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二十条新规内容,优化防疫20条措施来了
华夏中医人 2022-11-21
防疫新二十条,一图看懂→
2022-11-15
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公布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
关于疫情防控有哪些新的变化?
一图看懂
11月13日,国家卫健委官方微信公众号“健康中国”发布了关于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的解读问答。
01
《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当前,新冠病毒仍在持续变异,全球疫情仍处于流行态势,国内新发疫情不断出现。
我国是人口大国,脆弱人群数量多,地区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一些地区的疫情还有一定规模。受病毒变异和冬春季气候因素影响,疫情传播范围和规模有可能进一步扩大,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必须保持战略定力,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为适应疫情防控的新形势和新冠病毒变异的新特点,坚持既定的疫情防控总策略和总方针,更加科学精准开展防控工作,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组织专家,对现行的隔离转运、核酸检测、人员流动、医疗服务、疫苗接种、服务保障企业和校园等疫情防控、滞留人员疏解等方面措施进行了研究论证,提出了进一步优化调整的建议。
11月10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听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汇报,研究部署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
02
《通知》对风险人员的隔离管理期限和方式有什么优化和调整?
《通知》明确对密切接触者管理措施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将高风险区外溢人员管理措施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将结束闭环作业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管理措施调整为“5天居家健康监测”。
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者可进行集中隔离。在居家隔离期间要赋码管理,本人和共同居住人员严格做到不外出。居家健康监测期间要严格落实非必要不外出、及时核酸检测等要求。
03
《通知》对于风险区域的划定进行了哪些调整,出于怎样的考虑?
此次措施优化将风险区由“高、中、低”三类调整为“高、低”两类,原则上将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动频繁且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划定为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在科学精准管控风险区域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减少管控范围和人员。
在疫情传播风险不明确或存在广泛社区传播的情况下,要适度扩大高风险区划定范围。高风险区连续5天未发现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符合解封条件的高风险区要及时解封。
04
《通知》对于外防输入措施有何优化?主要出于哪些考虑?
结合全球疫情形势发展变化,为更好地统筹疫情外防输入和国际交往,便于人员往来,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登机前48小时内2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调整为登机前48小时内1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调整入境人员阳性判定标准,入境人员隔离期限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
参照北京冬奥会、成都世乒赛等疫情防控经验,对于入境重要商务人员、体育团组等设立免隔离闭环管理区(“闭环泡泡”)。
对免隔离闭环管理区内的外方和中方人员严格落实闭环管理、个人防护、核酸检测等要求,严防“破环”。
05
《通知》重点突出了企业、学校、养老院、精神专科医院、福利院等场所的疫情防控,主要考虑是什么?
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更快、隐匿性更强,企业、学校、养老院、精神专科医院、福利院等重点机构人员密集,特别是老年人等脆弱人群抵抗力较弱,一旦有感染者传入极易造成聚集性疫情,疫情处置难度大。
《通知》对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一企一策”“一园一策”制定疫情防控处置预案,落实防控主体责任;提升学校疫情应急处置能力,支持学校以快制快处置疫情;优化对养老院、精神专科医院、福利院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的管理。
06
《通知》对医疗救治、疫苗接种和药物储备等方面,有哪些要求?
