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疫出明医,神龙见首不见尾
华夏中医人 谦济书童 2021-05-17
最近看到一个观点,觉得很赞,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中医会产生很多流派?
这里的观点是中医各种流派产生的基础和源头实际上是五运六气的变化所致。
中医流派源头
我国古代的几个重要中医流派学术理论思想,都是在传染病即大疫期间产生的。
东汉末年的大疫,产生了张仲景的学术思想;
金元之交的大疫,产生了李东垣的学术思想;
明末的辛巳大疫,产生了吴有性的学术思想;
清代中期的大疫,产生了余师愚的学术思想;
2020甲子年大疫->产生了什么学术思想呢?
2020年的大疫,本质上是开始于2019年,在2003年的时候已经较小规模的预演了一场,那个时候叫做非典。
大疫出明医
每当一个新的疫病出现,由于五运六气的原因,用老的方法治疗往往效果不好,所以历史上每次大疫都会有很多人丧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才促使很多良心医家去动脑筋解决新问题。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小冰河期,那时气温非常低,这是有详实的史料记载的,那个时候主要是寒邪伤人,所以就有了《伤寒杂病论》。
到了金元之交大疫,因为临床运用张仲景的伤寒理论和刘河间的火热理论效果都不理想,结果亡人数十万,李东垣运用五运六气理论就发现当时出现的疫病的病机不是寒也不是热而是脾胃内伤,所以他就从脾胃这个角度来治疗疫病,疫情很快就控制住了。
真希望新冠疫情也能出一个流芳百世的中医流派,全科医师漫话健康戏称为名曰“伏虎派”或者“武松派”吧。
虽然,新冠疫情在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完全结束,在2021年的二之气阶段,全世界范围都出现了大幅度的反弹,甚至可以说是又一波疫情大爆发,尤其是以印度为代表。
就算在国内,安徽,辽宁等地的局部地区出现聚集性疫情的新状况,都不能影响中国在本次疫情的亮丽表现,至今也累积了较为丰富而且有效的抗疫经验。
环环相扣和关键的一环
我们不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没有中医的参与,本次疫情是否可以控制的这样好?
因为有西方发达国家的对比,所以没有中医这一环,估计很悬。
说现代医疗制度和医学技术,这些都是从西方国家学过来的,至今都没有学完全,实践过程中采用很多中国特色的东西,这些中国特色的医疗思维方式,很多都是传统累积的医学经验和医学智慧派生出来的,也不是凭空创造的。
那么,中医参与了本次的抗疫,就等于全部是中医的功劳吗?
肯定不是,这是整体的社会协作的结果,包括行政决策和行政运作,环环相扣,缺一不可,而中医的介入也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一个组成部分而已。
中医界乃至关注未来中国医学发展的人们,的确应该更加宏观的去思考一些深刻的问题了,不能深陷在一些肤浅的争辩泥潭中,无法自拔,什么中医黑中医粉,都只是浮于表面的争论。
如果,我们大胆的去下一个结论:那就是新时期的医学大家已经出现,甚至已经介入到本次抗疫之中去了。
那么,他(她)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团体,应该是一个团体,可能性更大。
就算是张仲景的时代,也是有师承的,很有意思的一个特质,张仲景当时把坐堂行医当做副业,不是自幼学医,也不是宫廷医学院的。
张仲景的初衷,做了很多铺垫,包括对古代医学著作的了解,好把古书多读到,张仲景肯定是懂得五运六气的,其实现在的《伤寒论》只是张仲景学术体系的一个部分,类似一本工具书,现在流传下来的很多伤寒版本,都是从各角度的一种解读。
程序猿思维
上古的医学记载很多都是真的,我们现在要重新审视,比如和天文学的结合,地球上的气候规律就和太阳系的行星运行轨迹有直接的相关性,甚至可以观察更大的星象形态和运行规律进行考察。
如果用计算机汇编思路来看《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里面都是代码思维,其实《黄帝内经》都是很规范的代码语言。
现在的人看待这些古代医书,带有偏见是因为思维的局限性。
比如,1234,abcd就是代数,而甲乙丙丁,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乾坤艮兑坎离震巽,就都是封建迷信。
我们还是回到张仲景的团队来继续说事吧,张仲景要看懂医书,看懂当是的古书《汤液法》、《素问》、《灵枢》、《八十一难》、 《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书,一定要有深厚的文学功底。
张仲景的朋友圈
还要有强大的的朋友圈,比如南阳固执的老名医沈槐,比如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字仲宣),说起这个王仲宣和张仲景的交集,还是那个著名的医案,张仲景断王仲宣20年后必患脱眉之症。
从这个医案也会引发很多争论,到底能不能看到一个人20年后的疾病,提前预防到底有没有用?
