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电脑,满屏都是月饼,感受到中秋节真的到了!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秋天之中间,农历七月八月九月为秋季,所以农历八月十五,刚好是中秋。
其实这种中秋节的玩法开始于唐朝年间,盛行于宋朝往后至今,在元朝时期的一个中秋节,还干过一件轰轰烈烈的事情。
更早之前的中国传统不是按照农历,农历月的分法,按照一年十二个农历月来给一年四季分段,他们是这样分段的,
春季:一、二、三月;
夏季:四、五、六月;
秋季:七、八、九月;
冬季:十、十一、十二月;
其实,这种分法是一定城市化发展后的结果了,人们开始过更多的夜生活,夜夜笙歌,喝个烂醉,有月亮没太阳的贵族们,开始思考,农业离我们太遥远了,享受的生活应该从重视月亮开始。
于是把之前农耕社会的一些历法做了变动,就包括这个拜月节,
那这个拜月的中秋,在更早之前是什么时候,才叫中秋呢?如何分法呢?
农耕社会,靠天吃饭,太阳的光照和农作物的产量,是否适合耕作的区域,这些因素,起到关键的作用。
分季节,不是喝醉酒之后看看农历初几,也不是看月亮圆了没有,可以去扬州柳岸和李师师唱K,
而是严格的按照太阳的光照幅度来分季节的,中国有完善的二十四节气分段法,
大家可能从日历上可以看到这些,但是具体如何来分季节的,估计有些蒙。
其实二十四节气的每一个节气,对应一个太阳照射地球的幅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而二十四个节气可以平均分成四季,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第一天就是四季的起点日。
至于这一天中什么时辰是季节交接,这个也不是固定的,会有一个波动值,但是就在四立节气交日这一天内,同时也进行了四季的交接。
那么,秋分交日才是中秋,才是秋天的最中间的那一天。
古代的时候,不仅有秋祭月,还有春祭日。
分阴阳,太阳代表阳气上升,月亮代表阴气下降,所以祭月节最初的时候是纯粹的表达对月亮的敬意,
可以说,最开始的不是在意外表,更在意的是月亮的内涵。
但是人们久而久之,发现一个问题,秋分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由于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相对地球的光照位置的节气时间段,不一定都有圆月。秋分属于太阳历的分法。
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民间的祭月习俗因地区不同仪式各异。
天地日月表示:阴阳乾坤,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这就是乾造、坤造的出处了。
日,太阳,表示阳;月,月亮,表示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北京岁华记》记载北京祭月的习俗说:“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兔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兔;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北京祭月还有一个特别的风俗,就是“惟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此即民谚所说“男不拜月”。
所以说,有人说最开始的中秋节是秋分,或者天桥上一个专业的摆摊伯伯捋着白色苍苍的山羊须说道:中秋日应该是秋分交日的时候。
不要着急耻笑人家没文化,要赶紧拱手祝福:中秋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