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本草新编 本草新编 关注:1 内容:5

    垂盆草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当前位置: 华夏中医人 > 本草新编 > 正文
    • 本草新编
    • 平人

      垂盆草(护肝草)

      经常熬夜,加班,抽烟,喝酒,纵欲,生闷气脾气暴躁,出现蜘蛛痣,肝掌,肝瘀斑,乙肝大小三阳,丙肝,肝癌腹水,想保肝降酶那就试试护肝草,可以生吃,凉拌,包水饺,可以种植,可以直接食用而没有中药味道。

      垂盆草治疗肝病

      岐黄民间传承 2022-07-02 00:03 发表于河南

      图片图片

      『一个有使命的公众号』

      致力于中医尤其是中医民间的成长和传承

      每天陪伴中医人成长

      第 2220 期

      图片

      作者 / 见内文

      编辑 / 刘刚 ⊙ 校对 / 张芊芊

      本文内容摘自国家正规医学图书、杂志、报刊等,文底有具体来源出处。文章标题为原标题、文中内容提取。无丝毫夸大、诱惑、违背客观事实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无丝毫恶意煽动、混淆、误导用户等内容。一切均为原文展现,追求真实、可靠、权威。可根据来源出处去查原文件,看是否一致。

      图片

      垂盆草治疗肝病的特效药

      作者 / 陈四清 

      江苏省中医院肝病中心

      多年前,江苏句容的一位女士因年轻时卖血而不幸感染了丙肝,到我门诊求诊。我为其开了一张不到800元的一个月的处方,却让她发了愁。原来她的家庭经济非常困难,一个月300元钱都承受不了。那天正巧我从家中带了些垂盆草来,就给了她一小把,嘱咐她回家后栽进菜地,待其长大后即取其嫩苗,每天约半斤左右,可煮水喝,亦可凉拌食用,亦可如韭菜、菜秧等直接炒食。我告诉她,垂盆草可保肝降酶,食用一个月后查肝功能,如肝功能好转,可长期食用。

      垂盆草

      (垂盆草,图片来源网上)

      3年后,这位女士来复查,结果肝功能全部正常,B超显示肝脏也正常。她十分感激地告诉我,自从食用垂盆草后,不但肝功能化验正常了,就连多年的便秘、口臭、口腔溃疡也都没有了。我岳母知道我的患者主要是肝炎病,为此在我家阳台上种了一大盆垂盆草,经常采摘后让我带到门诊,送给那些肝病患者回家栽培。我经常对我的患者说:上帝为肝病患者开了一间药房,垂盆草就是上帝恩赐给大家的“三好草”。

      垂盆草

      垂盆草

      垂盆草有良好药用价值。垂盆草的药用始载于清代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现被收于《中国药典》,为常用中药材,归肝、胃、大肠经。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凉血止血三大功效。可内服,也可捣敷,或研末调搽,或取汁外涂,或煎水湿敷。

      特别提醒要注意垂盆草与佛甲草的鉴别,不能吃错了。佛甲草与垂盆草同为景天科植物,两者均为三叶轮生,十分相似。但两者在形态上仍可区别,一般说来佛甲草叶片较狭小、细长甚至针形,垂盆草叶片较宽大,长椭圆形;佛甲草味甘,而垂盆草微酸。(《老干部之家(健康)》 2015年第11期第27页)

      自种垂盆草治肝病

      作者 / 陈四清 

      江苏省中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

      垂盆草

      (垂盆草,图片来源网上)

      垂盆草能清热解毒

      据了解,垂盆草是景天科植物垂盆草的全草,为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其药用始载于清代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垂盆草味甘,性凉,归肝胆、小肠经,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凉血止血等功效,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肝病,包括各种传染性肝炎、脂肪性肝炎、免疫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不但可以促使肝功能好转,而且可使患者的口苦口黏、食欲下降、小便黄赤等湿热症状减轻或消除。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垂盆草含甲基异石榴皮碱等生物碱、景天庚糖、果糖、蔗糖等,对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损害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明显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移换酶(ALT),减轻肝纤维化程度。研究还发现,垂盆草总氨基酸是降低转氨酶的主要活性物质,其生物碱对降低ALT、控制乙肝和丙肝病情发展有效。另外垂盆草还可用于蚊虫叮咬、水火烫伤、痈肿初起、蛇毒等。

      哪些人能食用?