矿石类药材的治疗效果,其实很多西药的原材料也是矿石。
一个人如果拥有济世之力,其所经历的苦难也不是一般人所能够忍受的,最重要的还要能够耐住寂寞,保持清净的心,若是过早成名,其成就和格局必然会受影响。
如果真的存在这样的一个人,那么我们竟然感觉不到他的存在,而他却真真实实的左右了这个世界的进程。
也许若干年之后,人们会发现这个人已经来过,留下了他的思想,却不见名字。
新的医学体系要产生,还需要很多铺垫,主要还是老百姓的接受程度,应该说这不是知识的问题,这是一个人类觉醒程度的问题。
大国的底蕴
到底要相信金钱利益,自尊心,还是百姓的安危,国家的存亡。
大家都有自己的选择和取舍,比如隔壁阿三家,正在给大家进行一个加时义务的第二课堂示范。
END
参考:
全科医师漫话健康 (2021-05-13)
隐士申子源
王仲宣(王粲)不是一般的人物,王仲宣喜欢驴叫,死了后,魏文帝(曹丕)出席他的葬礼,回头跟大家说:“王仲宣喜欢驴叫,大家可以各自学一声驴叫给他送行。”于是出席葬礼的人们都学了声驴叫。
一起来温习下文言文原文吧:
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郑光祖《王粲登楼》
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
影视形象
1994年电视剧《武圣关公》:贺琳饰演王粲。
王粲 (东汉末年文学家、官员
王粲(177年—217年2月17日 [1] ),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官员,“建安七子”之一,太尉王龚曾孙、司空王畅之孙。
王粲自少即有才名,为学者蔡邕所赏识。司徒想征辟他为黄门侍郎,王粲因为长安局势混乱,没有赴任,选择南下依附荆州牧刘表,但未受到刘表重用。 [2] 建安十三年(208年),丞相曹操南征荆州,刘表之子刘琮举州投降,王粲也归于曹操,深得曹氏父子信赖,被赐爵关内侯。建安十八年(213年),魏王国建立,王粲任侍中。建安二十二年(216年),随曹操南征孙权,于北还途中病逝,终年四十一岁。
王粲善属文,其诗赋为建安七子之冠,又与曹植并称“曹王”。著《英雄记》,《三国志》记王粲著诗、赋、论、议近60篇 [3] ,《隋书·经籍志》著录有文集十一卷。明人张溥辑有《王侍中集》。
概述内图片来源:叶雄《三国演义人物谱》
人物关系
父亲 王谦
祖父 王畅
本 名 王粲
别 名 王侍中
王仲宣 字 仲宣 所处时代东汉末年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日期 177年 逝世日期 217年2月17日 主要作品王侍中集 主要成就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 籍 贯山阳郡高平县 官 职侍中 爵 位关内侯 地 位建安七子之一 荣 誉 七子之冠冕
目录
1 人物生平
出身名门
怀才不遇
归附曹操
魏王侍中
驴鸣悼亡
2 主要影响
文学
藏书
3 历史评价
4 主要作品
5 轶事典故
过目不忘
昼侍可矣
眉毛脱落
6 人际关系
曾祖
祖父
父亲
儿子
从孙
7 后世纪念
王粲故居
仲宣楼
8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影视形象
人物生平编辑
出身名门
三国志12的王粲
三国志12的王粲
王粲出身于名门望族,他的曾祖父王龚,在汉顺帝时任太尉;祖父王畅,在汉灵帝时任司空,是当时的名士。二人都曾位列三公。王粲的父亲王谦,曾任大将军何进的长史。 [4]
