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张药方来了解老官山汉墓中的扁鹊古医术思路
2017-12-05 谦和既济LoontaDC
2012年7月,位于成都天回镇的老官山汉墓重见天日,出土的一系列医学文物及文献,其价值甚至超过了马王堆。
其中出土了一些记录药方的竹简,其中我们摘录三条来做研究,
第一张药方:“枳实四 术二 方风二 乌喙少半 泽冩二 牛二 以方寸朼一 饮后饭 三日益中,八日善”、“枳实四 术一 方风一 泽冩一 白茝一 乌喙半一物 牛一 以方寸朼一 饮后饭乃中八日”、“枳实五 牛一 术一 乌喙少半其一 方风一 泽冩一以方寸朼一 饮后饭 泽冩一 樷病已”(出自1号墓出土的木牍),
石脂分为赤石脂和白石脂,多用于治疗肠胃病。蜀椒用于止痛,细辛祛寒止痛,厚柎可行气,圭(桂)解表。陈朱臾可能是吴茱萸,可治头痛和胃病。初步推断,这可能是用于治疗偏寒的头痛的药方。(为缺字或暂不能识读的字)
经过考究,这是一张治疗风湿病一类的药方,其中用到,枳实,白术(苍术),防风,泽泻,白芍,乌头(附子),牛膝,这些药名和现在对中药材的叫法出入不大,可见这些药材的运用的历史是相当久远的。
枳实现在也是常用药,可行气、消胀。方风可能是如今的防风,用于祛风。泽冩可能是泽泻,用于利水、利尿。术应是白术,健脾、除湿。牛可能是牛膝,用于引药下行。
初步判断,这个药方应当是用于治疗风湿病的。其中,用量极少的“乌喙”,可能就是如今中药中的“乌头”“附子”,主要用于治风湿。这种药有毒,服用前至少要熬3个小时,否则可能出现乌头碱中毒。“药效几乎与毒性成正比,药效越明显,其副作用越大”。
从药方的温补泻下的组方思路,可以推断是用来治疗风湿病,寒重湿气重的一类疾病。樷病相当于风湿病,或者寒湿病。
第二张药方:“廿二治黄瘅,取黄牡牛弱(溺)饮之,能多饮之,亟已。”(出自医简《六十病方》),
历来古代医书记载,黄瘅是黄疸病,这是一张治疗黄疸病的药方,
解释原文意思为,治黄瘅病,只用“公牛尿”一味药,喝得越多,病好得越快。关于这些偏门的治疗的药方,只在民间流传。但使用尿液作为药物,并不鲜见。以往,不少病都会用到“童子尿”,甚至还有过泡干牛粪粉末饮用的药方,“可能与其中的成分有关”。
关于动物屎尿做药的,还有用猪粪烘焙干,兑干净的水(蒸馏水,煮过的水)或者兑醋敷之,就好,《本草纲目》记载,猪零,性甘,无毒,能解大毒,十年恶疮,母猪粪烧存性,敷之。
猪粪,气味寒,无毒。主治:寒热黄疸湿痹,发痘疮,治惊痫,除热解毒,治疮,小儿夜啼,小儿阴肿,猪肉中毒,妇人血崩,解一切毒,口唇生核,赤游火丹等等。
刚才是用公牛尿,这个是用母猪粪,看起来这些治疗手法源远流长啊。
第三张药方:“八 治风:石脂七分,蜀椒五分,方风、细辛各四分,厚柎五分,陈朱臾一分,圭十分,薑六分,皆冶合”。(出自医简《六十病方》),
石脂分为赤石脂和白石脂,多用于治疗肠胃病。蜀椒用于止痛,细辛祛寒止痛,厚柎可行气,圭(桂)解表。陈朱臾可能是吴茱萸,可治头痛和胃病,应该是该药材茱萸出产于陈地陈国的意思,春秋有古陈国,陈氏封地。初步推断,这可能是用于治疗偏寒的头痛的药方。(为缺字或暂不能识读的字),
薑应该指的是姜,在这里估计是干姜的可能性大点。厚柎,应该是厚朴。此药方,温寒,祛风,行气,可以治疗头痛一类的疾病。
根据这些药方,我们可以看出来一些端倪,一些民间中医大师,最后也是采用这样的格式书写一些药方传承,说一类症状,直接上一个简单粗暴的药方,这个药方看起来简单,其实是经过深思熟虑,只要是症状对路,百试不爽,可以说是验方秘方了。
先贤的人,想到后人传承智力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就周全的考虑到了,我们现在的工业设计思维叫做防痴呆设计,不管流水线上的工人到底有没有理解电子元件的设计思路,照版生产,按部就班就不会错了。
老官山汉墓还挖出来织布机械,其中的工业设计水平也是达到一定的高度的。其实一直到清朝中后期,整个地球差不多都是采用这样的织布方式在生产布匹的。
老官山汉墓挖掘出土的还有一些标满经络图的漆人,为我们研究古代中医学的全貌,提供了很大的补充,不仅完善了医学历史,而且还给人们从更多古代的大医学家的医学思路,开阔了眼界,因为中医一直在传承,几乎没有创新,所以古代的更多内容,对我们的研究帮助是很大的。
END
成都老官山汉墓 (百科词条)
