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本草新编 本草新编 关注:1 内容:5

    古代外来药物是如何变为中药的? ——以龙脑香的“中药化”知识建构为例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当前位置: 华夏中医人 > 本草新编 > 正文
    • 本草新编
    • 古代外来药物是如何变为中药的? ——以龙脑香的“中药化”知识建构为例

      宋歌 熊晓玲 QH岐黄网 2022-11-17 18:30 发表于广东

      来源 | 《中华医史》

      作者 | 宋歌 熊晓玲

      编辑 | 郝鸣昭

      编者按:

      中医药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不断吸收外来药物,同时也吸收外来文化,融汇外来知识。龙脑香是典型的外来药物,中古时期在阿拉伯医药中广泛应用。传入我国后,经历了“中药化”的知识形成与积累过程。中国医家和药物学家在吸收龙脑香相关域外知识的过程中,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双向互动,对龙脑香进行“中药化”的知识建构,将这种外来药物“以文化之”,融入了中医药体系中。龙脑香可为外来药物的“中药化”提供历史镜鉴,也为探索历史上中药知识的建构模式提供思路。

      ——改编自《中华医史杂志》2020年第6期《外来药物龙脑香的“中药化”知识建构探析》”一文。

      古代外来药物是如何变为中药的? ——以龙脑香的“中药化”知识建构为例

      中医药从来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系统,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外来药物不断输入中国,应用于本土的医疗实践。在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中,载入中国本草著作,转化为中药知识的一部分,即所谓“中药化”。这种知识建构现象是中医药对外来药物“以文化之”的具体表现。考察其建构过程,可以反映中医药如何吸收融合外来药物。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揭示中药知识建构的方式方法,体现中医药的思维模式和文化特点。

      龙脑香为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树(Dryobalanops aromatic Gaertn.f.)的树脂加工品,又名冰片、瑞脑、脑子,梅花脑子,梅花片脑等。主产于东南亚、南亚热带雨林之中,至迟于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在中医内科、外科、五官科疾病的医疗实践中长期广泛应用,是典型的外来药物。它在唐代列入本草著作,不断应用总结至今,仍是常用的中药材。在我们熟知的安宫牛黄丸、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珍珠明目液、马应龙痔疮膏等成药中,龙脑香都是主要成份(当然目前多用人工合成品了)。这样一个外来药物是如何转变为我们常用的中药呢?

      古代外来药物是如何变为中药的? ——以龙脑香的“中药化”知识建构为例

      龙脑香在域外的医疗应用

      图片

      龙脑香主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阿拉伯商人是这条商路的主要贸易者,而香料是其输入中国的主要商品。龙脑香在香料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宋史》中就多次记载大食舶主进献龙脑香。

      阿拉伯医学传承古希腊、古罗马医学,成为中古时期西方医药学的主流。阿拉伯古医籍记载了大量龙脑香相关知识,包括其产地、采收、等次、药性、功效主治、禁忌、贮藏等内容,体现了中古西方医药学对于龙脑香的认识。如9世纪旅行家伊本•库达特拔所著《道里群国志》载:“该国(阇婆格djawaga,即三佛齐,东南亚古国)出产高大樟木,一棵树荫可供上百人乘凉。为了得到樟脑(实为龙脑,汉译阿拉伯典籍往往将龙脑误译为樟脑,这一问题在韩槐准、吕源等人的文章中已有明确辨析,下同),人们爬到树梢,切开一口,大量的樟脑汁便从切口中流出,足以装满几罐,然后在树干中部再开一切口,樟脑块从中流出,此乃树胶,存在于树干之中。”这种采收方法与我国古籍《酉阳杂俎》“瘦者出龙脑香,其香在木心中。波斯断其木剪取之。肥者出婆律膏,其膏于木端流出,斫木作坎而承之。”记载颇为类似。

      13世纪药物学家伊本•巴伊塔尔《药草志》将阿拉伯医学关于龙脑香的知识进行了汇总。如阿维森纳曾记载龙脑香根据产地和档次有多种品种:有班卒儿龙脑、里雅赫龙脑、阿扎德龙脑、阿斯法拉克龙脑、阿兹拉克龙脑等,阿兹拉克龙脑杂有木的成分,是木材升华而成的。

      在药性方面,阿拉伯医家普遍认为龙脑香性寒凉。伊斯哈克•伊本•伊姆朗定其“性凉,干三度,适合于热性病人”,拉齐和阿维森纳同样认为龙脑香性寒。拉齐还认为龙脑香具有渗透性,适合治头痛和头部炎症。伊斯哈克•伊本•伊姆朗则认为班卒儿龙脑渗透性最强。这种认识与中医认为其升散开窍很相似。