初平二年(191年),汉献帝被董卓控制,西迁至长安,王粲也随同前往。当时的著名学者、左中郎将蔡邕一见到王粲,就觉得他是个奇才。当时蔡邕的才学天下闻名,受到满朝官员的敬重,蔡邕府第前经常是车马填巷,他家的客厅也常宾客满坐。一天,蔡邕听说王粲在门外求见,便急忙出迎,连鞋子穿倒了也顾不上。王粲一进门,因为他年纪小,身材又矮,满屋的人都感到很吃惊。蔡邕说:“这位是司空王公(王畅)的孙子王粲,他确实是奇才,让我自愧不如。我家里收藏的书籍文章,应该全部送给他。” [5]
怀才不遇
初平四年(193年),十七岁的王粲受司徒征辟,又被召为黄门侍郎。王粲因为长安局势混乱,没有赴任。 [2] 不久,他到荆州去投靠自己的同乡、荆州牧刘表。刘表见他状貌不扬,身体孱弱,又不拘小节,所以不太看重他。 [6]
建安三年(198年),长沙太守张羡听从桓阶建议,举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之兵背叛刘表,刘表发兵讨伐。 [7] 为了宣传这次出征,就由王粲执笔写了一篇《三辅论》,以示师出有名。其中写道:“长沙不轨,敢作乱违,我牧睹其然,乃赫尔发愤,且上征下战,去暴举顺。”申明用兵乃是为了“去暴举顺”。
建安七年(202年),在官渡之战后两年,袁绍病死,他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兄弟阋墙。刘表为了劝和,让王粲起草了《为刘荆州谏袁谭书》和《为刘荆州与袁尚书》。书中劝解袁氏兄弟毋作阋墙之斗,应当联合御侮,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甚有文彩,张溥在《王侍中集题辞》评价两文“词章纵横”。
归附曹操
建安十三年(208年),刘表病死后,王粲力劝刘表的儿子刘琮归附曹操。荆州平定后,曹操任命他为丞相掾,赐王粲爵关内侯。一次,曹操在汉水边设宴款待百官,王粲给曹操敬酒说:“当今袁绍崛起河北,倚仗兵多将广,志在夺取天下,但虽爱惜贤才却不能重用,因此那些奇士终归离他而去。刘表盘踞荆楚,从容不迫,坐观时变,自以为可以仿效周文王。那些避难到荆州来的贤士,都是海内的俊杰,可刘表却不善于任用他们,结果当国家危难之际却无人辅佐他。明公您平定冀州的时候,下车伊始就忙着整顿冀州的军队,收录当地的豪杰各尽其用,因此能称雄天下。等到平定了江、汉,又征召这一带的贤才各居其位,使天下归心,望风归附,文武并用,英雄尽力,这些都是夏、商、周三代开国国君才能做到的事情啊! [8] ”后来,王粲又被调任军谋祭酒。 [8]
魏王侍中
三国志大战3王粲形象
三国志大战3王粲形象
建安十八年(213年),魏王国建立以后,王粲与和洽、卫觊、杜袭一同被任命为侍中,王粲因博学多识,总能做到对答如流。当时旧礼仪制度废弛殆尽,需要重新制定,王粲与卫觊等负责除旧布新,制定新的典章。 [9] 据《决疑要注》记载:汉末丧乱时,玉佩断绝消失。而王粲认得旧佩,才重新作之。西晋时的玉佩,都是受法于王粲。 [10]
在曹操幕府,王粲不但受到赏识和重用,而且他同曹丕、曹植的关系也相当密切,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曹丕、曹植非常尊重王粲,他们之间经常有诗赋往还。
据《典略》记载;王粲才高,擅应机辩论。当时,钟繇、王朗等尽管都在魏王国任卿相之职,但一到朝廷奏议,都停笔措手不及。 [11]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王粲随曹操南征孙权。 [12]