来源:https://baike.baidu.com/item/%E6%88%90%E9%83%BD%E8%80%81%E5%AE%98%E5%B1%B1%E6%B1%89%E5%A2%93/12701854?fr=aladdin
成都老官山汉墓位于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土门社区卫生站东侧(当地俗称“老官山”)。
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其进行了抢救性的考古发掘,共清理西汉时期土坑木椁墓4座,出土漆木器、陶器、铜器和铁器等620余件文物。
该墓葬内发现920支医学竹简,部分医书极有可能是失传了的中医扁鹊学派经典书籍。4台蜀锦提花机的模型,是第一次出土完整的西汉织机模型,填补了中国丝绸纺织技术的考古空白。
中文名 成都老官山汉墓 地理位置 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 [7] 景点级别 AAA级 著名景点 老官山 发掘时间 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 出土文物 漆木器、陶器等620余件
目录
1 简要介绍
2 出土文物
3 考古发现
特殊葬俗
织机模型
经络漆人
简牍
最新消息
简要介绍编辑 播报
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组成联合考古队,对位于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成都地铁三号线建设工地的一处西汉时期墓地进行了抢救性的考古发掘,共清理西汉时期土坑木椁墓4座。 [1] 其中,出土的汉代蜀锦织机模型,带有“心”“肺”等线刻小字的人体经穴髹漆人像都是我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而根据出土简牍所整理的部分医书,则极有可能是失传已久的中医扁鹊学派经典书籍。
4座西汉时期土坑木椁墓出土漆木器、陶器、铜器和铁器等620余件文物。其中漆器240余件,器形有耳杯、奁、几、盘、盒、俑、马等,有些漆器上有精美的云、龙、鸟等纹饰和文字符号,木俑形态多样,服饰有深衣和裋褐两类,部分俑身上有彩绘和文字;陶器130余件,器形有罐、鼎、盆、钵、瓮、壶、井、灶等;木器140余件,器形有璧、杖、器座、案、半圆形器、房、织机模型等;铜器(含钱币)100件,器形有弩机、带钩、扣饰、半两和五铢钱币等 [2] 。
“出土的竹简质地脆弱状态已经如豆腐渣,但是相对整体上是完整的。”文保专家肖磷说,因为古物在饱水状态下容易长时间保存。而织机上甚至可以看到类似丝线的细致物。
在4座古墓中,一号墓为双棺合葬墓,分一大一小,是一座夫妻合葬墓。出土物品中有耳杯、盘等,虽跨越2000年,但古物上的彩色漆依然光鲜如新。在漆器的底部,“景”字扯人眼球。根据文献记载景氏曾为楚国的名门望族,属于当时的三大家族。西汉初年景氏贵族迁至关中一带,后景氏一支又入迁蜀地,墓主或与此有关。
而在二号墓葬内,还有大量的木牍。根据内容初步分为官府文书和巫术两大类,官府文书涉及内容应与汉高祖时缴纳赋税的法令和汉武帝时“算缗钱”有关,为研究西汉时期赋税制度提供了重要资料。据文物专家猜测:“巫术类涉及内容应与妇女求子术和禳灾术有关。”而墓主身份需要待进一步考古发掘才能推定。
墓中除了《五色脉诊》之外,其他8部医书都没有书名,经初步整理暂定为《敝昔医论》、《脉死候》、《六十病方》、《尺简》、《病源》、《经脉书》、《诸病症候》、《脉数》。从出土九部医书内容分析,部分医书极有可能是失传了的中医扁鹊学派经典书籍,如《敝昔医论》。在这些竹简中,有184支竹简的内容为如何医疗马匹疾病的《医马书》。竹简书籍很昂贵,不是平常人都随便购买收藏的。所以这些竹简医书很有可能是当时官方出品的中医古籍,而且还是四川版的。 [2]
出土文物编辑 播报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组成考古队,对位于成都金牛区天回镇、成都地铁三号线建设工地的一处西汉时期墓地进行了抢救性的考古发掘。墓葬位于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土门社区卫生站东侧,当地俗称“老官山”。已发掘墓葬4座,M1、M2、M3为一组,M4为一组。墓葬为竖穴土坑木椁墓,4座墓葬椁室内器物多遭扰乱,但墓葬底箱随葬器物保存较好,位置基本未变。从墓葬形制和出土重要遗物分析,应是一处有较高身份地位的西汉木椁墓墓地。