《通知》要求制定分级分类诊疗方案,做好医务人员全员培训,做好住院床位和重症床位准备,增加救治资源。加快提高疫苗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特别是老年人群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做好药物供应储备,满足患者用药需求,尤其是重症高风险和老年患者治疗需求,做好有效中医药方药的储备。
07
《通知》对整治层层加码问题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为保障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通知》明确要求,各地严禁随意封校停课、停工停产、未经批准阻断交通、随意采取“静默”管理、随意封控、长时间不解封、随意停诊等各类层层加码行为,加大通报、公开曝光力度,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严肃追责。
对于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要严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确定的范围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既不能随意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也不能随意扩大人员管控、社区封控、隔离转运范围。
纠正“一天两检”、“一天三检”等不科学做法。疫情发生地要分类有序做好外地滞留人员疏解,目的地不得拒绝接受滞留人员返回,既要避免疫情外溢,也不得加码管控。
原标题:《防疫新二十条,一图看懂→》
整理编辑:华夏中医人 2022-11-21
胡锡进的评论:
一些人所要的那种“放开”是不可能的,至少今冬明春的中国决不会那样做。无论他们喜不喜欢,这是我的一个判断。基于此,现在探讨这个主张没有意义,只会造成人心的混乱,增加社会上的焦躁情绪。
我们需要认真探讨的是怎么把二十条落实好,尽最大可能不因这种落实而导致疫情的严重扩散。因为二十条是有科学依据的,它的目的就是促进精准防控。
比如公众意见最大的是封城、封街道、封小区,而二十条要求要把高风险区锁定在楼栋和单元的单位上,只有特殊情况才能扩大高风险区。就北京市的情况来说,此轮疫情汹涌,但迄今对这一条落实得相当好,老胡周围已有多人所住的小区出现阳性感染者,甚至一个小区内有多个楼栋出现感染者,但封的都是单元或楼栋,小区保持开放,这比今年四五月份那波防疫有了实质进步。
接下来就是堂食和公共场所的关与开问题。北京多个区本周末又开始停堂食了,一些餐馆告诉我,通知的是停止堂食一周。另外部分居家办公也已开始倡导,城市将在相当程度上静下来,虽然这个周末街头的汽车很多,但人们的社会活动大为减少。这种局面的出现不能不说令人遗憾,希望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会比我能感受到的萧条小一些。重要的是,上一轮疫情北京停止堂食36天,希望此轮北京的停堂食的时间能够大大短于上一轮,那也将是重要进步。
第三是跨区跨省流动问题,老胡仍有朋友在进出北京,文旅部刚刚出台了跨省旅游经营活动不再与风险区联动管理,这一点如果能够得到严格落实,也是重要进步。
最近虽然疫情上升快,但全国新增大规模封控的消息的确减少了。如果我们的社区封控少了,社会活动限制的时间短了,跨省流动限制也少了,在冬天病毒活跃的情况下,病例有一定增加,但是总量能控制得住,各地人们感染的几率仍然很低,死亡病例更是保持在很低水平上,也就是绝大多数的人安全有保障,那么我认为就是成功。
现在最要防止的是两种情况,一是有的地方病例刚有所上升,就慌张了,重新搞大规模静默。二是要防止疫情大规模扩散,直至失去控制,而且疫情如果在一两个地方完全失控,将会打乱整个国家的防控全局。
我们必须在坚守二十条的基础上往前走,保持对疫情大的控制力,同时给我们的经济社会生活开辟更大常态空间。
一些人不要再喊“放开”了,更不要宣扬“躺平”,那样会引导对二十条的误读,对全面推行二十条只会有害,毫无益处。也不要宣扬只能或者“放开”或者反复静默封城,没有中间的选择。我们不搞封城,但是有巨大的防控投入,怎么可能没有效果!只是我们对效果的认识要根据实际情况做调整。在奥密克戎传播如此迅速的这个冬天,我们保持住低感染率和极低死亡率,这就是巨大的成果,也是老百姓想要的成果。
“二十条”出台后,《人民日报》9天8次发文谈防疫
2022-11-20 21:07
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梳理发现,自“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11月11日发布后,《人民日报》从11月12日至今八次发表仲音署名文章谈疫情防控,系统全面地阐释了“二十条”的要义以及今后的疫情防控导向。
今天(11月20日),《人民日报》仲音发文《不动摇 不走样》。
9天8次发文
根据政知见梳理,《人民日报》在9天里连续八次发表仲音署名文章,对“二十条”要义进行了详细总结和阐述,从宏观的抗疫导向谈到了微观的工作方针。
《人民日报》11月12日第3版仲音文章《坚决打赢常态化疫情防控攻坚战》:
疫情防得住,经济才能稳得住,人民生活才能平平安安。
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定不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决打赢常态化疫情防控攻坚战。
优化调整防控措施不是放松防控,更不是放开、“躺平”。必要的防疫举措不能放松,既要反对不负责任的态度,又要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纠正“层层加码”“一刀切”等做法。
《人民日报》11月13日第2版仲音文章《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我国是人口大国,老龄人口多,加上相当数量的儿童和有禁忌症无法接种疫苗的人群,疫苗接种率尚未形成足以抵抗重症和死亡的屏障。
一旦放松疫情防控,势必造成大规模人群感染,可能出现大量重症和病亡,造成医疗资源挤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将受到严重影响。
同时还要认识到,抗击疫情是个系统工程,控制疫情、保障群众正常生活、确保经济社会必要运行,三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缺一不可。
《人民日报》11月14日第4版仲音文章《坚定不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