驴鸣悼亡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春正月二十四日 [1] (2月17日),王粲在返回邺城途中病逝,时年四十一岁。 [13] 曹丕亲率众文士为其送葬。为了寄托对王粲的眷恋之情,曹丕对王粲的生前好友们说:“仲宣平日最爱听驴叫,让我们学一次驴叫,为他送行吧!”于是,一片驴鸣之声响起。这就是著名的驴鸣送葬。葬礼之后,曹植又作《王仲宣诔》,可见曹丕、曹植二人与王粲的交情确实非同寻常。
主要影响编辑
文学
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
在文学上,王粲与孔融、徐干、陈琳、阮瑀、应玚、刘桢并称“建安七子”。而王粲不仅名列七子,而且是其中成就较大的一个,与曹植并称“曹王”。梁朝大文学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才略》中赞誉王粲为“七子之冠冕”。同时,由于王粲的特殊经历和贡献,也使他成了中国古代幕府中的一名佼佼者。
王粲赋今存20多篇,篇帙短小,大多为骚体。最为人传诵的是作于客居荆州时期的《登楼赋》。它摒弃了汉赋铺张扬厉的传统写法,以简洁明快的语句,忧愍世道,怀念故乡,热烈冀望太平盛世的到来;对自己的坎坷遭遇,也发出了强烈的感慨。赋中写景与抒情紧密结合,是其一大艺术特色。在抒情小赋的发展过程中,这篇作品具有重要地位。王粲散文以他为刘表拟的《为刘荆州谏袁谭书》和《为刘荆州与袁尚书》比较成功。
王粲于建安十三年归顺曹操,在此之前的作品或纪汉末战乱,或写其流落荆州时的羁旅之情和壮志难酬的感慨,如《七哀诗》;归顺曹操后,主要是随曹操出征的感受,这些诗再现了汉末战乱的田园荒芜和满目疮痍,也歌颂了曹操的英明神武,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追随曹操为国效力的意愿。
同他的仕途遭遇相一致,王粲的文学活动,大体上也可以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划分的界线就是建安十三年的归附曹操。前期他主要在荆州过着流寓生活,亲历过战乱灾祸,又长期得不到施展抱负的机会,忧国忧民之情与怀才不遇之愤纠结在一道,使他的文学作品笼罩着一层悲凄愤悱的情调。
后期他在曹操幕中,一方面受到北方广大地区已经实现统一的形势的鼓舞,一方面也因担任重要官职而激发起建功立业的信心,所以他的创作基调又转变为激奋昂扬。如分别写于曹操西征关右和东征孙权的《从军诗》五首,便对曹军的征伐作了热烈歌颂,同时也表达了作者从军征战、建功立业的激昂情绪。
藏书
王粲的藏书主要得自于蔡邕所赠,相传他登门拜谒蔡邕,蔡邕“倒履迎之”,并言“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予之”。蔡邕故后,即履行了他的诺言,将其藏书数车六千余卷赠与王粲。年老时,其藏书已达万卷。 [14]
历史评价编辑
蔡邕: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 [15]
曹丕:今之文人,鲁国孔融、广陵陈琳、山阳王粲、北海徐干、陈留阮瑀、汝南应玚、东平刘桢,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自以骋骐骥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粲长于辞赋。干时有逸气,然非粲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张衡)、蔡(蔡邕)不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是。 [16]
