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明医 明医 关注:3 内容:14

    吴有性-《瘟疫论》作者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当前位置: 华夏中医人 > 明医 > 正文
    • 明医
    • 吴有性-《瘟疫论》作者

      华夏中医人 LoontaDC  2021-05-27

      吴有性(1561~1661?),字又可。吴县(今江苏苏州)洞庭东山人,明代多次温疫流行,是推动吴氏研究温疫的客观动因。当时医学界“守古法不合今病”、“以今病简古书”,以致投剂无效的现象,强有力地推动他思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他决心探索温病。瘟疫流行,“时师误以伤寒法治之,未尝见其不殆也”,有因失治不及期而死者,有妄用峻补、攻补失序而死者。有医家见不到,急病用缓药、迁延而死者,“比比皆是”,使吴氏痛心疾首,于1642年写成《瘟疫论》。

      《瘟疫论》中所载传染病、包括伤寒、感冒、疟疾、痘疹(水痘、天花)、绞肠痧(霍乱)、疙瘩瘟(腺鼠疫)、虾蟆瘟(腮腺炎)、大头瘟、探头瘟、大麻风、鼠痿(颈淋巴结核)、流火丹毒、目赤肿痛(眼结膜炎、砂眼)、病瘅发黄(肝炎、黄疸)、斑疹、咽肿、疮疥疗肿等,内容广泛,是他亲历瘟疫流行,临床经验的总结。

      《瘟疫论》是中医发展中一次重大突破,为以后温病学派开辟了道路。他的创新精神受到广泛赞扬。吴有性实际上已走到细菌病原说的面前,他所谓的戾气,有质、有特异性、有偏中性、有特殊致病性,只须沿着它再前进,寻找出这种物质本体,便会作出历史的突破。一则受当时物质技术条件的限制,二则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他的后继者们在这方面部明显退步了。

      吴氏尚有《伤寒实录》,已佚。又有《温疫合璧》系清代王嘉谟在吴氏原著基础上,增删补辑而成。


      吴有性(百科词条)

      吴有性(1582—1652年 [1]  ),字又可,汉族,江苏吴县东山人。明末清初传染病学家。

      吴有性-《瘟疫论》作者

      人物关系

      搭档 叶天士

      中文名 吴有性 别    名 吴又可 国    籍中国 民    族 汉 出生日期 1582年 逝世日期 1652年 [1]  职    业 传染病学家 主要成就 认为瘟疫不同于一般的外感疾病 

      创立了瘟疫学说 出生地 江苏吴县东山 代表作品 《温疫论》 代表方 达原饮

      目录

      1 人物生平

      2 生卒年代

      3 主要著作

      4 主要成就

      揭示瘟疫病原

      总结瘟疫侵犯

      探寻治疗药物

      创立瘟疫学说

      5 艺术形象

      人物生平

      吴有性,字又可,号淡斋,江苏吴县人,生活在明末清初之际,是“温疫学派”的创始人。他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著有《温疫论》一书,开成了一套温热病的辨证论证方案 。

      1642年,大明崇祯15年,全国瘟疫横行,十户九死 [2]  。南北直隶、山东、浙江等地大疫,五六月间益盛,“一巷百余家,无一家仅免,一门数十口,无一仅存者”。

      医生们都用伤寒法治疗,毫无效果。吴又可亲历了每次疫情,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推究病源,潜心研究,依据治验所得,撰写成了全新的《温疫论》一书,开我国传染病学研究之先河。他以毕生的治疫经验和体会,大胆提出“疠气”致病之学说,在世界传染病医学史上也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因此赢得后人的广泛尊重。

      生卒年代

      关于吴又可的生卒年代,有1572-1652年、1582-1652年、1592-1672等几种说法,但均缺乏具体古文献证据 [1]  。

      主要著作

      在明末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山东、河南、河北、浙江等地温疫流行,患者甚多,甚至延及全国。由于医家当时用一般治疗外感病的方法,或用治疗伤寒的方法治疗,或妄用峻攻祛邪之剂,往往无效,甚至导致病情迁延,进一步向危重阶段发展,致使枉死者不可胜数。

      鉴于以上情况,吴有性潜心钻研,认真总结,提出了一套新的认识,强调这种病属温疫,非风非寒,非暑非湿,非六淫之邪外侵,而是由于天地间存在有一种异气感人而至,与伤寒病绝然不同。不论从病因、病机到诊断、治疗均有区别,使其与伤寒病分开另论,为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贡献。著有《瘟疫论》。

