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白露节气,交接于9月7日晚上23点32分。
这个时间段,在南方多数地区,敏感的人会感觉到吹拂过来的风,有些寒气。
第二天清晨起来,路边的草地蒙上薄薄的白露,格外的凉。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秋季第3个节气,干支历申月的结束与酉月的起始。斗指癸;太阳达黄经165度。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由于冷空气转守为攻,白昼有阳光尚热,但傍晚后气温便很快下降,昼夜温差逐渐拉大。
时至白露,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加上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光照强度减弱,地面辐射散热快,所以温度下降速度也逐渐加快。白露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天气渐渐转凉,寒生露凝。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
露凝和霜还不一样。
这些节气是非常有意思的。
白露三候: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
这个白露第三候是非常有意思的,就是讲鸟类准备过冬的一些生活习性。
群鸟养羞:三兽以上为群,群者,众也,《礼记》注曰:“羞者,所羹之食。”养羞者,藏之以备冬月之养也。羞”是“馐”的本字。
古代“羞”、“馐”通用。养羞是汉语词汇,拼音yǎng xiū,指储藏食物。《逸周书·时训》:“白露之日鸿雁来,又五日玄鸟归,又五日羣鸟养羞。”朱右曾校释:“养羞者,蓄食以备冬,如藏珍羞。”
节气是大自然的客观规律,是天体运行的轨迹特征。
里面是有大道理和大智慧的。
其实,人类相对鸟类,并不聪明很多。
就像2022年的冬季,若是寒冬到来,很多鸟类都会按照自己的习性准备好过渡物资。
而人类却因为战争,能源和经济等各自逆反神操作,搞得过冬的物资非常不充分,今年的欧洲地区,将会是一个典型的历史时刻。
看着欧盟和俄罗斯的各种高智商的让人看不懂的对抗操作,一边是欧洲包括富裕发达国家在内,能源告急,而俄罗斯的天然气却卖不出去。
而且,是在两条管道都已经建设好的时代。
有时候在想,人类到底是变聪明,还是变笨了呢?
不管如何,肯定有相当数量的老百姓,为此付诸惨重的代价,甚至是失去生命的代价。
根据各种气候信息和气候周期规律,以及汤加大火山爆发的当年和次年气候估计,等等综合。
2022年的冬季,将很大概率是一个大寒冬。
喜欢走上街头抗议的欧洲人,貌似对这个事情也不是很感冒。
甚至隐约感觉到,他们更愿意看到俄罗斯的衰落。
历史总是如此雷同。
俄罗斯和历史上的一系列帝国和前苏联,其强大对欧洲貌似也没有什么破坏性,至少在二战的时候,是欧洲乃至世界上能够抵挡纳粹德国的强国之一,或者是唯一。
当时的美国更多是左右逢源的军火商,被动地被卷入的成分更大,而且,也在那个时候,美国的军工复合体模式得到空前发展,直至今日。
欧洲人对俄罗斯的态度是,你强大,就是不行,对我有利也是不行。
你必须死,就算我们欧洲人先完蛋,也愿意。
想想也很搞笑!
再想想,这个冬季的欧洲真的很冷,就算烧柴,也是会冷的。
也许是一种宿命,也许是一种无奈,毕竟欧洲诸国的牵线木偶本质,已经一览无遗了。
动物鸟类,知道按节气,准备过冬。
而人类看到整城整国的走向深渊,却不回头,这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征。
白露节气,如果晚稻不能饱满到垂下头来,收成不好。
看来这个时候,还是硬着颈项,是要吃亏的。
此时,硬着颈项,不是有骨气,而是颈椎病,弯不下来了。
种植小麦,播种的时候,底下不施肥打底,以后如何浇肥料,都是不够的。
未雨绸缪,不治已乱治未乱,不治已病治未病,古人的智慧,不是盖的,是血泪的教训。
(文章部分图源互联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