戟之紧,其疠何若。《注》其淬疠可用如何。

      又《集韵》《韵会》《正韵》𠀤落盖切,音赖。义同。今作癞。 [2] 

      请问“疬”和“疠”这两个字有什么区别?

      疬lì   会用做瘰(luò)疬(lì)  意思是:病,多发生在颈部,有时也发生在腋窝部,是由于结核杆菌侵入颈部或腋窝部的淋巴结而引起的,症状是局部发生硬块,溃烂后经常流脓,不易愈合

      疠lì    意思是:瘟疫:~疫。恶疮。杀。

      疠lài     古同“癞”,癞病。

      疬怎么读,瘌怎么读

      1、疠是一个汉语汉字,读音为lì,指疫疠之气、毒气、异气、戾气或杂气。疠与疬是不同的,

      2、疬组词:疬疡、瘰疬敷药、疬疡风、石疬。

      3、疬的笔顺:点、横、撇、点、提、横、撇、横折钩、撇。

      4、疬疡,拼音lì yáng,汉语词汇,由一种霉菌引起的皮肤病。

      疠   ①即疠气。又称疫疠之气、毒气、异气、戾气或杂气。为具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邪气。《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厉大至,民善暴死。”   ②指某些烈性传染病。   ③专指麻风病。与癞同。《素问·风论》:“疠者,有荣气热胕,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素问·脉要精微论》:“脉风成为疠。”王冰注:“然此则癞也。”

      二之气疠大至是怎么回事  养正护络膏

      黄帝内经第一章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任务
    • 到底部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