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查看作者
    • 疾病地图:2022年,小暑养生避暑之最新攻略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医药和大数据的融合,整个中国的疾病地图也逐渐呼应而出。

      现在医学界,人们一般只关注人类基因库的画像。

      殊不知,传统中医一开始就已经懂得给整体的人类社会进行画像了。

      我们先来看看《黄帝内经》的这几段描述。

      第一段节选: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在肾,肺主鼻。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

      第二段: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

      第三段:

      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理,故能为万物之父母。

      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

      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

      选自:《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这些论述,都是经典的真理,历来有这样的说法,能够悟透《黄帝内经》等经典古籍的一句话,就够一辈子受用的了。

      如果,能够互相地在前后呼应的话语,找到大的线索,那就对天地人,健康养生的大道理,了然于胸了。

      我们回归到一个大的框架,摊开中国地图,放眼大江南北,各大区域,人们的体质是有差异的,人们的风俗习惯,都会受到人体健康素养的影响。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千百年来,哪种东西吃得舒服,吃得更健康,受到那些血的教训,撞到南墙就知道疼了要回头。

      这个民族才会进步,才会繁荣。

      谈天说地,回归实际,大道理也要应用在日常生活之中。

      比如,当下的季节,暑季来了。人们该如何应对呢?

      今年的暑季有非常特殊的特征,和往年明显不同。

      南方大部地区,比如华南地区,出现历史低温的暑季。

      而北方的部分地区,却出现高温高热天气。

      这种情况,就给人们的避暑提出难题了。

      所以,各地的预防养生的专业人士,需要抬头看一看天空,感受下气候特征,才来指导人们的健康养生,才能有的放矢。

      整体的原则,谦和既济团队已经提到了,北方要注意高热,提防中阳暑,热射病。

      南方要注意提防中阴暑,阴湿暑一类的中暑症状,这在南方往往是到处暑才会遇见的疾病。

      具体的区域划分,现在很多专业人士和大师也是坐在空调舒适的办公室内,那么我们就参考下面这两个气候图(图一、图二),非常的清楚。

      天津-北京-西安-成都-重庆,乌鲁木齐,兰州-呼和浩特,上海以及周边,出现四个高温高热地区。

      四川地区,成都,重庆,西安,郑州,石家庄,天津,北京,这一天高热带最长,今年的北京小暑前后普遍反映高热气候,注意避暑,侧重提防热射病的城市应急训练。

      图一:全国高温落区预报图(7月7日08时-20时)来源:中国天气网

      而在辽宁东部、吉林中东部、黑龙江东部、广西中东部、广东西部和东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其中,吉林东南部、广西东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100~180毫米)。

      图二:全国降水量预报图(7月7日08时-8日08时)来源:中国天气网

      呈现出一种暴雨降温环绕,中间地带高热的异常天气,整体而言北方多地出现高热天气,而这些降温的地带却出现暴雨天气,出现环绕中国一大圈的奇观。

      在气候学就是气候预测。

      在疾病与养生健康方面,这些图,就可以很好地指导避暑养生,对健康指导非常有帮助。

      知识都在身边,如何去运用就是真功夫了,有人指导,看起来就简单。

      知识无价,健康无价!

      广东·深圳
    • 0
    • 0
    • 0
    • 369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任务
    • 到底部
    • 单栏布局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