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于时间和节气的理解,其实是有两个概念,一个是时间点,一个是时间段。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第四个节气。斗指酉;太阳达黄经180°;2022年的节气交日在23日交节。
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
秋分和春分的分的意义一样,“分”即为“平分”、“半”的意思,除了指昼夜平分外,还有一层意思是平分了秋季。
秋分日后,太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昼夜温差加大,气温逐日下降。
严格来说,秋分节气是很短暂的一瞬间的。
不同的世界观,就会有不同的节气时空观,上图参考,谦和既济关于时间粒子的文章系列。
2022年秋分交接时间:2022年09月23日 09:03:31
秋分干支纪日:壬寅年己酉月己卯日,己卯为上元符头日,秋分是正授情形,这个节气带来的天地的合力是很强大的,需要特别注意。
这是天文知识,并非封建迷信,请知晓。
按照五运六气体系,秋分节气到,就进入五之气阶段了。
四之气:主气为太阴湿土,客气为阳明燥金,从大暑到白露,即从7月23日到9月22日;
五之气:主气为阳明燥金,客气为太阳寒水,从秋分到立冬,即从9月23日到11月21日;
四之气,凉乃至,炎暑间化,白露降。民气和平,其病满,身重。
五之气,阳乃去,寒乃来,雨乃降,气门乃闭,刚木早凋。民避寒邪,君子周密。
很明显,五之气阶段的气候特征和四之气是明显不同的,谦和既济团队提醒到,抗疫的思路和应对策略需要调整的,这就是科学抗疫的一个内容。
接下来,气候会出现大的变化,寒潮会来,提防快速降温的气候。
所谓的养生,御寒保暖是最基本的。
中国古代一些著作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一、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因此,雷声不但是暑气的终结,也是秋寒的开始;
二、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
三、由于天气干燥,水汽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而今年的气候,是夏季就出现大面积的干旱气候,持续至今。
从这个角度出发,秋季养生,不单是需要润肺了,还要滋阴补肾水,因为江河湖泊都干涸了,参考长江水位降低和江西潘阳湖超级干旱现象。
人体也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就是肾水不足,体内津液干涸。
这是天人合一的观点,也是中药用药论的一个参考。
人体养生也好,开方调养也好,如果能够很好的结合这些气候大特征,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实,疫情防控也是可以参考的,不过谁是那个融汇变通的关键人物,这才是一个问题。
长篇大论不如精华一句话。
(文章部分图源互联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