“老官山”汉墓出土遗物共计620余件(不含简牍),其中漆器240余件,陶器130余件,木器140余件,铜器(含钱币)100件。此外,M1出土了木牍50枚,根据内容初步分为官府文书和巫术两大类,其中官府文书涉及内容为研究西汉时期赋税制度提供了重要资料。
M3出土医简920支,分两处存放,编号M3-121共736支(含残简),根据竹简长度、摆放位置、叠压次序和简文内容,可分为9部医书;编号M3-137共184支(含残简),内容为《医马书》。
此次出土的大量西汉时期简牍为四川地区首次发现,这一发现使成都地区成为我国又一处重要汉代简牍出土地。从出土的9部医书内容分析,部分医书内容极有可能是失传了的中医扁鹊学派经典书籍,是研究中医发展史的重大发现。
同时,M3还出土了完整的人体经穴髹漆人像,高约14厘米,五官、肢体刻画准确,白色或红色描绘的经脉线条和穴点清晰可见,不同部位还阴刻“心”“肺”“肾”“盆”小字,应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与墓葬出土的经脉医书相对照,对解开中华医学经脉针灸理论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 [3]
M2北底箱出土的4部织机模型,结构复杂、清楚,部件上残存有丝线和染料,应是前所未见的蜀锦提花机模型,是迄今我国发现的唯一有出土单位、完整的西汉时期织机模型,对于研究中国丝绸纺织技术的起源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4]
考古发现编辑 播报
特殊葬俗
此次发掘的汉墓共4座,位于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土门社区卫生站东侧,当地俗称“老官山”。墓葬为竖穴土坑木椁墓,建筑方式为先挖竖穴土圹,土圹内再放置髹漆木椁,木椁由榫卯结构镶嵌而成,木椁外包裹青膏泥,椁室内放置葬具及随葬品。其中2号墓无墓道,长7.2米、宽4.5米、高2.75米的木椁上满铺棕垫,棺椁上包裹着竹木编织物。据考古人员介绍,这种特殊的葬俗,在全国还是首次发现。 [1]
关于墓葬年代,根据墓葬中出土的汉武帝时期五铢钱、西汉半两钱以及墓葬形制和其他出土文物综合分析,墓葬年代推测在汉景帝、武帝时期。其中1号墓葬中出土的漆器上有“景氏”铭文,据文献记载,景氏曾为楚国望族,西汉初年,景氏贵族迁至关中一带,后景氏一支又入迁蜀地,墓主或与此有关。
“此次出土的随葬品之所以保存如此完好,我觉得与这种特殊的丧葬习俗密不可分。”此次老官山汉墓考古现场负责人谢涛说,成都地下水位很不稳定,许多墓葬内也是时而干燥时而潮湿,随葬品保存十分不易。而此次发掘的汉墓椁室均由50多厘米厚的楠木板镶嵌而成,再用青膏泥包裹,椁室内还垫有厚厚的棕垫,加上墓葬封土黏性较好、保水性强,使得墓葬一直处于饱水状态,因此众多珍贵文物得以封存。 [1]
织机模型
在此次考古发掘中,2号的墓葬北底箱出土了4部蜀锦提花织机模型。这些织机模型为竹木制成,结构复杂精巧、保存十分完整,一些部件上还残存有丝线和染料。这也是迄今我国首次发现西汉时期的织机模型。在织机四周,还散落有十多件彩绘木俑,这些木俑或立或坐,根据他们不同身姿和身上不同铭文推测,这些木佣可能为司职不同的织工,而2号墓的北底箱应该是汉代蜀锦纺织工场的实景模拟再现。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从事蚕桑的国家,四川古代丝织业更是高度发达。”成都博物院副院长江章华说,以前多地都有古代丝织品出土,而这次发现如此完整的提花织机模型,填补了我国纺织业的历史空白。
出土的4部织机中较大的一部高约50厘米、长约70厘米、宽约20厘米,其他3部略小,大小相近,高约45厘米、长约60厘米、宽约15厘米。“根据织机模型与周边的织锦人俑的比例对比,那时真实的织机大小如一个可以容下20人的会议室。”江章华说。
谢涛介绍说,根据现有史料,蜀锦的繁盛历史最早只能追溯到西汉晚期,而且在许多西汉时期的画像砖中,织机样式多为家庭式生产的斜织机(俗称“腰机”),这次发现,证明了在西汉早期的蜀锦织造过程中已经在使用这种大型的提花织机,而不同工种织锦人俑的出现,说明当时的蜀锦织造已经进入作坊式生产阶段,这将蜀锦繁盛历史大大推前,对于研究中国乃至世界丝绸纺织技术的起源和发展意义重大。 [1]
