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的传承超越先进的医学模式,2000多年的药方现在还在用
华夏中医人hxzyr 谦和既济LoontaDC 2023-08-28
中医药作为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医学体系,承载着丰富的医疗智慧和实践经验。近年来,一项令人振奋的发现再次彰显了中医药传承的深厚意义,那就是失传2000多年的扁鹊医书的重见天日。这些医书中所记录的药方,不仅在当今医学中依然有用,更揭示了中医药传承的无穷价值。
这在现今的医学领域,是难以想象的,可以说用活生生的案例和严肃的历史考证来证明人类的医学有更丰富的发展模式。
不过人类总是对优秀成果,选择性失明,也是常见的事情。
本文就着展示中医药的魅力和对人类健康的启示和指导的深刻意义提供更多依据和参考。
△“天回医简”出土时的状态
扁鹊,中国医家鼻祖之一,他开创了望闻问切辨病论治医学体系,为中医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扁鹊的医书早已失传,对于他的医术和贡献,后人只能片面了解。然而,当代的考古学家们却在四川成都天回镇的汉墓中,偶然发现了扁鹊医书的珍贵遗迹,这些被浸泡在水中2000多年的医学文献,正在重新书写中医药的辉煌。
经过十多年的修复和研究,这些失传的医学文献重新显现出生机。这部名为《天回医简》的医书,记录了扁鹊及仓公传承的医术,整理出了930支医简,共计2万余字内容,涵盖经络、脏腑、针灸、汤药等医学领域。这些医书不仅是医学知识的宝库,更是中医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些医简中,专家们发现了许多药方,令人惊叹的是,这些药方至今仍在当代中医实践中广泛使用。这种传承超越了时间的局限,2000多年前的药方,依然具备治疗疾病的功效。例如,《经书·上脉》中记载了“敝昔曰,人有九窍五脏十二节皆朝于气”,奠定了后世脉诊学的理论基石。而《治六十病和齐汤法》一书所述的医方,大多数药物配伍至今仍在现代中医实践中沿用。
这项发现不仅证实了中医药的传承价值,更是向世人展示了中医药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中医药的理论和实践在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积累后,并非停滞不前,而是在不断与时俱进,保留了其独特的特点和疗效。这与现代医学模式不同,强调了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和个体化治疗,将健康视为身心的平衡与协调。
失传2000多年的《天回医简》的重见天日,不仅让我们回顾了扁鹊医术的伟大,更激励着当代中医药学者不断深入研究,将中医药的精髓传承下去。这份珍贵的遗产,是我们文化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医药未来发展的源泉。因此,保护、传承和创新中医药,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责任。
在现代医学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中医药的价值仍然不可忽视。2000多年的药方仍在用,这并非偶然,而是中医药智慧的光芒照耀下的结果。让我们一同铭记中医药的博大精深,传承其宝贵的医学智慧,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多贡献。
《天回医简》是一部失传2000多年的古代医学文献,记录了中国医家扁鹊的医学成果。以下是关于这部医书的要点:
发现与修复:2012年,中国四川成都天回镇的老官山汉墓出土了900余枚包含医学内容的竹简。这些医学文献经过2000多年的水浸,受损严重。经过十多年的修复、还原和研究,目前已整理出930支医简,共计2万余字内容。
内容分类:这些医简被整理为8部医书,包括《脉书·上经》、《脉书·下经》、《逆顺五色脉臧验精神》、《犮理》、《刺数》、《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经脉》、《疗马书》。这些医书涵盖了经络、脏腑、针灸、汤药等医学领域,首次系统论述了中医脉诊原理,开创了望闻问切、辨病论治的先河。
医家扁鹊:在修复过程中,发现医简中多次出现”敝昔曰”的字样。专家通过查阅西汉早期文献,确认”敝昔”即为扁鹊。医简中所述的”五色脉诊”也是扁鹊所创,成为后世中医脉诊学的理论基石。
影响与传承:医简中记载了许多医方和治疗方法,其中绝大多数药物配伍至今仍被现代医家沿用。这些内容对后世中医药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医简中的诊断手法、结论以及治疗方法在后世仍广泛传承,甚至影响到后来的著名医学著作如《伤寒杂病论》。
重要性与价值:《天回医简》是迄今为止国内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整、最具理论和临床价值的古代医学文献之一。这些发现证明了2000多年前的中国医学已经具备相当完整的理论与临床体系。
通过对失传2000多年的《天回医简》的修复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中医药的发展,同时也体现了中医药在现代医学中的持续影响和价值。
扁鹊学派的医学成果,证明了经络学的真实性,而且在2000多年就是非常完善的体系,可以说至今并没有更多的发展,后世医家更多的是在学习和传承而不是超越,这也是对现代医学体系的启示。
人类的科技真的是超越的吗?
难度不可以一开始就是成熟的科学体系吗?
当然这是更多敏感的边缘科学话题,会刺激人的神经的。
扁鹊学派的医学思想和治疗思路和《黄帝内经》以及《伤寒论》都是可以互相验证的。
文后,谦和既济团队给出一些出土文物复原的一些方子,分享一下。
△一支支“天回医简”被放置在蒸馏水中,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保中心工作人员在进行清理工作。
1、蜀椒入药治痛风:
“八治风:石脂七分,蜀椒五分,方风、细辛各四分,厚柎五分,陈朱臾一分,圭十分,姜六分,皆冶合”——《六十病方》
2、黄牛尿治黄疸:
“治黄瘅,取黄牛尿,外敷。” ——《六十病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