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中医在两次抗击疫情,获得重大成功以来,老百姓关于中医的治疗养生理念是越发深刻了。
很多中医概念,从传说回到现实。
比如,中医“治未病”的讲究。
所谓治未病,就是:就是治疗还没有形成的疾病,未病之病。
这个概念是动态的,而且把人体疾病的全过程,当成一个宏观的整体,是非常厉害的时空统一观点的体现。
所有病的形成,都会有症状体现的,那么在病形成以前的时间段,都是属于“未病”的状态。
未病:包括无疾之身、疾病隐而未发、发而未传三层含义;
治未病则对应三层含义:概括为未病先防,防微杜渐,既病防变。
治未病,在现实日常应用中,操作起来是很有困难的。
对医者的要求更高,但是患者却感觉不够深刻。
这种情况,类似老子《道德经》所言的境界:大智若愚,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最大的痛苦,就是感觉不到痛苦,也许就是这样吧。
扁鹊见蔡恒公
这个故事大家是耳熟能详了。
出自先秦法家代表韩非子的著作。
可见治理天下和治病,在古人看来是同一个道理。
我们一起来欣赏文言文吧。
《扁鹊见蔡恒公》原文: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如果对中医有些了解的话,这里面不仅在讲故事了。
古代这些时间的间隔是有讲究的,间隔十日就是一旬,五日就是一候。
现在的气象学对古代节气的讲究不是很注重,但是人体的病情递进规律是合乎气候的,比如现象是立秋了,气候一变,很多人的身体状况基本面也是改变的。
同时,对社会宏观的影响也是深刻的,这个话题就点到为止,我们只论人体疾病。
蔡恒公是什么人物?是一国王侯,也会犯了看不起医者的毛病,这就代表社会地位和财富多少,也不能左右自己在健康领域的肤浅,这是患者心理学内容。
整个故事内容的全过程,则讲述疾病的递进过程,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有症状,有分析,有应对。
里面还隐藏了一个“事不过三”的道理。
人犯错,同样的愚蠢如果犯了三次,大罗神仙也是救不回来了。
这里的治未病不注意带来的后果是比较严重,类似现代人,平时不注意健康问题,一检查就说是癌症。
扁鹊三兄弟的故事
这个故事看来也是年代久远,也是借扁鹊来讲述治未病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对待治未病的普遍心态。
一次,魏文王问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
文王又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大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二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人们都以为我的医术高明,我的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第一层感悟:善后弥补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预防,这就是中医治未病。
第二层感悟:其实人们是不会重视治未病的,真正懂得治未病的医者,看起来没有什么本事,甚至会被人唾弃的。
那么,在社会治理方面呢?会不会也出现同样的困境呢?
其实,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