2014年09月15日入选“指南针计划”, [5] 成为国家文物局“指南针计划”专项“汉代提花技术复原研究与展示”项目的研究对象。该项目将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测绘,以全面探索中国古代的提花织造技术。 [6]
经络漆人
经穴髹漆人像
经穴髹漆人像
经穴髹漆人像佐证中医针灸史。
此次出土的人体经穴髹漆人像发现于3号墓。该漆人像高约14厘米,五官、肢体刻画准确,人像身体上用白色或红色描绘的经络线条和穴点清晰可见,并在不同部位还阴刻“心”“肺”“肾”“盆”等小字。
“这虽然是全国第二次发现这样的漆人像,但比此前绵阳边堆山汉墓出土人体经络髹漆人更为精致、完整。”谢涛说,1993年在绵阳出土的经络漆人,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标有经脉流注的木质人体模型,其年代比此次发掘的老官山汉墓略早,但绵阳的经络漆人只有经脉而无穴位,而此次出土的经穴髹漆人,都进行了人体经脉、穴位标注。
“该经穴髹漆人与大量医学典籍一同出土,说明这些遗物并非随葬明器,而可能是墓主生前行医、教学中使用过的,这也证明在西汉早期我国的中医针灸学已经形成了较完备的理论体系,为揭开中华医学经脉针灸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谢涛表示。 [1]
简牍
墓葬中出土的简牍
墓葬中出土的简牍
成都温热潮湿的气候使得简牍类文物很难长存,而此次出土的大量西汉简牍为四川考古史上首次发现,这一发现也使成都地区成为我国又一处重要汉代简牍出土地。其中1号的墓葬中出土的50支木牍,根据内容初步分为官府文书和巫术两大类。
3号墓葬中出土的920支竹简,则是本次考古发现的最大亮点之一。初步分析,竹简内容为9部医书,而这9部医书已不刊行,且已知的史料上均无记载。据考古人员介绍,老官山汉墓医简分两处存放,根据竹简长度、摆放位置、叠压次序和简文内容,可分为9部医书,其中除《五色脉诊》一部之外,皆无书名,经初步整理暂定名为《敝昔医论》《脉死侯》《六十病方》《尺简》《病源》《经脉书》《诸病症侯》《脉数》等。此外,还有184支(含残简)组成的内容为《医马书》。
“‘敝昔’二字为‘扁鹊’的通假字,《敝昔医论》极有可能为扁鹊学派已经失佚的经典书籍;此外,扁鹊是脉学的倡导者,但所著《内经》《外经》均已遗失,而此次出土医书中的内容也多为脉学,一起出土的还有用于经脉教学的人体模型,由内容反推,恰与‘扁鹊’书名不谋而合。”谢涛说,出土医书是否为扁鹊所著还需进一步研究,但这些简牍依然是中医发展史的重大发现。 [1]
最新消息
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4台织机入选“指南针计划”
探寻老官山汉墓中神秘人甬的前世今生,竟意外发现让人喷饭的药方
雪忆柔
来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7313828916419518&wfr=spider&for=pc
发布时间: 2021-11-25 05:55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2012年,成都地铁3号线在施工时挖出了一座古墓。令人诡异的是,随着墓室的水被抽干,竟然浮上来一个通体黑色的人甬。然而,当人们翻开它的背面时,顿时就被震惊了。
忆柔写过许多古墓,几乎都是在无意间被发现的,这座古墓也一样,是在施工过程中被刨出来的。此后,随着考古人员的深入挖掘,冒出来的文物越来越多,给世人的惊喜也是一个接一个。
比如,这里竟然出土了4台提花机,这些织机都是由竹木制成的,结构复杂精巧,而且保存得十分完整,一些部件上还残存着丝线和染料,实在是让人叹服。
最有趣的是,这一次挖掘出的墓葬一共有4座汉墓,分属于不同的主人,而开篇提到的人甬就是其中一座古墓中出土的。
这是个黑色的漆木人甬,它仿佛在墓室的角落,静静地凝视着开墓人。尽管它很小巧,只有14厘米高,头宽约2.6厘米,肩宽在4.2厘米。但是在昏暗的光亮下,依然很容易就能发现它。
当考古人员把它拿起后,顿时大吃一惊。因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甬,它的身上有着复杂的线络,甚至还有密密麻麻的点。它的双手摊开面向前侧,这样的站姿又是何意呢?