      龙脑香的功效主治方面,阿拉伯医家主要有如下共识:①止头痛。伊斯哈克•伊本•伊姆朗认为其能清脑热,止胆汁性头痛。②治眼病。《试验之谈》称无论如何使用龙脑,均能抵消因内热而引起的各种眼病。③止血。伊斯哈克•伊本•伊姆朗称其能止各种出血。马西赫提到将龙脑香和青海枣汁一起放入鼻内,可止鼻出血。④各种炎症。巴士里说龙脑香适用于急性炎症情况下的内热病人。阿拉伯医学对于龙脑香功效的这些认识与中医古籍的记载也多有类似之处。同时,阿拉伯医学也认为过量内服龙脑香,会造成寒病,引起便秘、性欲减退、失眠等问题。

      在药物的配伍方面,阿拉伯古籍《滋补药物志》记载“人们通常是用麝香和琥珀调节龙脑之寒性”。而龙脑香配麝香、琥珀是中医药常用的配伍,在至宝丹、瓜子眼药等成药中可见。龙脑香的贮藏方法很特殊,阿拉伯古籍《阿克巴尔纪要》记载把龙脑同几粒大麦、胡椒或苏赫•达纳赫(一种红色的药粒)一起保存,就可以减少龙脑的挥发。这与我国《唐本草》“云合糯(粳)米炭、相思子贮之则不耗。”的贮藏方法颇为相似。

      此外,还应关注阿拉伯医学对于樟脑水(即龙脑油、婆律膏,龙脑香树流出的液体树脂)的认识与龙脑香截然不同,伊本•布特朗《身体之调养》记载樟脑水为热性,干三度。适合于寒性疾病,主要用于驱散臭气。

      关于龙脑香认知的相似性,提示古代阿拉伯与中国在龙脑香的贸易之中,存在着知识的交流。考虑到龙脑香作为商品流动主要由阿拉伯商人输入中国,阿拉伯相关知识对于中医药的影响不容忽视。

      图片

      龙脑香的传入与早期应用

      图片

      龙脑香传入中国历史悠久,最早的文献见于《梁书·狼牙修国传》:“在南海中,其界东西三十日行,南北二十日行,去广州二万四千里。……偏多裸沉婆律香等。”所载的婆律香即为龙脑香,婆律即现今东南亚加里曼丹岛。除婆律外,还有诸多的东南亚岛屿出产龙脑香。《海药本草》记载唐太宗时,西海律国贡龙脑香。《南海药谱》中载“龙脑香,本出佛誓国”。可见龙脑香在传入中国之前,已在东南亚地区广泛应用。

      在龙脑香作为一味中药载入本草著作之前,已在中国应用于临床。如《名医别录》记载:“妇人难产,取龙脑研末少许,以新汲水调服,立瘥”。长期的医疗实践推动了龙脑香的功效总结,为其“中药化”奠定了基础。

      图片

      龙脑香进入《唐本草》

      古代外来药物是如何变为中药的? ——以龙脑香的“中药化”知识建构为例

      在前期临床应用的基础上,自《唐本草》始,龙脑香作为一味独立的中药载入了本草著作。《唐本草》记载“龙脑香及膏香,味辛、苦,微寒,一云温,平,无毒。主心腹邪气,风湿积聚,明目,去目赤肤翳。出婆律国……膏主耳聋。”在药性、功效主治等方面对龙脑香药物知识进行了首次总结。标志着龙脑香“中药化”的初步完成。同样成书于唐代的《酉阳杂俎》、《南海药谱》等古籍对龙脑香药物知识也有记载。

      药物性味的确定是中药化的标志之一。关于龙脑香药味的认识一方面源于早期医家的口尝身受,对药物真实味道的反映。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侧面反映了早期药物知识形成积累的过程。另一方面是结合药物功效,对药物作用进行高度概括。辛“能散能行”,具有发散、行气、活血之功。苦“能泻、能燥、能坚”,具有清热泻火,泄降气逆,通利大便、燥湿、泻火存阴之效。《唐本草》载龙脑香:“主心腹邪气,风湿积聚,去目赤肤翳。”可见其有发散行气,清热泻火之功,故《唐本草》赋予其辛苦之性。