      吴又可在该书中所列瘟疫病种有发颐、大头瘟、虾膜瘟、瓜瓤瘟、疙瘩瘟,以及疟疾、痢疾等急性传染病,他明确指出这些病都不是六淫之邪所致,而是四时不正之气所为。其症状与伤寒相似而实际迥异,古书从未分别,吴氏一一加以分辨论述阐明,并论著制方。其中著名的剂方有达原饮、三消饮等,示人以疏利分消之法。在治疗上,他提出了一整套祛邪达原理论,临床治疗收到很好的效果。还有他的“疠气”之说,首先肯定它是一种物质,“物者气之化也,气者物之变也”,从而否定了疫病之由是“非其时而有其气”的旧观点。他还指出疠气是多种多样的,有特适性的,更有偏中性的。

      主要成就

      揭示瘟疫病原

      根据其发病突然,具有流行性的特点,指出这是由于天地间存在着—种异气,又称作厉气、疫疠之气所致。他认为,虽然《伤寒论》中提出时行之气有传染之说,但据实际情况,有时行之气末必有疫,故而时行之说不可使人信服。人之是否得疫病,是由于厉气所致。厉气是杂气中之一,每年都存在。

      疫气的存在盛衰多少,与地区、四时与岁运有关。感受疫疠之气之后,可使老少俱病。这就从病因学方面将瘟疫与一般外感病区别开来,并与伤寒病加以区分。吴氏突破了六气致病的传统观点,提出了新的传染病病原观点。这些,已被现代医学、微生物学所证实,这是吴氏对温病学的一大贡献。

      总结瘟疫侵犯

      总结瘟疫侵犯途径、传染方式和流行特点,瘟疫邪气侵犯人体的途径不同,当是从口鼻而入,其侵犯部位既不在表,也不在里,而是由口鼻侵入,停留在半表半里之间,此处称为膜原。这里的膜原,是说明瘟疫之邪在人体之内,外可连于表,内可入于里的特点。指出瘟疫之病所以用治外感病的方法治疗不得痊愈,就是因为此病邪的部位不同于一般外感病的在表或在里,而是在于半表半里的膜原,这个部位是一般药物所不能到达的。由于其既连表又连里,邪气盛时则可出表或入里,这时才可根据邪气溃散的趋势,因势利导予以治疗。吴氏将瘟疫病的传变从表里两大方面进行总结,归纳出九种传变方式,称为“九传”。即但表不里、表而再表,但里不表、里而再里、表里分传、表里分传再分传、表胜于里、里胜于表、先表后里、先里后表等。

      探寻治疗药物

      创立了达原饮一方以治疗瘟疫。达到使邪气尽快从膜原溃散,以利于表里分消的目的。方中槟榔能消能磨,为疏利气机之品,可以除伏邪,又可治岭南瘴气;厚朴亦属疏利气机之品,可以破戾气之所结;草果辛烈气雄,可以辛散以除伏邪蟠踞。三味药物相合协力,以使气机疏利,直达巢穴,促使邪气溃散,速离膜原。方中又用知母以滋阴,盖温疫之邪性属温热,易伤津液之故。热伤营血,故加芍药以和血,再加黄芩以清燥热之余,用甘草以调和诸药。

      药虽七味,却能调畅气机,透达膜原,故为治疗温疫之邪的主方。由于温疫之邪从膜原既可入里,又可出表,故而经常兼见表里症状,吴氏又创立三消饮,以治疗温疫之邪出入表里,表证、里证、半表半里之证兼见者。三消饮即达原饮再加大黄、羌活、葛根、柴胡、生姜、大枣而成。 [3] 

      若瘟疫之邪已经散漫则又要根据邪气所在部位予以不同治疗。若见脉长而洪散,大汗大渴,周身发热,则说明邪气已离膜原,而里热散漫,其病机已与伤寒病阳明气分证一致,故仍可用白虎汤辛凉解散。若邪气透于胸膈,而见满闷心烦喜呕,欲吐不吐,虽吐而不得大吐,腹中不满,欲饮不能饮,欲食不能食,说明膜原之邪已外溃于胸膈,邪气在上,可选用瓜蒂散涌吐疫邪。若温疫之邪入于里,见有可下之证,就可以使用下法。

      吴氏十分重视下法的应用,并认为下法的应用范围很广。吴氏指出,若舌苔由白转黄、黑苔、或舌芒刺、舌裂、舌短、舌硬、舌卷、舌砂苔、唇燥裂、唇焦、唇口起皮、鼻孔如烟煤、口臭、口燥渴、目赤、咽干、呼吸气如喷火、小便红赤或涓滴作痛、大便极臭、扬手掷足、脉沉而数、潮热、善太息、心下满、心下高起如块等四十症,均属可下之证。由于温疫之邪由口鼻而入,先入其里。若里气结滞,使气机闭塞不通,则膜原之邪不能透达,表气亦不能解,故而攻里尤重于解表。

      创立瘟疫学说

      创立了瘟疫学说,领先西方世界200年。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温病辨证论治纲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学术见解,充实了祖国医学温热病学的内容。他的邪气侵犯途径对叶天士的温热学说有一定的启示。其学术思想使温疫学说独立成体系,对祖国医学的贡献是应当充分肯定的。

