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大话奇谈 大话奇谈 关注:1 内容:6

    细思极恐的恩怨情仇模式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当前位置: 华夏中医人 > 大话奇谈 > 正文
    • 大话奇谈
    • 平人

      细思极恐的恩怨情仇模式

      隐士申子源

      2017-11-19 22:12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恩怨是一对孪生兄弟的存在,俗话常说:恩怨情仇。

      有恩,必有怨;有情,必有仇。

      人与人之间,最开始是最单纯的,不存在恩怨情仇,

      随着时间的推演,社会关系的复杂化,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就有互相帮助,抵抗外来的困难,获得基本的温饱生活保障,随着社会发展,生产力的发达,人们之间开始有了情,有能力的人就付出多一点,懒惰的人,弱者,老幼妇孺和青壮年劳动力,各自分工不同,社会关系进一步复杂化。

      细思极恐的恩怨情仇模式

      最开始,可以说只有单纯的情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就会有价值的再分配问题,自然部落,家长,君主的权力结构产生了,人们开始放任私心,还有放大自己的贪欲,于是分配不公,和过度贪求的因素就产生了。

      人们会有这样的感觉,很多人可以共苦,不能同甘,一起为了生存奋斗,还不觉得什么不公平,大家一口气为了活下去,根本没有时间去搞小动作,那些搞小动作,偷懒的人,很容易给自然环境淘汰了,给野兽吃掉了。

      于是乎,大家齐心协力,活下去是最重要的。

      当劳动力解放出来,融资成功了,少年得志的创业者们开始意气风发,为所欲为,挥霍手头的资金,而没有去想如此产出,扩大规律,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服务体验,甚至本来好好的创意,也不想去转化为实际的产品了,反正讲故事就来钱,翘着脚,天上也会掉下馅饼的。

      想给某些人分的多一些,给某些人分的少一些,出身成分不好,没有上升通道,那些志大才疏,怀才不遇的人,变成了社会负面的因素,而顾着敛财的人,又不想去管别人的死活。

      那么怨恨就产生了,而且是大怨。

      报怨以德,是很难做到的。

      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於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化解大怨气是不能一下子就彻底的。所以大家按照规则办事,按照事先约定的契约去办事,就不能怨天尤人。

      细思极恐的恩怨情仇模式

      当然,现在很多大企业,大公司,利用专业人士设计出来一些繁琐的规章制度,霸王条款,利用这种人性的基础属性,进行无底线的套路,这类事情也是很多见的。这样必然会衍生更大的怨气,甚至恨。

      怨气大到一定的程度会演变成恨意,当厉害损伤到一定程度,就变成仇。

      怨恨仇,都是人类基本人性特征的一种表达。

      恩怨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人与人之间,恩惠总比怨恨好一些,但是恩惠不是越大越好。

      所谓:斗米恩,担米仇。大的恩惠,会成为惯性,如果有一天供应不足,接受恩惠的人,就会产生怨气。为什么继续施舍我呢?

      所以,有些人,做好事不留名是很有道理的,还有一些明星和粉丝的关系,也是纠缠不清。

      有些人认为所谓的恩怨和自己没关系,其实谁都不能幸免,比如,父母与子女,就是恩怨交杂的矛盾体。

      而夫妻之间,情仇的体现又更多,应该在社会都观察得到很多普遍现象。

      父母子女,夫妻之间,都是一种亲情关系,是有天然的纽带关系。

      细思极恐的恩怨情仇模式

      有一种关系是没有血缘关系的,没有亲情关系的,就是师徒关系,古代说过: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朋)。其实已经把师徒之间的那种微妙关系,看的很透彻。

      真正的技艺,教育给学徒是一种很无私的体现,当下很多人会怪老师藏一手,导致很多绝技失传了,殊不知这是老师的无奈。

      在中医界传承方面,也是出现很多怪现象,在恩怨情仇的后背,是人性的基本面在作崇,还有受到现代商业价值观的支配。

      文源:隐士申子源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任务
    • 到底部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