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位于成都天回镇的老官山汉墓重见天日,出土的一系列医学文物及文献,其价值甚至超过了马王堆。
其中出土了一些记录药方的竹简,其中我们摘录三条来做研究.
第一张药方:“枳实四 术二 方风二 乌喙少半 泽冩二 牛□二 以方寸朼一 饮后饭 三日益中,八日善”、“枳实四 术一 方风一 泽冩一 白茝一 乌喙半一物 牛□一 以方寸朼一 饮后饭乃中八日”、“枳实五 牛□一 术一 乌喙少半其一 方风一 泽冩一以方寸朼一 饮后饭 泽冩一 樷病已”(出自1号墓出土的木牍),
探索的是一张古老的药方,它似乎是用来治疗肠胃病和头痛的.(□为缺字或暂不能识读的字),其中有石脂分为赤石脂和白石脂,蜀椒用于止痛,细辛祛寒止痛,还有陈朱臾可能是吴茱萸,这些药材搭配起来,让人不禁好奇它的真正功效。但经过深入考究,我们发现这其实是一张治疗风湿病一类的药方。药方中,枳实可行气、消胀,防风用于祛风,泽泻利水、利尿,白术健脾、除湿,牛膝用于引药下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用量极少的“乌喙”,可能就是如今中药中的“乌头”“附子”,主要用于治风湿,但这种药有毒,服用前至少要熬3个小时,否则可能出现乌头碱中毒。真是药效与毒性并存啊!从整个药方的温补泻下的组方思路来看,它是用来治疗风湿病,寒重湿气重的一类疾病的。
第二张药方:“廿二治黄瘅,取黄牡牛弱(溺)饮之,能多饮之,亟已。”(出自医简《六十病方》),
黄瘅被解释为黄疸病,而治疗黄疸病的一张药方中,居然只用“公牛尿”一味药,声称喝得越多,病好得越快。这种偏门的治疗方法只在民间流传,但使用尿液作为药物,在古代并不鲜见。除了公牛尿,还有童子尿也被用作药物。更令人惊讶的是,还有泡干牛粪粉末饮用的药方,据说这与其中的某些成分有关。而关于动物屎尿做药的记载,更是让人大开眼界。比如,猪粪烘焙干后,可以兑干净的水或者醋敷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猪粪,性甘无毒,能解大毒,治疗十年恶疮等。母猪粪烧存性后,还可以敷用治疗寒热黄疸湿痹、发痘疮、治惊痫、除热解毒等多种病症。这些看似不可思议的治疗方法,在古代却源远流长,被广泛应用。
第三张药方:“八 治风:石脂七分,蜀椒五分,方风、细辛各四分,厚柎五分,陈朱臾一分,圭十分,薑六分,皆冶合”。(出自医简《六十病方》),
石脂有赤白之分,多用于肠胃病治疗。蜀椒止痛,细辛祛寒,厚朴行气,桂皮解表,都是传统药材。陈朱臾可能是吴茱萸,专治头痛胃病,源于陈地陈国,这或与春秋古陈国有关。初步推断,这可能是用于治疗偏寒的头痛的药方。(□为缺字或暂不能识读的字)
而“薑”疑为干姜,与厚朴等药材组合,温寒祛风行气,治疗头痛一类的疾病。
根据这些药方,我们可以看出来一些端倪,一些民间中医大师,最后也是采用这样的格式书写一些药方传承,说一类症状,直接上一个简单粗暴的药方,这些药方看似简单,实则经过深思熟虑,是验方秘方。古时的民间中医大师,传承药方时,说一类症状,直接给药方,照版生产,按部就班,确保无误。老官山汉墓出土了织布机械,工业设计水平高超,清朝中后期全球都在用这样的织布方式。此外,汉墓还出土了标满经络图的漆人,为研究古代中医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完善了医学历史,也让我们得以窥见古代医学家的思路,感受中医传承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