      从唐代开始,关于龙脑香的寒热药性一直众说纷纭,争议不断。1、微寒。首先,这种微寒的认识很可能是受到域外医学的影响,中古阿拉伯医药认为其性寒凉,干三度,可治多种热性疾病。其次,中国本土医学认为其性辛苦,有去目赤肤翳之效。从可治热性疾病推测其性寒。且龙脑香入口的清凉感,也可造成性微寒的认识。2、温。温性也有可能受到域外医学的影响。阿拉伯医学中龙脑香性寒而龙脑油性热。《南海药谱》记载:“龙脑油,性温,味苦。本出佛誓国。此油从树所取,摩一切风”。且由于龙脑香味辛,具有发散之性,辛药多温。基于此可能产生性温说。3、平。这可能是在理论上试图调和上述两种矛盾认识的结果。一味中药有三种不同的药性,这种情况是比较罕见的。但是关于其毒性的认识却较为一致,几乎所有医家认为其无毒。

      中药性味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通过不断的临床考察,不同味道的药物作用于人体,产生不同的反应,获得不同的疗效,从而归纳出四气五味等药性。无论龙脑香的药性存在多大的争议,其药性理论应是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而来,并在实践中优化改进,其中域外知识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主治功能的确定是中药化的又一个标志。《唐本草》载龙脑香:“主心腹邪气,风湿积聚”,功效与前面所提到的药性相辅相成。“主心腹邪气,风湿积聚”体现了味辛苦;而味辛苦,更能指导“主心腹邪气,风湿积聚”的临床实践。“主心腹邪气,风湿积聚”与后世开窍散郁止痛的说法一脉相承,为后世医家对其功效的总结奠定了基础。另《唐本草》载:“去目赤肤翳”,此认识可能与域外医学有关,在域外龙脑香广泛应用于眼部疾病。龙脑香治疗眼部疾患的功效认识一定程度源于域外医学,但本土的医疗经验也会起到重要作用。眼为九窍之一,既然中医药认为龙脑香药性辛而能开,苦而能清,故也会倾向应用于眼部疾患。

      应该看到,龙脑香的“中药化”绝不是简单引入域外医学的知识,更可能的是参考吸收了域外相关医药知识,在本土临床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运用中医药理论思维,将新的药物纳入中药体系,载入本草著作,完成了初步的“中药化”,进而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开展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深入积累相关经验与认知。这是一个中医药文化背景下“以文化之”的过程。

      图片

      龙脑香中药知识的积累

      图片

      唐以后,龙脑香知识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积累。在五味上,辛苦之性达成共识,得以传承。特别是味辛,得到普遍认可。在四气上,其寒热矛盾争论进一步持续。性寒、性温、性平均有发挥,论述更加丰富。

      性寒说一方面受到域外医学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临床功效的启发。临床医疗实践中,龙脑香味苦,多疗热性疾病,有清热止痛之功。李时珍《本草纲目》言龙脑香有:“疗喉痹脑痛,鼻瘜齿痛,伤寒舌出,小儿痘陷,通诸窍,散郁火”之功。是对龙脑香性寒说的肯定,是其清热止痛之功的实证。当代的《药典》以及中医院校的《中药学》教材均延续了《本草纲目》的性寒说。

      认为龙脑香性温的医家更是层出不穷,由于在临床疗效上龙脑香味辛具有开窍、散郁之功,且认为香药多属阳,作为香中之至香的龙脑香没有属寒之理,故反对温燥药物的金元医家多认为龙脑香性温。张元素更是认为龙脑香属火,且常麝香同用,为桂、附之助,导致阳动而阴亏,故而提出在使用龙脑香时应思之慎之。

      寒热两性争论明显,本草学在理论上试图调和这种矛盾。例如:郑宁《药性要略大全》“气凉性热”;张景岳《景岳全书》“阳中有阴”;汪昂《本草备要》“体热而用凉”;傅仁宇《审视瑶函》“寒热兼有,阴中之阳,味凉而性热”均是试图调和这种矛盾。

      金元时期,医家不断创新,成果丰硕。归经和升降浮沉的药性理论形成,关于龙脑香的认知也吸收了相关知识,日臻完善。归经指药物的作用部位,说明药物疗效作用范围。归经理论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展而来。药物归经一方面依赖临床用药经验,另一方面根据药物的本身特性,参考形、色、气味、禀赋等因素。例如芳香开窍、味苦多入心,味辛、色白可入肺。根据药物自身性状而言,龙脑香可入心肺,但不同的医家基于自身的临床实践而有不同的看法,如李杲《医学发明》言:“龙脑入肾治骨病”;李时珍《本草纲目》则认为:“先入肺,传于心脾”;李中梓《药性解》载:“入肺、肝二经”;郭佩兰《本草汇》言:“入手太阴、足太阴经”;赵其光《本草求原》载“入肺、心、肝”。

