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谷雨节气,我们谈点不一样的。
学以致用,用吸收消化的传统知识,反哺日常应用。
天灾,犹可饶;人祸,不可恕。
守恒达变,无常乃常,异常的气候,谷雨节气的可能性预期
华夏中医人 谦和既济Loon他DC 2022-04-21
谷雨节气常识: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第6个节气,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辰;太阳黄经为30°;于每年公历4月19日—21日交节。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此时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正所谓“春雨贵如油”。
降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谷雨与雨水、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谷雨时节,在中国南方地区,往往开始明显多雨,而特别是华南,一旦冷空气与暖湿空气交汇,往往形成较长时间的降雨天气。
秦岭—淮河是南方春雨和北方春旱区之间的过渡地区,从秦岭-淮河附近向北,春雨急剧减少。
由于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谷雨节气后是神经痛的发病期。同时天气转温,室外活动增加。在饮食上应减少高蛋白质、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谷雨|一“谷”作气,迎接更多美好!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2022年的六步气分别是:
按照五运六气,一年六节分段理论。
初之气:主气为厥阴风木,客气为少阴君火,从大寒到惊蛰,既从1月20日到3月19日;
二之气:主气为少阴君火,客气为太阴湿土,从春分到立夏,即从3月20日到5月20日;
三之气:主气为少阳相火,客气为少阳相火,从小满到大暑,即从5月21日到7月22日;
四之气:主气为太阴湿土,客气为阳明燥金,从大暑到白露,即从7月23日到9月22日;
五之气:主气为阳明燥金,客气为太阳寒水,从秋分到立冬,即从9月23日到11月21日;
终之气:主气为太阳寒水,客气为厥阴风木,从小雪到小寒,即从11月22日到2023年1月19日。
六步气特征值
初之气,地气迁,风胜乃摇,寒乃去,候乃大温,草木早荣。寒来不杀,温病乃起,其病气怫于上,血溢目赤,咳逆头痛、血崩、胁满、肤腠中疮。
二之气,火反郁,白埃四起,云趋雨府,风不胜湿,雨乃零,民乃康。其病热郁于上,咳逆呕吐,疮发于中,胸嗌不利,头痛身热,昏愦脓疮。
三之气,天政布,炎暑至,少阳临上,雨乃涯。民病热中,聋瞑、血溢、脓疮、咳、呕、鼽、衄、渴、嚏欠、喉痹、目赤、善暴死。
四之气,凉乃至,炎暑间化,白露降。民气和平,其病满,身重。
五之气,阳乃去,寒乃来,雨乃降,气门乃闭,刚木早凋。民避寒邪,君子周密。
终之气,地气正,风乃至,万物反生,雾雾以行,其病关闭不禁,心痛,阳气不藏而咳。
守恒达变,无常乃常
谷雨节气是二之气阶段的第三个节气。
说了这么多铺垫,很多规律其实是普遍规律。
但是,我们现在所处是什么样的一个大时代背景呢?
新冠疫情流传将近三年,现在国内的疫情还有些反弹之势,暴露出来一些问题。
这样天灾人祸的大历史背景,气候必然也是反常的。
春季以来,虽然偶有下雨,整体降雨量还是不够的。
整体而言,对刚刚过去的清明节气而言,降雨量是不够的。
那么这些降雨量会被压缩,压缩到会突发暴雨,这是比较令人担心的,也是需要提前做好防备的。
及时的提醒
谷雨就是要下雨才是应时节的气候现象。
古话说:谷雨无雨,蓑衣挂起,接下来的气候会持续干旱,而这种干旱将和突发暴雨交错呈现,这种异常气候也合乎现在的世界社会动态,所谓天人合一,就是如此。
文章,在谷雨节气的第二天才写好,发出来,也不要紧。
只要能够及时的提出警示,把知识体系学以致用,理论知识能够指导实际生产应用,才是好知识。
不耽误,就是及时。
接下来,那些沿海的,江河沿岸地区,往年有水灾,有暴雨山体滑坡的地区,是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的。
人们在抗击新冠疫情,同时对自然界的其他可能的灾害,也是不能掉以轻心的。
今天就分享这么多吧。
END
来源:谦和既济LoontaDC
整理:华夏中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