曹植:①既有令德,材技广宜。疆记洽闻,幽赞微言。文若春华,思若泉涌。发言可咏,下笔成篇。何道不洽,何艺不闲。②昔仲宣独步於汉南,孔璋鹰扬於河朔,伟长擅名於青土,公干振藻於海隅,德琏发迹於大魏,足下高视於上京。
《典略》:粲才既高,辩论应机。钟繇、王朗等虽各为魏卿相,至于朝廷奏议,皆阁笔不能措手。
陈寿《三国志》:昔文帝、陈王以公子之尊,博好文采,同声相应,才士并出,惟粲等六人最见名目。粲特处常伯之官,兴一代之制,然其冲虚德宇,未若徐干之粹也。 [15]
王粲
王粲
谢灵运:①家本秦川,贵公子孙,遭乱流寓,自伤情多。②幽厉昔崩乱,桓灵今板荡。伊洛既燎烟,函崤没无像。整装辞秦川,秣马赴楚壤。沮漳自可美,客心非外奖。常叹诗人言,式微何由往。上宰奉皇灵,侯伯咸宗长。云骑乱汉南,纪郢皆扫荡。排雾属盛明,披云对清朗。庆泰欲重叠,公子特先赏。不谓息肩愿,一旦值明两。并载游邺京,方舟泛河广。绸缪清燕娱,寂寥梁栋响。既作长夜饮,岂顾乘日养! [17]
刘勰:①傅嘏、王粲,校练名理。 [18] ②仲宣溢才,捷而能密,文多兼善,辞少瑕累,摘其诗赋,则七子之冠冕乎! [19]
沈约:若夫平子艳发,文以情变,绝唱高踪,久无嗣响。至于建安,曹氏基命,二祖陈王,咸蓄盛藻,甫乃以情纬文,以文被质。自汉至魏,四百余年,辞人才子,文体三变。相如巧为形似之言,班固长于情理之说,子建、仲宣以气质为体,并标能擅美,独映当时。
钟嵘:其源出于李陵。发愀怆之词,文秀而质羸。在曹、刘间,别构一体。方陈思不足,比魏文有余。
萧纲:但以当世之作,历方古之才人,远则扬、马、曹、王,近则潘、陆、颜、谢,而观其遣辞用心,了不相似。
房玄龄:逮乎当涂基命,文宗蔚起,三祖叶其高韵,七子分其丽则,《翰林》总其菁华,《典论》详其藻绚,彬蔚之美,竞爽当年。独彼陈王,思风遒举,备乎典奥,悬诸日月。
骆宾王:河朔词人,王、刘为称首;洛阳才子,潘、左为先觉。若乃子建之牢笼群彦,士衡之籍甚当时,并文苑之羽仪,诗人之龟镜。
独孤及:且文之为体也,必当词与旨相经,文与声相会。词义不畅,则情旨不宣;文理不清,则声节不亮。诗人因声以缉韵,沿旨以制词,理乱之所由,风雅之所在。固不可以孤音绝唱,写流遁于胸怀;弃徵捐商,混妍蚩于耳目,自当晞圣藻于天文,听仙章于广乐,屈、宋为涯岛,班、马为堤防,粲、植为陆落,潘、陆为郊境,搴琅玕于江、鲍之树,采花蕊于颜、谢之园,何、刘准其衡轴,任、沈程其粉黛,然后为得也。若乃才不半古,而论已过之,妄动刀尺,轻移律吕,脱略先辈,迷诖后昆,此明时所当变也。 [20]
于頔:诗自风雅道息,二百余年而骚人作。其旨愁思,其文婉丽,亡楚之变风欤?至西汉李陵、苏武,始全为五言诗体,源于风,流于骚,故多忧伤离远之情。梁昭明所撰《文选》,录古诗十九道,亡其名氏。观其辞,盖东汉之世,亦苏李之流也。自建安中王仲宣、曹子建鼓其风,晋世陆士衡、潘安仁扬其波。王曹以气胜,潘陆以文尚。气胜者魏祖兴武功,于二京已覆;文尚者晋武图帝业,于五胡肇乱。
白居易:身是邓伯道,世无王仲宣。只应分付女,留与外孙传。”
罗大经:仲宣不依曹、黄、二袁,而依刘表,意亦可见。故仲宣之忠于汉,陶渊明之忠于晋,罗昭谏之忠于唐,皆诗人文士之识大义有气节者。 [21]
陈绎曾:王粲真实有余,澄滤不足。
陆时雍:子桓、王粲,时激风雅余波,子桓逸而近风,王粲庄而近雅。
陈祚明:王仲宣诗跌宕不足而真挚有余,伤乱之情,小雅变风之余也。与子桓兄弟气体本殊,无缘相比。
