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心得常识 心得常识 关注:7 内容:148

    《伤寒论》的魅力就是快狠准,「一剂知,二剂已」,实战力起飞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当前位置: 华夏中医人 > 心得常识 > 正文
    • 心得常识
    • 《伤寒论》的魅力就是快狠准,「一剂知,二剂已」,实战力起飞

      2024-03-13

      转载编辑

      本文给伤寒经方入门者很好的参考启发性文章。

      关键词?:伤寒经方,伤寒论,六经辨证,六经病欲解,

      《伤寒论》成就了名医,也难倒了无数学子

      学中医却没有学好《伤寒论》,就好像进入宝山却空手而归。在后yi情时代,没有学好《伤寒论》也像少了一把治病救人的「利器」。

      《伤寒论》中记载的方剂,又叫做「经方」,有「普、简、廉、效」的特点。

      方剂组成是「简而精」,小则2~3味药,最多不过十几味,配伍精当,效专力宏,故有立起沉疴之势。

      快狠准的经方,药简效验廉

      是一把双刃剑

      经方的「快狠准」,一直备受历代医家赞誉。

      到底有多厉害呢?两个词高度概括——覆杯而愈,效如桴鼓。

      覆杯而愈:就像刚刚服完药把杯子扣在桌上,病就好了;

      效如桴鼓:像拿起鼓槌打鼓一样,一敲就响,反馈立竿见影。

      从经方大家刘渡舟的一则医案,亦可探知经方的威力。

      时发热自汗出案李某,女,53岁。患阵发性发热汗出已经一年多,每天发作2~3次,饮食及大、小便基本正常。曾经按阴虚性发热治疗,服药二十多剂无效。脉缓而软,舌质淡苔白。《伤寒论》说:「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12枚、炙甘草6克二剂。服药后啜热稀粥,得微汗出而愈。

      历时一年多的时发热自汗,服经方二剂而愈,可见使用经方者,一旦抓准病机,就不是「慢郎中」。

      方势中的这股「狠劲」,非常考验医生的临证水平。

      若使用得当,经方会「快准狠」地解决病苦;用得不对,也是立竿见影地加重。

      医者在使用经方时的心理压力也可想而知。

      借用姜佐景先生的一句总结,很多人对待经方的态度,是「不知用、不敢用、不肯用」。

      经方的势大力沉是把「双刃剑」,没吃透辨证要领的,都用不好这把利器。想要发扬和传承经方,得先抓准辨证。

      《伤寒导论》中就是为大家细说抓准辨证的关窍。

      想学好「六经辨证」

      先得建立起「内在逻辑」

      范英志老师在正安讲《伤寒论》这门课,有将近年十年的时间了,在课堂互动时会接到同学的一些反馈。

      看起来很难,我真的学得会吗?

      感觉抓住了方证,效果却是时好时坏;

      背不进去,但又很想学;

      经方势大力沉,怕失手不敢用;

      早听说过《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但始终不得要领?

      学员们五花八门的疑问,看似复杂各异,本质上都反馈了一个问题——不清楚《伤寒论》的内在逻辑是什么。

      如果在学习《伤寒论》的时候,心里没有形成一个框架式理解,哪怕熟悉条文,接收到的也只是那些散碎的知识点和无法连贯的解释。

      没有扎实的内在逻辑,很难把握「六经辨证」,当然也就不知道在实践中要如何进行「六经辨证」。

      那么,怎么才能学好《伤寒论》,理解张仲景原意呢?范师在《伤寒导论》分享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一个公式、3个核心词

      让小白秒懂伤寒,入门者功力大增

      学习任何一门科学,都要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有了好的学习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学好《伤寒论》不能只修「方、药」,还要修「理、法」。

      但刚步入伤寒大门,容易被「方证」迷了眼。

      方和证之间是有特异性关联的,绝大部分的条文格式都是,前面是证,后面是方,证方相连,方证同条,术语称之为「方证对应」。

      「方证对应」是实用主义的学习法,可以快速形成运用经方的基本能力,同时弊端在于,可能让功力不足的初学者困在其中。心里面只有个大概,缺少了判断的精细度。一遇上错综复杂,或方证特征不够鲜明的情况,就会判断不准,甚至束手无策。

      不懂内在逻辑,很难解释和把握条文间的细微差异。比如,

      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条文12/13同样是「桂枝汤主之」,为何却呈现不同的表现?

      14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31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两个条文看起来非常相近,为何出汗和无汗之差,却要更换汤方?

      此处不是否定背诵学习和方证学习的意义,而担忧自学者会「悟」入歧途,或始终在伤寒之门外打转。

      到底《伤寒论》zui为重要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如何入门伤寒的大门?

      医圣仲景在著作里边已经给出来了——「辨XX病脉症并治」。

      一个总公式,抓住疾病特征

      以太阳病篇来举例,就是「辨太阳病脉症并治」。

      这整句话就是学习伤寒的第一个总公式。

      但范师提醒我们学习的时候,要以分层次理解。

      辨/太阳/病脉症并治

      把「辨」独立出来,紧接的部分是六章,与六经辨证相应,分别为:太阳、阳明、少阳、少阴、太阴、厥阴。

      接下来,由病篇为基础背景,再综合「病脉症」来判断「并治」。

      拆成三部分来学习研究,是仲景已经给出来的一个很明确的学习伤寒的公式。

      用这条学习公式定调的好处是什么呢?

