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疾病地图 疾病地图 关注:1 内容:19

    从暑湿之气谈起,联想到脾气和疟病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当前位置: 华夏中医人 > 疾病地图 > 正文
    • 疾病地图
    • 从暑湿之气谈起,联想到脾气和疟病

      华夏中医人  谦和既济

      2024-07-23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手工书写文字的人变少了,就连手工写文章的人也变少了。

      所以,以前很多人会挑剔年轻人写文章不严谨,错别字多,语句不通顺,语病一大堆。

      在以后的日子里,这种文章,反而显得可贵,因为它是人写的,不是机器写的。

      人写出来的文章,就算是小孩子写的文笔短句,有感而发,是有温度的,能够感受到活人的气息,而机器写的文章,就是冷冰冰的,虽然语句通顺,但是它就是流水线产品,而不像手工艺品那样生动。

      从暑湿之气谈起,联想到脾气和疟病

      文归正传。

      大小暑天气,会想到什么样的情况,就是暑气重,这和人体健康息息相关。

      而暑气气候,最怕高暑气候,就怕热天太热了。

      其实,暑气还怕一样东西,那就是湿气,暑湿相夹的病,往往都是落下老病根,就是很难根治的。

      1、在中医里面,暑湿相夹的病难以治疗,容易演化成老病,比如疟疾就是往年的暑湿之气没有及时治疗清除落下的病,演化而成。(纯手工)

      2、在中医理论中,暑湿确实是一种难以治疗的病情,这主要是因为它涉及复杂的病理机制。暑湿之气容易阻滞气机,影响脏腑功能,从而引发各种症状。若不及时治疗清除,暑湿之气可能深入体内,形成更为顽固的病症。

      从暑湿之气谈起,联想到脾气和疟病

      疟疾作为一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暑湿之气的潜在危害。在中医看来,疟疾往往与往年的暑湿之气未能及时清除有关。这种未清除的暑湿之气在体内滞留,可能逐渐演化成更为复杂的病症,如疟疾。

      为了预防和治疗这类由暑湿引起的疾病,中医建议患者在夏季特别注意防暑降温,保持身体干燥,避免湿气侵袭。此外,对于已经出现的症状,中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清热解暑、利湿化浊等方法进行调理,以期达到根治的目的。

      总的来说,中医对于暑湿相夹的病症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丰富的治疗方法。然而,这类病症的治疗往往需要时间和耐心,患者需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注重生活方式的调整,以期早日康复。(Ai表述)

      从暑湿之气谈起,联想到脾气和疟病

      上面这两段话,就是人工表述和Ai表述的对比,应该说人工智能将会是人类的好帮手,但是如果用Ai取代人类的话,还要人类干什么。

      为什么要谈暑湿之气的中医养生问题,因为今年就是大家面对这样的大气候的特别年份,尤其是当下的阶段。

      继续发挥想象力,湿属土,对于人体的脾脏。

      人体的脾胃就是人体的中土,专门处理湿气的。

      在现代医学中,很长的一段时间,认为在生物机制里面,脾脏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实际功能,和胆囊、阑尾一样,切掉也无所谓,就是切掉不会死,再活个十年八年,甚至活一辈子有没有这些器官都是差不多。

      从暑湿之气谈起,联想到脾气和疟病

      随着医学的发展,现代医学有这样的观点,就是认为人体的器官没有不重要的。

      其实,在西方的哲学史上,历来都存在实用主义和存在即是合理的争议。

      不像,中国古代哲学的完整性和宏观视角。

      不管怎么样争论都好,中医认为胆囊、脾脏、阑尾等器官是大有用处的,对人体而言是不可缺少的。

      这些看起来不实用的器官,本质上是有更大的用处。

      道家所言:有无相生,有生于无。看起来没有用处,实际上是很多看起来有用的根本所在,现代前沿医学也开始注意到这一点。

      以上这些看来朴实无华的争论和思辨,其实是很多现代人的健康盲区,有些人甚至会给人忽悠去随便的切除胆囊和阑尾,甚至切除脾脏,这些就是很可悲的事情。

      从暑湿之气谈起,联想到脾气和疟病

      继续回到本文主体的思路线索。

      在素问的阴阳应象大论篇中,有具体的系统的论述:

      一、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二、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征,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三、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四、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在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五、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在中央生湿这一段路,古人非常清晰的讲述这一个过程,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

      从暑湿之气谈起,联想到脾气和疟病

      后世中医,一般只是简单的机械的把湿和脾联系起来,但是极少如此具体的论述整个过程和相互的关系,其实接受现代科学教育的人,一般对上面的过程首先是不认可,再则也不一定理解。

      对整个中国地图而言,大湖泊,比如洞庭湖鄱阳湖,长江黄河,都在中部地区,这就是湿,而东部地区就是风大多台风,树木茂盛,适合农耕,这里的生,即是具体的生,也有延伸拓展的意义。

      一个人的嘴唇艳红,口腔红肿,首先脾胃的热气是必须要考虑的。

      当然,对于脾胃虚弱的女人,涂口红,也许从另外一个角度可以从同气相求的角度来激发一下脾胃之气,达到一种气场的平衡,也许是一种健康策略和审美的融合。

      从暑湿之气谈起,联想到脾气和疟病

      西方的医学研究,在十八世纪的时候,通过大量的引入东方医学的典籍比如《永乐大典》等书。

      也开始意识到人的情绪和脏腑的关系,很显然直到今天,诸如此类的研究,现代医学还是不成体系的。

      他们发现了大肠分泌影响智力和肺系统的一些关系,也发现的诸如一个人的脾气大,那么他的脾脏就会相应的肿大。

      那么,脾气大在西方英语语境中,又是如何表达的呢?Bad temper,或者:violent temperedn。

      temper的词根是temp,原始意义是“太阳”和“温度”。可见,西方人一开始并没有把脾气和脾脏联系起来。

      那么,谁指导了西方医学做这个方向的医学观察的呢?