当大家翻过人甬看到它的背面时再次被震惊了,原来,它通体都是各种线条,最终确定为白色线条共29条,红色线条共22条,而它身上那些“点点”足有117个。最重要的是,在它的身上还有清晰的,带有“心”“肺”“肾”“盆”字样的铭文。
看到这里,您想到了什么?
是的,这个人甬身上所遍布的正是人体经络图。人甬身上的线条实际上是“经络”,而那些点点就是“穴位”,这实在是太让人震惊了!
这个人甬也是国内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人体医学模型,它的名字叫“人体经穴髹(xiū)漆木俑”,出土于成都老官山汉墓。
让我们将时光回溯,来探求下这个人甬的前世今生。
提到古代的名医,大家一定会想到华佗、扁鹊、张仲景。尤其是扁鹊,因为曾经巧医虢太子的“尸厥症”,使他起死回生而闻名天下。扁鹊擅长针灸,有“医祖”的美名。相传,扁鹊留下了几部医学著作,却在秦末时毁于一旦,未曾传世甚为遗憾。
2012年,老官山汉墓经过长达1年的抢救性发掘,竟然发现了920支医学竹简和50枚木牍。此后,经过考古专家整理发现,它们与扁鹊派的医学理论极其相似,甚至差点被误以为是扁鹊的遗物,而那个漆木俑恰巧就是同医简同时出土的。
其实,这些文物能够面世还真是幸运。当时地铁线施工时,导致古墓严重进水,待考古人员介入后又发现古墓有被盗过的痕迹。所以,人们几乎不对这座墓葬抱有太大的希望。
有趣的是,墓葬打开时,还在里面发现了许多矿泉水瓶,考古人员的心顿时沉了。但是,日后这座墓葬却给了世人无数奇迹,甚至填补了许多考古界的空白。
考古人员首先是对墓葬进行抽水处理,就在其中的3号墓刚被抽干时,一个黑色的物体竟然漂浮了出来。在昏暗的墓葬中,它依然清晰可辨。也正是因为这个人甬的发现,才让考古专家们有了信心,期待见证更多的奇迹。
那么,这座3号墓的主人是谁呢?
首先,1号墓是对夫妻墓,墓中漆器的底部印有“景”字。根据出土文物的时间推断,墓主大概是楚国的名门望族景氏,后迁至蜀地。
2号墓就是出土了提花机的墓葬,里面还有大量的木牍,但是与医学无关,而是巫术和官府文书之类的。当然,这座墓葬中出土了很珍贵的蜀锦,能够用得起这样物品的人家,一定是非富即贵,或与景氏有关。
3号墓则出土了医简和人甬,它与1号、2号墓是一组,但是墓主却非同一人。目前虽未有对3号墓主人身份的猜测,但是至少确定了墓主很可能生前爱好医术,且极有可能与扁鹊派有关。
3号墓中的920支医简经过整理发现,共可将他们整理成9部医书。其中一部有名字的书—《五色脉诊》,与扁鹊的医法极为相似。
这几部医书中的方子也非常实用,比如治疗风湿和头疼的方子与现在无异。
不过有个方子就让人很匪夷所思了,就是治疗黄疸的方子,竟然是“取黄牡牛弱饮之”。也就是说喝公牛尿,且喝得越多好的越快,还真是让人非常不解,不晓得是否有人尝试过。
按理说,在成都这样潮湿的地理位置,人甬好保存,可是竹简是很容易腐烂的。那么,为何时隔千年,这些竹简保存地尚算完好呢?
这是因为老官山地处高地,下面都是岩石,无意间保护了墓葬。最重要的是,因为墓主并非四川本地人,所以墓葬的方法也有别于四川本地的方式,而是用大量的青膏泥填充棺椁的缝隙,反而歪打正着地保护了这些竹简。
如今,我们穿越历史的时光,仿佛看见一位仁心的医者,正在人甬身上反复对照医书查找穴位,而中医的精华就这样被流传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