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中医聚友 中医聚友 关注:12 内容:70

    开一个民间中医与院校中医交流的窗口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当前位置: 华夏中医人 > 中医聚友 > 正文
    • 中医聚友
    • 开一个民间中医与院校中医交流的窗口

      不老的咸鱼 歧路漫 2022-09-15 10:45 发表于北京

      开一个民间中医与院校中医交流的窗口

      首先个人要承认一点,一开始真的没有什么“关注中医传承与发展”这样的远大志向,单纯只是想让自己这样的普通中医学子能有一个看到更多可能性的机会。

      说得直白一点,我是在自救,而不是在试图影响他人。

      我关注的更多是普通中医学子的发展道路,可能也兼顾了一部分中医学子如何掌握核心竞争力(医术)的问题。

      可能在这方面与一些关心中医传承的民间中医前辈的期盼不谋而合,于是得到了很多前辈的关注和支持。

      非常感谢这些民间前辈的帮助和指导,使我的视野得到极大的扩展,同时也听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相信会像某位前辈说的那样

      “要是听得进去,你可以少走10年弯路。”

      为了避免引战,自己从一开始就定下这个公众号的三条基本原则:不写医案,不谈医理,不论医家。

      不写医案,是因为自己没有临床经验,写出来肯定是错漏百出;

      不谈医理,是因为自己读书少见识短,说了只会贻笑大方;

      不论医家,则是自己只在北中医呆了几年,对于中医的认识极为表浅,实在不敢乱说什么。

      包括自己在昨天的文章《我夸民间中医的文章被学院老师转到了班群》里面夸赞王老师,也主要是称赞王老师的医德高尚,医术能得到患者认可,而不敢夸口王老师的医术一定是我所认识的人里面最好的。

      毕竟北中医里面还是有很多名家,只是我水平有限,等级不够,接触不到而已。

      言归正传,聊回主题。

      (一)窗口

      有一个我很喜欢的公众号,名字叫“中西医之桥”。

      听名字就知道是试图搭建一座中医与西医的沟通之桥。

      那为什么我的文章标题要叫“开一个窗口”,而不是“搭一座桥梁”呢?

      一方面当然是有自知之明。自己能力有限,只能开一扇小窗,建一座桥就真的不用想了。

      另一方面也是,窗口是可以保持距离的,是可以看见对方但又不用一定要距离特别近,毫无屏障的。而如果在桥上不期而遇,有时可能会互不相让,就会为了过桥而起争执。

      而最重要的一点,窗口是可以关上的。桥梁也可以封,但是难度比较大。

      个人还是觉得,要以安全性为上。

      小步快走,渐进式开放最好。

      如果真的出了什么意料之外的情况,要撤回来也比较好收场。

      说了这么多,是不是显得我对民间中医仍然抱有提防之心呢?

      对。

      民间中医群体鱼龙混杂,各种各样的人物都有。

      甚至不用我说什么,就有一些民间中医前辈告诉我务必要小心。

      不要因为一个中医号称自己来自民间,就贴上任何的标签,戴上任何的有色眼镜。也不要就自动赋予一些想象中的光环。

      不是每一个号称自己是民间中医的,都是真中医。

      个人感觉在学院或者社会上,对于民间中医有两种不够理性的看法。

      一种当然就是极端的排斥,认为民间中医就是上不得台面的土郎中。

      面对这些人当然没什么好说的,是那些人自己的损失。失去了许多治疗疾病的中国方案,其中不少方案是经历了几千年验证的。

      一叶障目而已。

      另一种就是毫无条件的信任和追捧,认为民间中医才是真正的医生。这些群体多半都是被现代医院和体制内中医狠狠伤害过的。

      当然也有很多是遇到了很好的民间中医,于是相信的是具体的人。

      个人也只是希望真正的民间中医能够多一些,造福更多百姓;同时那些伪中医和中医骗子能被发现的早一些,使患者们能少受一些损失。

      个人觉得,民间中医群体面对各种污名化时,一定要认清一个重要的事实。

      很多自称民间中医的,并不是真中医。

      千万不要为中医骗子和伪中医辩解,那是在抹黑整个中医行业。

      民间中医,有着像野草一样顽强的生命力,也像茵茵绿草一般默默守护着脚下的土地。

      但是也总有几株毒草会混进来。

      开一个窗口,也是为了给大家一些时间。

      是毒草总会露出异状,是本草则必有芬芳。

      (二)对话

      个人感觉,在学院里面的学生甚至老师对民间中医充满好奇和期待的同时,民间中医中也有很多人对于学院的老师充满好奇。

      虽然在我写的《用民间中医的活力洗去学院内的颓丧》中,写到了民间中医对于当前院校内中医教师的一些吐槽,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很多民间中医也同样钦佩院校内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

      甚至有一位独立出诊的前辈还说,北中医里面的很多老师论水平其实也是顶尖的,只是被太多的琐事牵扯了精力。

      这个就不得不感慨一下某位老师了。

      成名前一个病人看20分钟,疗效广受好评。

      结果上了一次电视节目,名气暴涨。

      患者翻倍,而这时再给患者看病,一个患者只能得到5分钟了。

      然后就被患者吐槽

      “感觉和其他医院的专家没什么区别嘛。”

      当时就和别人感慨,这或许也就是体制内医生的无奈吧。

      理想是多快好省,然而现实是众口难调。

      反倒是另外一个老师,虽然人在体制内,但是可以搞VIP号,一次一个号一千,给人一个小时详细聊天。

      这样做医生是最开心的,跟每个患者都能做朋友——肯出一千块挂你号的,必然不会是来找你抬杠的。

      同时一个小时里面和别人详细的交流饮食起居,居住环境,家族史等,医生可以更从容更全面的收集信息并辨证论治,还可以制定专门的诊疗调理全套方案,真正体现中医的精准优势。

      不过这种贵族医学一般的出诊形式,注定是不能大规模推广的。基本国情不允许这样。

      当然,本公众号不负责任何导诊服务,也请读者不要跑来联系作者求帮忙挂号。关于这两位老师的具体信息也请不要来咨询。

      而对话的方面则是一个体制内外都要面对的问题

      如何更好的传承下去?

      正如某位前辈所讲,民间和院校都不可偏废。

      如何更好的取长补短,宏观视角自然有专家学者,行业前辈去建言献策。

      而落回具体个人,由院校提供资源和认证,再向民间寻求一些真正的属于中医的内容,内外兼修,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既不要成为高学历混子中医,也不要搞得最后只能无证行医。

      有位记者前辈联系我,提出一个设想

      希望能邀请一位学院内的教师,与一位民间老中医对话,交流一下彼此对于中医如何实现更好传承发展的话题。

      相关的交流成果,可以刊载在报纸和其他媒介上面。

      个人水平有限,不敢保证自己能邀请到能符合这位记者前辈要求的老师,也不知道有哪位院校内的教师愿意来与民间中医前辈进行一次这样的对话。

      期待自己的读者中,有朋友能积极推荐一位这样的老师。

      我把这件这么重要的事情放在文章的结尾才说,其实也是出于一个最简单的考虑——愿意看文章看到末尾的,多半是真的对这方面感兴趣的朋友了。

      大概率也只有这样的朋友,会愿意建言献策了。

      期待这一次的对话能够顺利进行,到时能给大家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收获。

      文源:https://mp.weixin.qq.com/s/GQVGAfHJgKFs3eCvXyY4rQ

      华夏中医人也是一个不断展示华夏传统中医的窗口,一扇门,希望大家更多的了解中医,互相成就,共同成长。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任务
    • 到底部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