      垂盆草

      垂盆草

      种植极易成活

      新鲜的垂盆草疗效远远高于晒干的垂盆草,不妨自栽自种,随摘随吃。由于生成后其枝叶下垂于盆沿,外形赏心悦目,一遍片翠绿,故还可作为家庭观赏用盆景。垂盆草可用种子繁殖,也可采用枝条扦插法、分株繁殖法或压条繁殖法,极易成活。

      垂盆草忌强光照,蓄水量较大,每半月可少量施一次肥。不择土壤,田园土、中性土、砂壤土均能生长,生命力极强,茎干落地即能生根。在北京和天津地区,选择背风向阳的场所可以安全越冬。在一些大型花卉市场即可买到种苗或种子。

      4种食用方法

      垂盆草肉质较厚,浆汁丰富,食用口感较好,没有一般中药的苦涩味道。其营养价值丰富,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锌、硒、铜、锗、锰等5种微量元素含量高出日常蔬菜、水果类3~10倍。叶、茎纤维少,脆嫩滑润,甘甜爽口,风味鲜美,采摘一般可从其梢部大约10厘米处直接用手指掐断即可。以下几种食用方法不妨一试:

      1.垂盆草代茶饮:准备洗净的垂盆草,5~6枚大枣,冰糖。将10根左右垂盆草放入水壶,再放入5~6枚大枣,冰糖适量,加开水,冲泡代茶饮。适合慢性肝病湿热体质的患者,有解渴消肿的功效,长期饮用可以保肝降酶。要注意的是糖尿病人不要加冰糖、红枣。

      2.凉拌垂盆草:将垂盆草300克洗净,用开水焯一下,并将花生米和垂盆草分别切至碎末,拌均匀后,放食盐少许、麻油适量。

      3.清炒垂盆草:锅中放适量色拉油,加热后放入垂盆草,炒熟加适量食盐即可,注意不适宜加葱姜蒜这些温热性质的调味料。

      4.垂盆草饺子:准备虾仁碎末、猪肉馅、生姜末、食盐、香油,垂盆草烫十几秒,切成碎末,挤掉水分,将上述食材按一个方向搅拌,包入饺子皮。

      垂盆草一天的最大食用剂量没有明确记载,本品在临床上大量用于慢性肝病病人,没有发生不良反应的记载。干品的使用剂量一般每日在15克到60克,可以更高。鲜品可用至3倍左右,故每日鲜品在50克至180克左右,可根据自身症状的轻重和食用后的反应选择合适的剂量。每日总量可分两次食用。

      需要提醒的是,垂盆草对于改善肝炎症状有明显效果,但如果条件允许,建议最好坚持服药,进行抗病毒治疗,以防止远期出现肝纤维化、肝硬化等。(《饮食保健》2017年第14期第23-24页)

      垂盆草本草考证

      作者 / 1江涛 2李铁

      1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2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

      垂盆草原为治疗“疮痈”及毒蛇咬伤的民间常用草药,内服外敷均有较好的疗效,因鲜有名方记载,故临床上较少应用。因垂盆草有抗寒性强、耐干旱、耐高温、抗病虫能力强、绿期长、观赏价值高、繁殖容易等优点,现多人工栽培用于观赏,因其生长特点:生长在山坡岩石,枝条藤蔓,蜿蜒下垂,而常被人误称为吊兰。垂盆草同属植物繁多且相似,民间误用、混用现象较多,故本文对其加以考证。

      1 原植物考证

      垂盆草在古代本草中没有记载,《中华本草》中认为本品与宋代《履巉岩本草》中记载的山护花为同一植物:“品种考证:本品与宋《履巉岩本草》之山护花较为近似。按山护花一名,当为山护火之音讹,观其附图亦较为接近。”《履巉岩本草》为南宋时期杭州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民间草药书,作者王介,成书于公元1220年,作者按照药材的实物形态生动地绘成彩色图谱,并记述了别名、性味、功效主治及附方。在《南宋珍惜本草三本》中收录了《履巉岩本草》。该书中对山护花的描述:“性凉,无毒。治热毒疮疖肿痛,每用少许,捣烂贴患处。”可惜山护花的附图缺失,从文字记载来看,性味、功效主治与垂盆草“甘、淡、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用于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痈肿疮疡。”较为相似,可见山护花极有可能为垂盆草。

