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养生社区 养生社区 关注:5 内容:506

    天地人体阴阳的对称美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当前位置: 华夏中医人 > 养生社区 > 正文
    • 养生社区
    • 一阴一阳之谓道,天地阴阳,具备非常奇妙的对称美。

      阴阳是一个简朴而博大的道家哲学。

      阴阳哲理自身具有三个特点:统一、对立和互化。在思维上它是算筹(算数)和占卜(逻辑)不可分割的玄节点。自然界中生物的基因,人工智能中的二进制都充分彰显了阴阳的生命力。

      阴阳是中国古代文明中对蕴藏在自然规律背后的、推动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根本因素的描述,是各种事物孕育、发展、成熟、衰退直至消亡的原动力,是奠定中华文明逻辑思维基础的核心要素。概括而言,按照易学思维理解,其所描述的是宇宙间的最基本要素及其作用,是伏羲易的基础概念之一。

      阴阳有四对关系:阴阳互体,阴阳化育,阴阳对立,阴阳同根。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的无的,真的假的,存在的虚无的,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

      都是阴阳关系。

      下面选自《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黄帝曰∶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阳化气,阴成形。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

      浊气在上,则生胀。

      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

      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

      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

      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

      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

      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

      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

      味浓者为阴,薄为阴之阳。

      气浓者为阳,薄为阳之阴。

      味浓则泄,薄则通。

      气薄则发泄,浓则发热。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

      壮火食气,气食少火。

      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寒伤形,热伤气。

      形伤肿,气伤痛。

      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

      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

      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

      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

      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帝曰∶法阴阳奈何?

      岐伯曰∶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

      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

      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

      帝曰∶调此二者奈何?

      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

      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

      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

      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

      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作者点评:同出而异名,阴阳,知不知,壮老,盛衰,都是同出而异名,本质上是对应同一样事物的阴阳两面,道德经也有这句话。

      《道德经》第一章原文: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帝曰∶何以然?岐伯曰∶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天地人体阴阳的对称美,三天三夜都说不完,下次再继续说。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任务
    • 到底部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