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问答 问答 关注:10 内容:34

    中西医对疾病名称的命名不同,代表中西医思维方法和诊疗机制的方向不同,达到的效果也是不同。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当前位置: 华夏中医人 > 问答 > 正文
    • 问答
    • 题目:中西医对疾病名称的命名不同,中西医思维方法和诊疗机不同,效果也不同

      中西医对疾病名称的命名不同,代表中西医思维方法和诊疗机制的方向不同,达到的效果也是不同。

      是的,中西医对疾病名称的命名和表述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这反映了它们的不同的思维方法和诊疗机制。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将疾病视为人体内部平衡失调的表现,通过调理身体和平衡阴阳来治疗疾病。而西医则更注重病因分析、病理生理和针对病因的治疗,通过分析疾病的病因和病理过程来制定治疗方案。

      因此,中西医对疾病名称的命名和表述方式也不同,代表了它们不同的思维方法和诊疗机制。但无论是在中医还是西医中,最终的目标都是达到治疗效果,即缓解疾病症状、控制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我们应该根据患者的需求和医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中西医对疾病名称的命名不同,代表中西医思维方法和诊疗机制的方向不同,达到的效果也是不同。

      中西医对疾病名称的命名不同,代表中西医思维方法和诊疗机制的方向不同,达到的效果也是不同。中医和西医各有自己的特点,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通过四诊、望、闻、问、切,了解病人的整体状况,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年龄等因素,综合判断患者的病因病机,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强调的是调整人体气血阴阳的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中医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针灸、推拿、拔罐、刮痧、气功等,其中中药是中医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而西医则强调病因病理学,通过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确定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西医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其中药物治疗是西医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手术治疗则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中西医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时,其思维方式和方法也存在很大不同。中医注重患者的整体状况,通过四诊、望、闻、问、切,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症状、舌象、脉象等因素,综合判断患者的病因病机,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而西医则更注重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通过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确定疾病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中西医在治疗效果上也存在差异。中医治疗重在调整人体气血阴阳的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而西医则更注重对疾病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的治疗,达到缓解症状、控制疾病发展的目的。

      总之,中西医对疾病名称的命名不同,代表中西医思维方法和诊疗机制的方向不同,达到的效果也是不同。

      客观来说,中西医对疾病名称的命名虽然不同,反映了两者在思维方法和诊疗机制上的差异。

      中医主要着眼于宏观、整体的思维认识论,西医学则主要基于微观、局部的思维认识论。

      中医的疾病名称通常与它的病因和病理变化相关,如感冒(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时行感冒),麻疹(风疹或风痧)和水痘(水痘),白喉(白喉)等。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将人体看作一个有机整体,强调人体内外的平衡和协调。因此,中医的诊疗不仅针对症状,还会考虑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地域、气候等综合因素,以及疾病的演变过程和病理机制。

      相比之下,西医的疾病名称通常以疾病的病理变化或症状为基础,如心脏病、肺癌、糖尿病等。西医注重疾病的局部和静态分析,常常采用解剖、生理、病理等科学方法来理解疾病。因此,西医的诊疗通常以药物和手术为主,针对特定的病原体或病变进行治疗。

      虽然中西医的思维方法和诊疗机制不同,但它们都在努力达到相同的目标,即治愈疾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实际应用中,中西医的结合和协作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以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治疗效果。例如,在综合医院临床科室强化中西医协作,让患者在临床科室就能接受到中西医联合诊疗服务。此外,对临床类医师开展中医药专业知识轮训,逐步做到“能西会中”,同时组织开展高层次“西医学习中医”,培养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人才。

      总的来说,中西医的思维方法和诊疗机制不同,但通过结合和协作,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治疗效果。

      END


      参考引用:

      我们列举一下脾系病类的中西医病名对比,感受一下。

      格式:中医病名(现代医学西医病名)


      脾系病类,相当于西医的消化系统疾病类。



      1、呃逆病(膈肌痉挛胃神经症)


      2、膈疝(食管裂孔疝)


      3、食管瘅(反流性食管炎)


      4、食管痹(贲门失弛缓症食管憩室 食管神经症)


      5、食管癌(食管癌)


      6、胃疡(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7、胃瘅(急性胃炎)


      8、胃痛(慢性浅表性胃炎)


      9、胃痞(慢性萎缩性胃炎)


      10、胃胀(慢性肥厚性胃炎)


      11、胃缓(胃下垂 胃无力症)


      12、食瘕(十二指肠壅滞症 急性胃扩张)


      13、胃反(幽门梗阻幽门痉挛)


      14、胃癌(原发性胃癌)


      15、饥厥 或食厥(低血糖症 倾倒综合征)


      16、伤食(消化不良)


      17、厌食(神经性厌食)


      18、食亦(神经性贪食)


      19、胃石(胃结石)


      20、胃饮(胃肠积液)


      21、类霍乱(细菌性食物中毒 急性胃肠炎)


      22、暴泻(急性肠炎)


      23、久泄(慢性肠炎)


      24、大瘕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25、伏梁(局限性或节段性或肉芽肿性肠炎)


      26、肠瘤(胃肠息肉)


      27、肠癌(结肠癌 直肠癌)


      28、肠痨(肠结核)


      29、小肠瘅(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


      30、肠痈(急性阑尾炎 阑尾周围脓肿)


      31、脱肛(直肠脱垂)


      32、气腹痛(胃肠痉挛)


      33、肠郁(肠道神经管能症 肠道易激惹综合征)


      34、肠痹(麻痹性或功能性肠梗阻)


      35、肠结(机械性肠梗阻 肠粘连)


      36、脾约(习惯性便秘)


      37、脾痿 或脾消(吸收不良综合征)


      38、脾水(营养不良性水肿 蛋白丢失性胃肠病)


      39、肥气(巨脾症 门脉高压症)


      40、胰瘅(急性胰腺炎)


      41、胰胀(慢性胰腺炎)


      42、胰痈(胰腺脓肿)


      43、胰癌(胰腺癌)


      44、消渴(糖尿病)


      45、消渴厥(糖尿病昏厥)


      46、痔疮(内痔 外痔混合痔)


      参考:中西医病名对照表-华夏中医人 (hxzyr.com)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任务
    • 到底部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