      垂盆草又名鼠牙半支、狗牙半支,半支的含义与其植物形态有关,《本草释名考定》:“三叶轮生偏于一侧,犹如半枝有叶,以此而有鼠牙半枝、狗牙半枝诸称。”在清代乾隆年间赵学敏所著《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了各种半支,均为景天科景天属植物,形态较为相似,古人根据其叶子的形态大小分别为其命名:叶子细小似老鼠牙的叫作鼠牙半支,叶子两头尖中间粗似狗牙的叫作狗牙半支,叶片大且一头尖似虎牙的则为虎牙半支,若是叶片扁大丛生,圆如酱中豆瓣似马牙的就叫马牙半支或酱瓣半支。《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鼠牙半支:生高山石壁上,立夏后发苗,叶细如米粒,蔓延络石,其根嵌石罅内,白如鼠牙。”《百草镜》:“鼠牙半支二月发苗,茎白,其叶三瓣一聚,层积蔓生,花后即枯,四月开花黄色,如瓦松。”可见鼠牙半支与《药典》 中描述垂盆草叶子的形态相似,故认为鼠牙半支很可能就是现在的垂盆草。

      垂盆草同属植物佛甲草叶子的形态与鼠牙半支亦很相似,但叶与茎却不尽相同,垂盆草叶片3叶轮生,倒披针形至矩圆形,长1.5~2.8cm,宽0.3~0.7cm,茎可长达20cm,多匍匐生长,而佛甲草3叶轮生,少有4叶轮或对生的,叶线形,长2~2.5cm,宽约0.2cm,茎多直立生长,高可达20cm。另外还有同属植物圆叶景天(Sedum sieboldii),叶片扁圆似马牙对应为马牙半支。《本草纲目拾遗》中鼠牙半支内容下还引用了蒋仪的《药镜》:“半枝莲解蛇伤之仙草。……如发背对口冬瓜骑马等痈,初起者消,已成者溃,出脓亦少,鼠牙半支一两,捣汁,陈酒和服,渣敷苗头,取汗而愈。章南闻试效。”可见当时鼠牙半支与半枝莲出现混淆。半枝莲为唇形科植物,茎表面暗紫色或棕绿色;花冠二唇形,棕黄色或浅蓝紫色。显然与《本草纲目拾遗》中对鼠牙半支、狗牙半支等记载“开花黄色,类瓦松”不符合。

      《本草纲目拾遗》中鼠牙半支下文引用《百草镜》:“各种半支,有七十二种,此为第一。”可见称为半支的植物种类尚有许多,如唇形科植物半枝莲,为了避免品种混淆,本品以用垂盆草名称为妥,1977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首次收录垂盆草,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的干燥全草。

      2 性味、归经、功效考证

      垂盆草药用历史较短,鲜有名方记载且多以民间应用为主,《履巉岩本草》中对山护花描述“性凉,无毒。治热毒疮疖肿痛,每用少许,捣烂贴患处。”《本草纲目拾遗》中对于鼠牙半支功效的描述:“性寒,消痈肿,治湿郁水肿。治诸毒及汤烙伤疔痈等症,虫蛇螫咬。”两者功效主治大致相同,后者对垂盆草的功效描述更加全面且能治疗湿郁水肿。前文所诉“半枝莲饮”,讲的便是鼠牙半支清热解毒的作用,对大毒疮痈有较好的疗效。

      建国以来对于垂盆草记载逐渐增多,较早的为1957年《安徽中草药》对其描述:“性凉,味甘、淡、微酸。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作用。主治痈肿疮疖,水火烫伤,毒蛇咬伤,癌肿,急性黄疸性肝炎。”《上海常用中草药》《福建药物志》《新编中药志》《中华本草》等对垂盆草性味的描述与《安徽中草药》一致。但《四川中药志》认为垂盆草性味应该是苦而非甘,能利湿退黄。功效上《上海常用中草药》认为其有利尿作用;《四川中药志》《福建药物志》《中华本草》认为其有利湿的作用;《新编中药志》则记载降低谷丙转氨酶作用。1977年《药典》明确垂盆草有保肝降酶的作用:“性味:甘、淡、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有降低谷丙转氨酶的作用。”

      垂盆草

      垂盆草

      (佛甲草,图片来源网上)

      3 结语

      从以上考证结果来看,垂盆草为景天科植物,宋代《履巉岩本草》中记载的山护花极有可能为本品。在《本草纲目拾遗》所记载的各种半支中,垂盆草对应为鼠牙半支。易与佛甲草、半枝莲混淆:佛甲草与垂盆草很相似,但佛甲草多直立层覆生长,叶形较垂盆草更为细长,垂盆草多匍匐生长;与半枝莲则为完全不同的两种植物,因名称混用而出现的混淆。垂盆草在古代是一味民间治疗蛇虫咬伤的常用中草药,近代以来人们发现其有降低谷丙转氨酶的作用后,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各种急慢性肝炎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亚太传统医药》 2018年第1期第100-101页)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任务
    • 到底部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