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心得常识 心得常识 关注:7 内容:149

    黄煌老师、刘英锋教授,授课心得笔记部分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当前位置: 华夏中医人 > 心得常识 > 正文
    • 心得常识
    • 黄煌老师基于汉方方证,发展了“方—病—人”模式。

      刘英锋老师基于姚氏理法,多年来致力于汇通寒温,统一辨证的研究。一者方证,一者理法,并非互相对立,而是肯定和赞许对方的研究成果,并且认真聆听了彼此的讲座内容。刘英锋老师直言和黄煌老师是莫逆之交,赞许方证的重要性和数十年致力于经方的推广和普及后,再提出另一个层面的解读。刘老师的开场发言令人深思,中医的交流需要如此雅量,大家之间总是惺惺相惜,这才是君子之交。

      本文为黄煌老师、刘英锋教授,授课心得笔记部分,款冬医花记录分享。

      云南游学小记(贰)

      款冬医花 款冬医花 2022-10-03 16:57 发表于江西

      刘英锋教授此次的授课题目是《乌梅丸类方的临床活用与厥阴主风病机》,在正式开讲之前,夫子说了这么一段话,笔者听了之后,真是由衷的钦佩,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黄煌老师、刘英锋教授,授课心得笔记部分

      “各位中医同仁,大家上午好!前面黄煌老师的精彩讲座,我在下面听得也是情绪沸腾!我跟黄煌老师是莫逆之交,早在2004年,国家开展“名老中医成长之路”的课题研究,希望能总结名老中医的成才经验,我是国家课题组单位的负责人,当时就去调研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名医,既然是有代表性的,那就不能只找学校的。当时南京是我们的调研重点之一,选的一位是现在的国医大师周仲瑛先生,另一位就选了黄煌老师。因为黄煌老师当时的民间中医做得特别好,我觉得民间中医也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跟黄煌老师就聊得比较投机,后来在学术会议上也经常见面。

      立足于中医的传承!这是我们两个人的共同点。而中医的传承一定要落实到基层和实用,所以,黄煌老师和我就各自做了不同的事情。我在江西南昌,承蒙姚荷生老先生的指点,做辨证论治的系统研究,进行着“井冈山革命斗争”;黄煌老师就到基层去推广经典方证,做“农村包围城市”的筹划。

      我觉得他的这个思路非常有道理,中医是来自于民间,来自于基层,来自于实践。如果不落实到实践,理论说得再天花乱坠,那也是无法长远的。因为中医的东西不是一下就能说清楚的,要想说得很清楚,不是那么容易的,科研搞了这么多年,说清楚了多少东西?但是,实践的有效性却摆在那里。

      我觉得黄煌老师的“农村包围城市”这个做得很好,而我这个“井冈山革命斗争”做得就不像黄煌老师那么大,我们两个互为补充。

      以方证切入,讲事实是第一位的,事实讲清楚了再来讲道理。而我们现在中医教育是事实没摆清楚,道理在那玄想,道理脱离了事实。黄煌老师其实也是讲道理的,只是他不把道理说得那么复杂、那么细碎,像方证后面的加减肯定是有道理的。其次,要讲中医的科学化就要讲逻辑,但是,逻辑务必务实存在,不能只有逻辑没有形象,毕竟中医的产生是形象在前,逻辑在后,如果把形象都抛掉了,逻辑还是逻辑吗?所以,中医现在很重要的任务是抓简抓要,抓住能用的,这更为迫切。

      我跟黄煌老师讲得是略有不同,他左手我右手。他讲方证,我觉得方证之间还是要有理法的衔接。方证是基础,方证可以应对许多常见病、多发病,甚至一部分疑难病,但如果碰到疑难复杂性疾病,怎么办?经方很有用,那是不是所有疾病都适用于经方呢?这肯定是有限的!你一定会看到有些证超出了经方的适用范围,否则就没有叶天士的发展,没有犀角地黄汤的产生。

      对于新的问题,就要有新的创造。前提是要把原来的东西搞懂,从里面找出规律,然后加以拓展延伸,除了经典对于方证的认知,还可以根据机理,进行延展的发现。经典上没讲的,我也可以用,这方面姚荷生老先生做得比较好。还有,碰到复杂问题,可能哪个方都不太适合,甚至合方也是有限的,那就必须改制化裁。

      所以,我们在方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就要找到理法的衔接,因此,我这里介绍的是从“证-理-法-方”这样一个思路,选了一个比较重要的经方,乌梅丸。乌梅丸可能很多医生用得也有经验,但如果理解起来,还是难!它比黄连汤难,比半夏泻心汤难。

      这节课,就以乌梅丸为例,让我们在方证的基础上,再去进行理法的思考,使我们的方证得到深化和拓展。这里乌梅类方的临床活用,就是基础方所延伸出的类方。要达到临床活用,一个是在于多临床,靠经验的积累;一个就是有限病例,通过理论的提升,举一反三,来拓展临床活用的提升。”

      黄煌老师、刘英锋教授,授课心得笔记部分

      又一次见识了夫子的人情练达,这说话也太有水平了。

      夫子没有把方证派放在对立面,而是肯定并赞许了黄煌老师对中医传承的贡献,其所做的基层推广、抓简抓要、形象描述,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当然,也顺势点出“唯方证论”的不足之处,若能在方证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理法的衔接,不仅能在临床上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又能为理论与临床的互为助益做出提高。最后,夫子从经方乌梅丸切入,以“乌梅类方的临床活用”为例,看乌梅丸蕴含的道理所在,以及“证-理-法-方”之间的完美衔接。

      至于具体的授课内容,信息量太大,再开一篇吧,下回见~

      本源:款冬医花 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PI0MIb20rOUEbXCj4549Q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任务
    • 到底部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