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铁杆中医 铁杆中医 关注:2 内容:15

    一个好的中医,就是一座全科医院!而且还是可以随时搬动的医院!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当前位置: 华夏中医人 > 铁杆中医 > 正文
    • 铁杆中医
    • 一个好的中医,就是一座全科医院!而且还是可以随时搬动的医院!

      华夏中医人   Loonta DC  2021-03-18

      导读:

      参照西法的中医分科,是对中医活生生的割裂和肢解。真正的好中医,一定是从整体上把握人体,从全身上下表里辨察病情。

      一位好中医,一定是位全科大夫。

      谦和既济认为,中医也是可以分科的,但是要有自己的特点,结合中医治疗系统的实际情况,不能盲目的参考西医的分科体系。

      能合能分,既是天人合一,人体是一个整体的理论,又可以精准的分别科目,合乎现代化分工的生产特征。

      一个好的中医,就是一座全科医院!而且还是可以随时搬动的医院!

      有一位病人牙疼,去口腔科拔牙,因为医生手抖了一下,拔出的牙没夹稳,掉进喉咙。医生嘱咐病人赶紧去耳鼻喉科。病人跑得有点急,到了喉科,一检查,牙齿已经下滑到胃了。

      病人又跑到肠胃科,一番胃镜检查,掉落的牙已经没在胃里了……最后,病人扒了裤子在肛肠科翘起了屁股,肛肠科医生扳开一检查,惊呼:天啊,您怎么在肛门长了一颗牙?请赶紧去口腔科拔牙!

      这当然只是一则笑话。

      但是或多或少能折射医疗分科的一些现实弊端。很多病人去医院就诊,常常都不知道该挂什么科。而对于中医而言,现在从院校教育开始,就分成中医、中药、针灸、推拿等。

      其中,中医临床又细分为儿科、妇科、内科、外科等等,甚至分得更细。在中医医院、国医堂的专家栏上,往往这样注明:某某教授擅长肝病,某某专家专攻妇科,某某是温病学专家擅长热病……

      虽然近年来“中医在民间”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很多民间中医也不过是“一招治天下”。比如靠一两个秘方,就打出专治皮肤顽疾,专治头痛,专治妇科肌瘤……这样的路子,是否是真正的中医思维?

      一个好的中医,就是一座全科医院!而且还是可以随时搬动的医院!

      1

      中医分科的弊端

      中医临床按西医那种内、外、妇、幼、皮肤等各科是否合适?

      设皮肤科吗?

      疮疡的根源很多属内科。比如鹅口疮,有时病因竟是肠痈,也就是肠子长疮。光在皮肤表面抹膏药,抹一辈子也不会好。胡希恕先生就有医案:薏仁附子败酱散,内治去肠痈,肌表的鹅口疮自然好了。

      设精神科吗?

      对于精神病,西药反正就着眼于大脑,一律用安定、氯氮平等等中枢神经抑制药。经方中医可不是这么干。所谓的“精神病”,根源常在大脑之外。比如抵当汤(丸)证,治因小腹瘀血导致的“精神病”

      “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鞭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

      设肿瘤科吗?

      中医治疗癌症,并不只是用用半边莲、蛇舌草等所谓的抗癌药物那么简单。当然,也不该复杂到谈癌色变无从下手。

      对于学通《伤寒杂病论》的大夫来说,治癌症与治感冒,在方法论上无本质区别。比如用大柴胡汤治直肠癌,用柴胡剂、用茵陈五苓散合建中方剂治肝硬化。

      设中医美容科吗?

      不精研内科及湿水瘀等杂症,祛斑、美颜、减肥能有效?有效也是暂时的。设不孕专科?