当前,疫情仍然在世界范围内持续流行,最终走向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我国仍然面临境外疫情输入和本土疫情传播扩散的双重风险。
在疫情这场大战大考面前,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决不能放松,决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前功尽弃。要坚决克服认识不足、准备不足、工作不足等问题,坚决克服轻视、无所谓、自以为是等思想,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确保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
《人民日报》11月15日第5版仲音文章《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
我国是人口大国,加上地区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总量不足,放松防控势必令易感人群感染风险加大,一旦形成规模性反弹,必将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冲击,最终付出的代价会更高,损失会更大。
“动态清零”的精髓,一是快速,二是精准,必须进一步提升疫情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要以快制快,避免战线扩大、时间延长。要集中力量打好重点地区疫情歼灭战,采取更为坚决、果断措施攻坚,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决不能等待观望、各行其是。
前述几篇文章的标题,从防疫政策导向角度,分别谈到三个“坚定”一个“坚决”。从11月17日开始,此后几天的《人民日报》仲音文章从更具体的层面对防疫工作进行了阐释。
《人民日报》11月17日第4版仲音文章《算大账 看优势》:
抗疫斗争,要算眼前账,更要算长远账。
从短期看,以快制快处置突发疫情,严防外溢扩散和规模性反弹,难免会对发展造成一定的暂时影响,但放眼长远,换来的将是更健康持久的发展。实践充分表明,坚持动态清零,绝不是发展的阻力,而是发展的助力。
我们长期积累的雄厚物质基础、建立的完整产业体系、形成的强大科技实力、储备的丰富医疗资源,能够为常态化疫情防控提供坚强支撑。
《人民日报》11月18日第4版仲音文章《抓落实 增信心》:
二十条优化措施是基于对病毒变异和传播规律的把握和近3年来各地防控经验的总结,是稳中求进、走小步不停步、符合我国国情、更加科学精准的举措,不是放松放开,更不是“躺平”。除了二十条优化措施,其他各项措施仍然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执行。
打赢常态化疫情防控攻坚战,最可贵的是信心,最需要的是斗志。既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也要有“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拼劲,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
《人民日报》11月19日第4版仲音文章《守土有责 守土尽责》:
落实好二十条优化措施,对疫情防控工作提出的要求不是低了,而是高了。
常态化疫情防控是一项艰巨繁重又需要持久坚持的工作,决不能不担当、不作为、不愿负责、畏首畏尾,决不能疲疲沓沓、拖拖拉拉,情况弄不清、工作没思路,决不能敷衍应付、作风飘浮,工作抓而不细、抓而不实。
《人民日报》11月20日第4版仲音文章《不动摇 不走样》:
坚持第九版防控方案、落实二十条优化措施,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不动摇、不走样,采取更为坚决、果断措施攻坚,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
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心,坚决克服认识不足、准备不足、工作不足等问题,坚决克服轻视、无所谓、自以为是等错误认识,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
多省份强调“既要整治层层加码,又要防止一放了之”
政知见注意到,这几天,多个省份召开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或省级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就防疫工作进行进一步部署。
11月18日,河北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暨全省视频调度会议召开,省委书记倪岳峰主持并讲话。
会议强调,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定不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各地各部门要坚持第九版防控方案、落实二十条优化措施不动摇不走样。
11月19日,福建省委书记周祖翼主持召开省应对新冠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周祖翼强调,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会议指出,要全面做好二十条优化防控措施的衔接转换工作,进一步完善具体实施办法和操作流程,既要持续整治层层加码、“一封了之”问题,又要反对不负责任的态度、“一放了之”,确保二十条措施接得住、落得实、用得好。
此外,在山西,省委书记林武指出,深刻认识防控工作要科学精准、扎实推进,既要坚决整治层层加码、一刀切等问题,也要防止以优化措施为名放松防控要求,以坚决态度和过硬举措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确保思想上不动摇、行动上不走样,确保守牢守好山西阵地。
吉林省委书记景俊海要求,既要坚决整治层层加码、一刀切等问题,又要防止以优化措施为名放松防控要求、随意减码,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江苏省委书记吴政隆强调,要不断提高防控工作的科学精准水平,既不能简单化、“层层加码”“一刀切”,又要反对不负责任的态度,防止“一放了之”,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抓薄弱、补短板,及时堵塞防控漏洞,强化业务培训指导。
资料 | 人民日报 各省党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