方东树:①建安七子,除陈思,其余略同,而仲宣为伟,局面阔大。公干气紧,不如仲宣。②苍凉悲慨,才力豪健,陈思而下,一人而已。
主要作品编辑
据《三国志》记载,王粲有诗、赋、论、议近六十篇。 [3] 《隋书·经籍志》著录有《王粲集》11卷,《去伐论集》3卷、《汉末英雄记》10卷,皆佚。明代张溥辑有《王侍中集》1卷。 [14] 严可均《全后汉文》卷90~91辑录有其辞赋奏疏。中华书局出版有俞绍初校点的《王粲集》。现世存诗23首。
轶事典故编辑
过目不忘
王粲的七哀诗
王粲的七哀诗
王典故粲少时即有才名,博闻强记,有过目不忘之才。《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说他生性善于计算。作算术,很简捷地就能得出正确答案。并且擅长写文章,总是一挥而就,从来不用修改,时人常常以为他是预先写好的,但他们尽管反复精心构思,写出的文章也没法超过王粲。 [22] 《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记载的两件小事,证明了王粲确实是一个记忆力超强的人。
一天,王粲和友人同行,看见路边有座古碑,就站在那儿朗读起来。友人问他:“你能背诵吗?”王粲回答:“能。”友人当即叫他转过身去背诵碑文,结果一字不差。 [23]
有一次,王粲看别人下围棋,有人不小心碰乱了棋子,他说能帮着人家按原来的局势把棋子重新摆好。下棋的人不信,拿出块手帕盖在棋盘上,让他换个棋盘重摆,结果,连一道的误差也没有。王粲就是这样博识强记。 [24]
昼侍可矣
王粲墓
王粲墓
王粲记忆力强,见闻广博,所以曹操出外游览观赏,王粲多次同车随行,至于受到的尊敬却不如和洽、杜袭。杜袭曾经单独被曹操召见,一直到半夜。王粲生性急躁好胜,从座位上站起来说:“不知曹公对杜袭说了些什么?”和洽笑着回答说:“天下的事难道能全都知道吗?您白天侍奉曹公就可以了,为这郁郁不乐,您想一个人都兼顾起来吗?”
眉毛脱落
仲宣楼与王粲
仲宣楼与王粲
王粲二十多岁时,曾遇“医圣”张机,他对王粲说:“你已经患病了,应该及早治疗。如若不然,到了四十岁,眉毛就会脱落。眉毛脱落后半年,就会死去。现在服五石汤,还可挽救。”可是王粲听了很不高兴,自认文雅、高贵,身体又没什么不舒服,便不听他的话,更不吃药。过了几天,张仲景又见到王粲,就问他:“吃药没有?”王粲骗他说:“已经吃了。”张仲景认真观察一下他的神色,摇摇头,严肃而又深情地对王粲说:“你并没有吃药,你的神色跟往时一般。你为什么讳疾忌医,把自己的生命看得这样轻呢?”王粲始终不信张仲景的话,二十年后眉毛果然慢慢地脱落,眉毛脱落后半年就死了。
另王粲还有见无草之墓识礜石的逸闻,但此事据载发生在曹操北征蹋顿之时,当时王粲应该还在荆州,但据史籍记载另一名荆州人士周不疑此时也在曹操军中 ,如此巧合,则当时或有隐情使得此二人在曹操军中也说不定。
人际关系
曾祖
王龚,字伯宗,官至太尉。 [15]
祖父
王畅,字叔茂,官至司空。 [15]
父亲
王谦,官至大将军何进的长史。 [15]
儿子
王粲有二子,受魏讽谋反案牵连,都被曹丕诛杀。 [15]
从孙
王宏,字正宗,在西晋官至大司农、司隶校尉、尚书,卒赠太常。
后世纪念
王粲故居
王粲故居在湖北襄阳万山,万山北坡有王粲故居遗址和王粲井。山上原建有幽兰寺,明万历初改为保堤寺,一说王粲井为寺庙生活用井,由于当时寺僧众多,山高井深,提水艰辛,所以又叫苦井。
仲宣楼
仲宣楼是为纪念王粲而修建的。据《襄阳府志》记载,此楼毁于民国初年,其模样无人知晓,更无图可查。在重建时,只好参考毁于抗日时期的邻近该楼的魁星楼建筑结构。如今仲宣楼,就是1993年襄樊市政府依据魁星楼修建的。整个仲宣楼高17米,总面积650平方米,可分为城墙、城台和主体楼三大部分。