      整个人体运行不恢复,宫寒不温暖,瘀血不逐除,淋漓不尽不解决,肌瘤不消除,肝郁痞塞不打通,气血不恢复,如何得孕……就不一一举例了。

      2

      中医分科的由来

      中医分科,其实也就这几十年的事。历代名医,如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都不是只治疗某一类疾病的专科大夫。仲景的《伤寒论杂病论》、孙思邈的《千金方》几乎无所不治。

      自古以来,中医也通常是医药不分家的,自己开方,自己备药,名医通常都是精通药学的,典型的如写出中药著作《本草纲目》的李时珍,也有医书《奇经八脉考》和《频湖脉学》传世。

      清代名医汪昂,也写有经典药书《本草备要》。同时,古时候大夫诊治时,针灸和方剂常常相互为用。

      就在民国时期,中医也没分科的。民国的中医师大多是以私人诊所的形式行医的。我们熟知的中医大家胡希恕、祝味菊、郓铁樵、曹颖甫等等,当年都是开过私人诊所的。传统的中医培养基本上是通过师徒相授。

      那么,中医的整体性为什么反倒被打破了呢?

      这是因为1949年以后,国内缺医少药严重,政府大力发展中医,更准确的说是大力发展中西结合。可传统的中医培养方式周期太长,显然不能解燃眉之急。于是,先后成立多所中医学院,并参照西医教育模式,分设学科。

      这样,就将本为一体的中医、中药分开,并将中医临床按各科进行细分。这样,在大家的观念里,中医和西医一样,也是严格分科的。甚至去中医院就诊时,也自觉地挂皮肤科、外科、内科……

      大家都知道中医强调治病治本。可是,当医生习惯了分科的模式,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把疾病也分科。这无疑造成了一种局限性思维,容易变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标思路。

      而很多时候,不同的疾病,不同的症状,其实原因只有一个。

      比如说体内的水湿,往头走可以晕眩,如苓桂术甘证的“起则头眩,身为振振摇”,又如真武汤证的“振振欲僻地”;水湿(水饮)渗滞上焦可能咳嗽,如小青龙汤证;湿阻心下,可能呕逆,可能不欲食;水走肠间,可能会溏泄,可能小便不利。

      水滞下焦,可能会脚肿,可能引发西医说的泌尿系疾病,如五苓散证、猪苓汤证;水湿入了经络骨节可以导致关节冷痛,也就是常说的风湿;水湿充斥肌肉,会身重;水湿走皮间会肿胀,也可能长湿疹等皮病;水湿还可以引发失眠……

      也就是说,同一个本——水湿,可以引发不同的标,同一个原因导致不同疾病,引发各种症状,牵涉到各科。

      所以,真正的好中医,一定是从整体上把握人体,从全身上下表里辨察病情。不能分科,也分不了科。否则,与盲人摸象何异?而能整体上把握人体运行大秩序的,自然也是一位全科大夫了。

      一个好的中医,就是一座全科医院!而且还是可以随时搬动的医院!

      3

      学中医就要样样精通吗?

      当然对于一个好中医各种中医知识样样精通那固然是最好。而对于初学者能够掌握好一种诊断方法也是很有用的。毕竟中医学习需要循序渐进。

      我们以舌诊为例。很多疾病看似突然,其实在疾病到来之前,我们的五脏六腑就会有变化,并且反映在舌头上,掌握舌诊知识,关键时刻也是能救命。

      一位妈妈遇到孩子发烧、咳嗽,喝了姜汤结果不好用。后来我一看孩子的舌头,这根本就是积食了嘛,一问果不其然,刚吃过自助餐。食积化热,上蒸到肺部,所以才发烧咳嗽的。

      她不会判断、不懂判断,用错误的方法,结果延误了孩子病情。

      所以,治病不能只看表面现象,得找到现象背后的原因。

      对于没有任何基础的人来说,舌诊是最好学、最容易掌握、最好用的判断疾病的方法。对于医生来说,舌诊也是快速判断疾病的利器。

      学习中医,先精通一个方面很重要,其它的也就可以融会贯通!

      · END ·

      来源:谦和既济

      整理:华夏中医人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任务
    • 到底部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