      第一,让入门者不容易跑偏。

      古人是竹简刻字,很费力,所以惜字如金,再加上古今表达方式的差异,一旦《伤寒论》出现省笔、插笔等表达……初学者稍不留神就会被带偏了。

      比如,

      18条、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喘家,是指长期或经常咳喘之人。这类人得了太阳中风的桂枝汤证,可以加入厚朴、杏仁以平喘为佳。

      试问一下,在没有「总公式」定调的情况下,若只是单纯背熟了该条文,有没有可能下意识就忽略了条文中缺少的「病、脉」的信息,而只关注了「症」的表现。

      《伤寒论》的魅力就是快狠准,「一剂知,二剂已」,实战力起飞

      入门伤寒第一条,别忘了「病脉症并治」的原则。

      「病」即六病,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少阴病、太阴病、厥阴病。

      《伤寒论》六病,皆有其专属的纲领: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阳明之为病,胃肠实是也。

      (3)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4)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5)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6)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后世称之为六经辨证的「提纲证」,是每个病篇的概要或纲要,就如古代行军打仗时用到的军旗,方便将领指挥军队,让他们知道战场上的局势方向。军旗建立了一个层次清晰、上下呼应的作战系统。

      六经辨证提纲证的作用也是如此。就像「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提示脉浮,头痛、项部僵强、恶寒这系列症状都是太阳病的特征。

      遵循「总公式」思路,当碰到章节中有条文信息不全的时候,如18条、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我们也能反应得到应相的「脉、症」是什么表现;若「病、脉、症」三者信息矛盾,我们也能及时觉察纠偏,不至于走向误诊误治的雷区。

      在「总公式」的提醒下,我们会更加注意前后互参,对比分析,这也是学习《伤寒论》的一个重要有效的方法。

      3个核心词

      直击伤寒「内在逻辑」

      如果说「总公式」决定了大方向,接下来的3个核心词,就是打开伤寒用方施药,因证变化之理的钥匙。

      三个核心词分别是什么?

      第一个叫八纲,第二个叫虚实,第三个叫次第。

      以八纲解六经

      提到伤寒怎么学?不得不提宋代的伤寒大家许叔微。

      他是研究和活用《伤寒论》之大家,最先提出以八纲辨治伤寒。

      八纲是指的阴阳,表里,寒热和虚实这八个字。这是辨证的八个纲领,在临床看病的时候给辨证,以这八个字作为基本的一个逻辑。

      许学士认为,六经辨证方法并不是单一、机械地套用模板,《伤寒论》的辨证核心,除六经辨证外,尚有八纲辨证,并以阴阳为总纲,对应于表里、寒热、虚实。

      错综复杂的外感病证,用到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加以概括,则可以灵活地辨证施治。

      如果把「八纲」再予以细分:

      表、里、半表半里,为病位;

      阴、阳、寒、热、虚、实,为病情反映。

      所以,六经由来是阴证阳证为两大类反应,在表、里、半表半里这三个病位上,组合为六,病见之于证的六种基本类型,为六经是也。

      故「六经辨证」也称为「三阴三阳辨证」:太阳、阳明、少阳为三阳;少阴、太阴、厥阴为三阴。

      那么,八纲中的重点又是哪个呢?

      「虚实」

      入门伤寒的「定海神针」

      许学士在《伤寒发微论》说道:「伤寒最要,表里虚实为先」。范师又把「虚实」放为重中之重。

      虚实两纲,常用于反映六经为病,正邪斗争的虚实情况。一般来讲,凡三阳经病,多以实证为主,三阴病中多以虚证为主。

      但靠症状看虚实,虚实也有掩眼法,比如,

      11条.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症状与真实的寒热虚实,截然相反;更复杂的是,虚实夹杂,如何去繁就简?抓住「虚实」,这是有难度的,也要放在「病脉症」中综合判断。

      「次第」先后,有何深意?

      「次第」,探讨的是条文排布的规律和深意。

      比如,继12条桂枝汤证后,仲景又分别写下12、15、24、42、44、45、53、54、56、57、95 诸条桂枝汤证,从不同的角度阐发桂枝汤证之变法。

      「变」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按照什么原则来排布?

      留个小互动,同样是用发汗的方法来对付太阳病,为何方剂出现的顺序是桂枝汤、桂枝麻黄各半汤,最后才到麻黄汤?

      12条.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 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第23条.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第35条.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疼,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见解,或一起进入《伤寒导论》的课堂学习交流。

      小编有话说

      当下很多人的免yi力都没缓过来,病du却一波接一波地兴风作浪了,过往没牵起风浪的「新面孔」,也表现出席卷之势:合胞病du、肺炎支原体……

      知道了很多病名,却还是没有特别好的对策,这种情况估计以后还会反复上演。

      与病原微生物较量迭代速度,显然不是我们的优势,关于这件事,古代医家早已指明了方向。

      《伤寒论》是应对一切外感病的总诀,理法方药俱全,也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程式。经方,切合临床实际,历经千年仍屡试有效,无疑是祖国医学留给我们的一笔财富。

      日本亦对经方青眼有加,有专门研究仲圣之学的医者,后世更结合现代工艺将其制成汉方。

      这也是令人痛心之处,国医之精粹在国内挣扎浮沉,却在国外开出了花。祖国医学中的瑰宝和经典,想要得以传承,唯有大家去了解、去学习、去实践,才算是真正地攥在自己人的手中。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任务
    • 到底部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