仲宣楼、黄鹤楼、晴川阁和岳阳楼,是“楚天四大名楼”。 襄阳的仲宣楼在襄阳城东南角城墙之上, 楼前立有王粲石雕像,楼内悬挂有沈鹏等名家题写的“仲宣楼”等8幅匾联,有壁画石刻建安七子图。
神奇 " 五石汤 " 竟然藏在凉州
——武威文物中的历史传奇故事之一
本报全媒体记者李林山
1972 年 11 月在武威旱滩坡出土的 92 枚医简,是 1949 年以来我国文献考古工作中的重大发现之一,为考古学、古文字学、历史学等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武威医简中木牍 86 甲记载的 " 恶病大风方 ",是张仲景 " 五石汤 " 化裁而来的,保留了古代 " 五石汤 " 的基本风貌,也为一段千古历史传奇获得新证据。
传奇:张仲景为 " 建安七子 " 王粲面诊
东汉张仲景为中国医学的最大贡献是撰著了《伤寒杂病论》,他出土的墓碑上刻有 " 长沙太守 "、" 医圣 " 的字样。但他虽有 " 医圣 " 的殊荣,史上却鲜有他临床诊断的医例。他看病到底有多神奇?可信史料仅见一则张仲景为王粲面诊的短文。
短文的源头,从西晋甘肃名人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序文而来,短文写作年代离张仲景在世年代不远。后世的史书《太平广记》卷 218、《太平御览》卷 722 都有相似内容的记载。《针灸甲乙经》的序文中叙述,张仲景遇见 " 建安七子 " 之一的王粲,诊看他的面相,大惊失色,说:" 您有病啊,您今年 20 岁,到您 40 岁时,眉毛要脱落的。眉毛脱落后半年,您就要死去。" 王粲当时担任侍中,是个大官,听了他的话,非常不高兴。张仲景拿出一包 " 五石汤 ",要求他赶紧煎服,可保全性命。过了 3 天,二人又见面了,张仲景忙问:" 您煎服汤药没有?" 王粲撒谎说:" 喝了,喝了。" 张仲景看了一阵王粲的面色,摇头说:" 唉,看你脸色反应,分明没喝五石汤。您怎么如此轻视自己的生命?" 王粲转过头去默默无言。过了 20 年,王粲的眉毛果然脱落了,眉毛脱落后的第 187 天,王粲死于麻风病。
史探:" 恶病大风方 " 是 " 五石汤 " 化裁而来
1958 年以前,学术界还在批驳张仲景为王粲面诊的故事毫无科学依据,但到了上世纪末,随着对武威医简中木牍 86 甲记载的研讨,风向顿转,大批学者撰文证明张仲景为王粲面诊是确曾发生的事件。
由于武威医简 " 恶病大风方 " 激起的史案争议,张仲景为王粲面诊这一千古历史传奇引发学术界密集的研讨。史界对王粲的生平进行了再勾沉,推论他生于东汉熹平六年(177),死于建安二十二年(217),遇见张仲景应是建安二年(197)。王粲的家世为豪族,14 岁时就随汉献帝西迁至长安,受到著名学者蔡邕的推重。17 岁时," 司徒召辟,除黄门郎,以西京扰乱,皆不就。乃之荆州依刘表。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不甚重也。" 可见是貌丑体弱。建安十三年(208)刘表卒,曹操大军南征,王粲劝刘表之子刘琮降曹,遂依曹操。曹操用王粲为丞相掾,后迁军谋祭酒,拜侍中。建安二十一年(216)冬十月从曹操征吴国。次年春," 道病卒,时年四十一。" 综合他的生平来看,《针灸甲乙经》的序文中叙述于史有据,并非杜撰。