      答案就是来自东方的医学材料,阿拉伯人和传教士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起了很大的作用。

      从暑湿之气谈起,联想到脾气和疟病

      中医小常识:

      人体如果湿气太重,该怎么办?

      答案就是健脾利湿,通利水道,湿气会化为水汽,可以收到阳气升发,发汗而排除体外,也可以通过水道,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

      湿气如果不及时排出,就会形成痰,或堆积在脏腑,或者堆积在关节,甚至一些肿瘤包块,都是痰湿形成的。

      人体湿气过重时,应该采取综合措施来健脾利湿、通利水道,以促进湿气的排出。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

      健脾利湿:

      饮食调整:保持饮食清淡,避免油腻和刺激性的食物。多吃一些具有利湿作用的食物,如冬瓜、黄瓜、芹菜等。此外,玉米须、薏仁、马齿苋等也是很好的利湿食材。

      中药调理: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使用一些具有健脾利湿功效的中药,如茯苓、白术等。这些中药可以帮助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湿气的运化。

      从暑湿之气谈起,联想到脾气和疟病

      通利水道:

      保持室内干燥:注意居住环境的湿度,保持室内通风,减少潮湿环境。可以使用除湿机或开启空调来控制湿度。

      适当运动:运动可以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有助于湿气的排出。散步、瑜伽、太极等运动方式都是不错的选择。

      按摩穴位:特定的穴位按摩可以帮助疏通水道,如水分穴和阴陵泉穴。定期按摩这些穴位,有助于促进湿气的排出。

      湿气排出的方式:

      发汗排出:当阳气升发时,湿气可以化为水汽,通过发汗的形式排出体外。适当的运动和热水泡脚等方法有助于促进发汗。

      尿液排出:湿气也可以通过水道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促进排尿和湿气的排出。

      从暑湿之气谈起,联想到脾气和疟病

      湿气的潜在危害:

      如果湿气不及时排出,可能会形成痰,影响呼吸道健康。

      湿气还可能堆积在脏腑或关节处,引发各种疾病和不适。

      在一些情况下,湿气甚至可能与肿瘤包块的形成有关。

      需要注意的是,2024年的暑热季节阶段,从大暑节气开始出现的这种暑湿相夹的气候,在古代居住条件比较恶劣的情况下,这种气候往往会给来年的疟疾爆发,埋下一个伏笔。

      从暑湿之气谈起,联想到脾气和疟病

      这里引用《黄帝内经》关于疟病发作的一些观点:

      1、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从暑湿之气谈起,联想到脾气和疟病

      2、本节摘录《生气通天论篇第三》需要联系上下文。

      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驰长。緛短为拘,驰长为痿。

      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

      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

      故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

      现在的人去医院看病,一般都是根据现在的检查结果看当下的问题,那些连续看问题的,已经是很厉害的专家了。

      动态看健康问题,同时还需要全面看待健康问题,比如脏腑之间经络之间的关联性,人是一个整体还是零件的组合,这个中西医的争议也很大。

      从暑湿之气谈起,联想到脾气和疟病

      3、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肋;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

      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肢。

      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痹厥。

      故冬不按蹻,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肋;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

      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此平人脉法也。《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4、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阴阳应象论篇第五》

      从暑湿之气谈起,联想到脾气和疟病

      《黄帝内经》第三十五篇专门论述疟病,难以想象在至少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的医学体系对此类病的全面了解,即使在今日的医学发达程度,对疟疾的了解还停留在很肤浅的阶段,所以,中国人拿相关的诺贝尔奖,是实至名归的,如果换成外国人来拿此类奖项,简直就是全世界光着屁股逛街的雄伟名场面。

      篇幅有限,留着以后有空专门写这个方向的分享文章。

      今天就漫谈这么多。

      END

      关于疟疾,《黄帝内经》中有多个篇章提及,并给出了不同的观点和解释。以下是根据您提供的信息,对《黄帝内经》中关于疟病发作的观点进行的归纳和整理:

      1. 疟疾与四时气候的关系

        • 根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如果在夏天没有遵循养长之道,逆之则会在秋天发生痎疟。这强调了疟疾与四时气候变化之间的关联。

      2. 疟疾的成因

        •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中提到,如果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闭塞,就会发为风疟。这指出了风疟的一种可能成因,即体内湿气未尽、身体虚弱时受到风邪侵袭。

      3. 疟疾与风向的关系

        •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中提到,秋天容易病风疟。同时,该篇也强调了不同季节的风向与疾病的关系,虽然未直接说明风向与疟疾的直接联系,但暗示了外界环境因素对疟疾发病的影响。

      4. 疟疾的季节性发作

        • 《阴阳应象论篇第五》明确指出:“夏伤于暑,秋必痎疟”。这说明在夏天如果受到暑热的伤害,到秋天就容易发作疟疾。这进一步强调了疟疾与季节变化的密切关系。

      此外,《黄帝内经》中还有专门的篇章《疟论第三十五》详细论述了疟疾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症状等。该篇提到疟疾是由于感受风邪或暑邪所引起,其发作有固定的时间规律。同时,根据不同症状将疟疾分为不同类型,如寒疟、温疟和瘅疟等。这些不同类型的疟疾在症状和治疗上也有所不同。

      综上所述,《黄帝内经》中关于疟疾的观点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其成因、与四时气候的关系、季节性发作以及不同类型的症状和治疗等。这些观点为后世对疟疾的认识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摘录{中医关于病机的论述,概述}项目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任务
    • 到底部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