      升降浮沉学说是金元时期又一个重要的理论总结。升降浮沉指药物作用趋向性。与药物的四气五味、配伍、炮制、质地密切相关。龙脑香味辛,具有发散之力,主升。多种著作中均认为龙脑香性升浮。《本草衍义》记载龙脑香有“大通利”之功,开窍发散之力;朱震亨《本草衍义补遗》:“世知其寒而通义(利),然未达其暖而轻浮飞扬”,指出龙脑香温而轻浮;缪希雍《本草经疏》:“升也,散也。性善走窜开窍,无往不达”。指出龙脑香主升,善走窜。对龙脑香的升浮之性,中医医家基本达成共识,这一点也可能受到阿拉伯医学强调龙脑香渗透性的影响。除此之外对于龙脑香毒性的认识绝大多数认为无毒。

      宋代海上香料贸易频繁,龙脑香进口量大增,《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等著作中使用龙脑香的相关方剂大量增加,可佐证龙脑香临床实践的丰富。在传承的基础上,龙脑香的临床应用逐步拓展、不断深化。

      宋代及其后龙脑香的临床实践受到《唐本草》影响很大,特别是“味辛苦”的理论认识对临床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同时,随着香料贸易发展,域外的龙脑香药物知识也会更为中医医家所了解。在这两方面作用下,中医医家对于龙脑香的临床应用进一步拓展。《本草衍义》载龙脑香“大通利,开鬲热塞”,治大人小儿风涎闭塞及暴得惊热。取龙脑辛能行能散,芳香开窍,以其通利之性治闭证,苦寒而清热。王纶《本草集要》提出龙脑香能治“喉痹下疳”。诸窍以通为用,龙脑香味辛能散,味苦能泻以治喉痹。龙脑香清热而有止痛之效,在临床实践中药用范围从内科向外科延伸,《药性要略大全》记载龙脑香可“散血散肿”。梅得春《药性会元》载:“生肌收口止痛”《本草纲目》对龙脑香治疗范围进一步延伸,如治疗“鼻中息肉、牙齿疼痛、酒皶鼻赤、梦漏口疮”。其中基本是热性疾病,取其清热之效。从“味辛苦”理论延伸出的功效认识影响至今,直到《药典》和现行教科书将其功效总结为:“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临床实践的拓展引发了对龙脑香药性的更深入的理论思考,带来了药性矛盾的争论、归经、升降沉浮等药性知识的总结。临床实践与理论思考是互相促进的关系,临床实践推动了理论思考,理论的思考总结又会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临床,深化和拓展临床应用。

      图片

      对于龙脑香“中药化”知识建构的思考

      图片

      思考总结龙脑香的“中药化”知识建构:龙脑香至迟于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中国医家根据其蕴含的物质文化和药物知识,结合本土的医疗实践,在唐代将龙脑香载入了本草,以中医药的理论思维,第一次总结了龙脑香的中药知识。这是以中医药的思维和实践,融合外来知识,将外来药物融入了中医药的典型案例。这时的龙脑香已不再是一种异域医药文化的载体,而是经过“中药化”,演变为一味中药。这味中药里面蕴含着中医药文化,承载着中医医家的临床经验和理论思考。

      龙脑香的“中药化”,指导并促进了其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宋代以降,龙脑香贸易发展,域外知识影响更加深入。同时商品化也推动了龙脑香应用的增加。临床应用经验的丰富,又推动了龙脑香药性和功效的理论思考进一步深化。《本草纲目》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集大成式的总结,其影响一直持续至今,目前《药典》和现行教科书都沿袭《本草纲目》的总结,对龙脑香的中药知识进行了规范化,形成了目前的龙脑香中药知识。

      中药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断吸收外来药物,融合外来因素,以中医药思维使之“中药化”。龙脑香是典型的外来药物,可以作为外来药物“中药化”的典型案例加以研究。龙脑香的“中药化”过程,也是丁香、密陀僧、绿盐、茴香、荜澄茄、乳香、没药、血竭、安息香等诸多外来药物的“中药化”过程的缩影。本研究的成果可尝试推广,概括外来药物“中药化”的历史过程及其发展模式。可以以史为鉴,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为积极吸收外来药物,促进医药文化交流,提供历史的镜鉴。

      同时,外来药物的中药知识形成和积累的历史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中药知识建构的模式。从龙脑香的“中药化”历程可以看出,中医药并不是简单引入域外知识,而是在自身临床实践经验和理论思维的基础上,融合吸收了域外知识相关内容,建构了相关中药知识。通过研究这一过程,可以使我们管窥中医药传承群体在面对一种新的药物资源时,是如何进行知识建构,将其融入本草体系之中,并发展应用至今的。龙脑香的知识形成中临床实践与理论思考的互动模式,可以为我们思考中药知识建构提供思路,为了解总结中药知识形成与积累模式提供了一种可能。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任务
    • 到底部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