武威医简中木牍 86 甲记载有一个著名的 " 恶病大风方 " 处方,由雄黄、丹沙、矾石、磁石、玄石、消石等组成。《抱朴子 · 金丹》中最早描述:" 五石者,丹砂、雄黄、白礜、曾青、慈石也。" 这与现在用来治疗结石的 " 五石汤 " 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目前医用的 " 五石汤 " 处方是指海浮石、穿破石、滑石、石苇、硝石片。
张仲景的 " 五石汤 " 疑似《抱朴子 · 金丹》中的处方,但在武威医简未出土前,医学界长期持怀疑态度。医简出土后,医学界考证发现,观《抱扑子》所载 " 五石汤 " 亦为矿石类并具有毒之品,且五味药中前三味丹砂、雄黄、矾石与 " 恶病大风方 " 中前三味药完全相同。" 恶病大风方 " 正是张仲景的 " 五石汤 " 化裁而来的,保留了古代 " 五石汤 " 的基本风貌,可见, 张仲景为王粲面诊并非民间传说。
医界对张仲景生平的考据一直熙熙攘攘。考诸古籍, 张仲景在《后汉书》及《三国志》中无传, " 仲景 " 之名最早见于西晋王叔和《脉经序》, 其后直至中唐,凡涉及仲景事者,医家和史家均称 " 仲景 " 或 " 张仲景 "。唐代甘伯宗写《名医录》,才正式有了张仲景的小传,廖廖数语:" 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所著论,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者所能及。" 可《名医录》到了宋代就亡佚了,于是,明代以后,又出现了一些补辑本,如明人李濂著《张仲景补传》,清人章楠著《仲景略传》,陆懋修著《张仲景补传》,近代黄谦有《医圣张仲景传》,但所记仲景事不知源自何典,不可稽考。实际上,张仲景的史载资料,是从一个叫何颙的东汉人的传记中旁引出来的,信史《后汉书》卷 67 中有何颙小传:" 何颙,字伯求,南阳襄乡人也。" 宋代李昉《太平御览》卷 722 记载:" 同郡张仲景,总角造颙。" 就是少年时拜访何颙,何颙预言他将来是个好医生。通俗解释," 机 " 与 " 景 " 古同音," 仲 " 是老二,古人说的 " 张仲景 ",其实用现代语言表述就是 " 张老二张机 "。中医 " 坐堂 " 的典故,就是来自张仲景,传记资料中说他曾经担任长沙太守,当堂为人治病,称为 " 坐堂 ",但既秩为太守,《后汉书》《三国志》中却未片言只语,只能当传说而已。
木牍 86 甲:中国第一张记录治疗麻风病的处方
医界普遍认为," 大风 ",是古人对麻风病的另一种称呼。该方名中 " 大风 "" 恶病大风 ",据史料所查均可认为是麻风病。医籍《素问》中介绍:" 病大风,骨节重,须眉堕,名曰大风。" 王粲眉毛脱落后而死的症候,在《素问》中就能找出答案。《备急千金要方》卷 23 对麻风病的发病始末、类型以及治疗调摄宜忌等均作了详细的分析,并指出 " 远者不过十年皆死,近者五、六岁而亡。"《诸病源候论》中也有记述:" 麻癞者 …… 风从体入,或手足刺疮,风冷痹凝。不治,二十年后便成大患,宜急治之。" 这些话,给张仲景为王粲面诊的千古历史传奇提供了来自医学的真实性。
医学家陈吉棠、张延昌等人纷纷撰文认为,我国古代对麻风病传染性的认识远在秦汉之际已经有了,且已有了带强制的、残酷的切断传染源的隔离形式出现。麻风病在古代是列为 " 不逮人伦之属 " 的 " 恶疾 ",这正是武威医简记录 " 恶病大风方 " 的历史环境。武威医简中所载 " 恶病大风方 " 中," 恶病大风 " 就是指麻风病,而方中所用部分药物也正是秦汉之际治疗麻风病的常用药物,所以,武威医简中木牍 86 甲是中国第一张记录治疗麻风病的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