      艺术形象

      《大明劫》里的吴又可

      《大明劫》里的吴又可(2张)

      在2013年电影《大明劫》里,由冯远征饰演吴又可。

      吴有性-《瘟疫论》作者


      吴有性 “治温证千古一人”

      2020-04-01 北京青年报北青网

      “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其传有九,此治疫紧要关节。奈何自古迄今,从未有发明者。”这是明代吴有性结合行医案例写成、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面世的《温疫论》中提及的,全书仅上下两卷、4万多字。

      有关明代瘟疫暴发次数,学者们众说纷纭。邓拓《中国救荒史》记载发生疫灾64次,陈高佣《中国历代天灾人祸表》记载为69次,有学者统计为38次,也有学者统计为176次。统计结果虽未统一口径,但明朝疫情发生次数在我国历史上是空前的,且具突发性和剧烈性,一旦暴发,就导致人口大量死亡。《明史·五行志》记载的瘟疫,字字触目惊心,永乐六年(1408年)正月,江西建昌、抚州,福建建宁、邵武从上一年至这个月,因传染病而死的人有七万八干四百多人;永乐八年,登州宁海等州县从正月至六月,因传染病而死的有六千多人。福建邵武连年传染病大流行,全家死绝的有一万二千户;泰昌元年(1620年)十月,南京淮安疫,十人九病……

      “昔仲景立《伤寒论》,盖为伤寒设也。嗣后论者,纷纷皆以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证甚略。”吴有性创造性的洞见,冲破自远古以来所谓瘟疫皆因“鬼神作祟”“六淫”“伤寒”等所致的顽固堤坝。故而,吴有性被誉为“治温证千古一人”。

      除医界之外,恐怕没多少人“认识”吴有性。《清史稿·列传》卷五百二说:“江南吴县(今江苏苏州)的吴有性,字又可,生于明季,居太湖中洞庭山。当崇祯辛巳岁,南北直隶、山东、浙江大疫,医以伤寒法治之,不效。有性推究病源,就所历验,著《温疫论》。”《清史稿·艺文志》点赞其功德也很“敷衍”:“有性推究病源,就所历验,著《温疫论》。其间有与伤寒相反十一事,又有变证、兼证、种种不同。并著论制方,一一辨别。古无瘟疫专书,自有性书出,始有发明。”

      从苏州一些地方志和成书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的《温疫论》中“发掘”才知,吴有性目睹崇祯十四、十五年连续两年大灾之后又大疫“死者阖门相枕藉,无遗类,偶触其气必死”的惨状,出于医者本性,在竭尽心力救死扶伤期间,他发现了很多疫病患者被误诊为伤寒而“治死”:“业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牍,俱系伤寒,及其临证,悉见温疫……不知屠龙之艺虽成而无所施,未免指鹿为马矣。”

      通过亲身实践,吴有性对古医书及当时临疫“心疑胆怯”的医风提出质疑和批评。他不惧疫毒,主张“已知吉少凶多,临证更须审决”,治疗患者积极果断。在长期临证实践中,他观察到伤寒与温疫的区别,突破性地提出“戾气”致疫病学说,并指出瘟疫之邪由口鼻而入,使温病从伤寒体系中分离出来,成为温病病因学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吴有性提出了“邪伏膜原说”和“疫邪九传说”,对温疫的病因、发病、传变、治疗等均有创新性的见解:“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他揭示了疫邪入侵的部位和传变特点:“温疫初起,先憎寒而后发热,日后但热而无憎寒也。初得之二三日,其脉不浮不沉而数,昼夜发热,日晡益甚,头疼身痛。”

      他还指出:“牛瘟,羊瘟,鸡瘟,鸭瘟,岂当人疫而已哉……然牛病而羊不病,鸡病而鸭不病,人病而禽兽不病……究其所伤不同,因其气各异也。”他一针见血地指出疫病的流行性与散发性是“空气传染”和“接触传染”。据此,吴有性推论:“万物各有宜忌,宜者益而忌者损,损者制也,故万物各有所制。”这种类似于特殊之生物发生特殊之疾病的概念,比1762年奥地利柏仑息氏的“新发现”早了120年。

      针对疫情症状,吴有性采取了科学的“疏利膜原”“分消表里”治则,并发明了“达原饮”“三消饮”等方剂,并深刻剖析了温疫与伤寒的相同点与区别。从他的字里行间中,不难看出在当时极为可贵的独立意识和科学精神。

      文/赵柒斤


      明末名医吴有性的疫情良方,救得了瘟疫却救不了国家

      一起国学 2020-04-24

      2020年,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疫情席卷全球,已有上百万被感染。我们现在知道,现代流行病学实际上是研究传染规律的科学,在19世纪40年代由英国人John Snow(约翰·斯诺)创立。

      其实,早在16世纪的明代,中国就已经有了防治瘟疫的系统理论,比西方早了300年。

      明朝崇祯十四、十五年(公元1641~1642年)时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地爆发瘟疫。即使当地官员积极为病人寻找医生、派发药物,感染者还是相继病逝。那时候,医生们使用伤寒法治疗,即张仲景流传下来的方剂,往往无效。

      吴有性-《瘟疫论》作者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明朝崇尚儒学,医生要先学儒理再学习医书,不少医生甚至是落第儒生改行,这样的体质虽然保障了医生的文化认知水平,避免了一些文盲骗子混入医生的队伍,但这样成长起来的医生缺乏实践经验,治病时只会照搬《伤寒论》等医书中的现成药方。让这样的医生去防治瘟疫,后果可想而知。

      《吴县志》《吴江县志》描述了这场来势汹汹的瘟疫:

      “自四月至冬,比户疫痢。知县牛若麟市药设局,延医诊视,疗者什三,死者什七。

      推官倪长圩与若麟日收露尸,给槥瘗土以万计”

      “当崇祯十四年,邑中大疫,死者阖门相枕藉,无遗类,偶触其气必死”。

      江苏吴县人吴有性(字又可),亲眼目睹了瘟疫造成的惨况,于是决心钻研医理,以救民于水火之中。他反对使用伤寒学派的热性药物,主张以苦寒攻下的治则,攻逐邪气,用以治疗瘟疫。当时有许多人经他诊治都得以痊愈,因此声名远播。

      吴有性-《瘟疫论》作者

      吴有性著作《温疫论》

      后来在其医学著作《温疫论》自序中回忆道:

      “伤寒、感冒,均系风寒,不无轻重之殊,究竟感冒俱多,伤寒希(稀)有。况温疫与伤寒,感受有霄壤之隔。今鹿马攸分,益见伤寒世所绝少……然伤寒与温疫皆急病也,以病之少者,尚谆谆以告世,况温疫多于伤寒百倍,安忍置之勿论?……其于始发之时,每见时师误以正伤寒法治之,未有不殆者。或病家误听七日当自愈,不尔,十四日必瘳,因而失治。”

      另外,吴有性还明确提出,人们之所以会感染瘟疫,与是外来的“厉气”浸染人的身体,而不是发于自身的伤寒病。“厉气”虽然只是一种猜想,但现在看来,已经非常接近现代医学发现的病原体(病毒、细菌等)。

      这是在张仲景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瘟疫的传染性,并猜想到了病原体的存在,比欧洲要早近200年。虽然,列文虎克在17世纪就发明了显微镜并发现了微生物,然而欧洲仍然到19世纪才提出病原体学说。

      吴有性又明确指出,瘟疫由口鼻侵入,通过呼吸传播,强调与病患隔离的意义,并发明了治疗鼠疫颇有疗效的“达原饮”,成为中国温病学的开创级人物。

      吴有性-《瘟疫论》作者

      影视剧中的吴有性救治瘟疫患者的镜头

      吴有性因为瘟疫流行而去研究医学,终成一代名医,此事被记载在《清史稿》中:

      “吴有性,字又可,江南吴县人。生於明季,居太湖中洞庭山。当崇祯辛巳岁,南北直隶、山东、浙江大疫,医以伤寒法治之,不效。有性推究病源,就所历验,著《温疫论》。”

      有句古话叫“大灾过后必有大疫”,根本原因是大规模的人口流动造成的疫情传播。所谓的大灾,比如洪水、大旱、地震、战争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导致士兵、饥民的流动。

      明末战乱,闯军侵袭,加剧了瘟疫的横行,吴有性虽知瘟疫传播的道理,却拯救不了整个国家。

      1644年清军入关,清廷为巩固统治,摄政王多尔衮颁布“剃发令”。吴有性因拒绝剃发而被处死,妻子携子投河殉情。

      2003年,曾以达原饮来治疗非典。《温疫论》中提到的大黄,曾用于治疗禽流感。

      另外,中医在这次新冠患者的医治中占比90%以上,而达原饮也在新冠病毒轻症患者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整个救治工作带来诸多贡献。

      观点:

      可惜了,要是没有清朝,再过100年,明朝说不定就学会西医了,厉气已经很接近病原体概念了,显微镜技术在明朝有没有传入中国,我相信我们有兴趣观察病原体的,列文虎克当年也是因为对科学的兴趣,我们从来没落后过,落后是因为满清毁灭了中华民族的文明

      其实,流行病学属于数据科学,跟传播学很像,一个尚无疫苗的病菌传播原理跟一则谣言的传播原理是一样的。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任务
    • 到底部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