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动辄腋下出汗很厉害。
要么劳作,要么吃饭的时候,就是明显的腋下出汗太多。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根据中医理论,腋下出汗多可以归结为体内的一种失衡。中医关注的是人体的整体平衡,出汗过多通常与脏腑功能、经络气血和阴阳平衡有关。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脾虚湿盛:脾主运化水湿,如果脾脏功能不足,体内水湿不能得到有效的调节,就容易导致湿气过盛,从而引发出汗过多的情况。
2,肾阳虚:肾阳虚表示肾脏功能不足,导致阳气不足。肾阳虚使体内水湿代谢失衡,容易引起出汗过多。
3,心火旺盛:心火过旺会导致心脏功能异常,使心脏的热量不能得到有效的散发,从而导致出汗过多。
4,肺气虚:肺主呼吸,也具有宣降、调节水道的作用。肺气虚会影响气血循环,导致出汗过多。
5,肝气郁结:肝气郁结表示肝脏的功能受到阻碍,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肝气郁结可导致出汗过多。
中医治疗出汗过多的方法通常是通过调理脏腑功能、经络气血和阴阳平衡,以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具体的治疗方法因个人体质和病因不同而异,包括中药、针灸、拔罐、推拿、艾灸等。建议寻求中医医生的专业建议,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根据中医的经络理论,”极泉”穴位于人体的腋下,属于心包经。心包经又叫做心包络,心主脏络,也被称为手厥阴心包经。
“极泉”穴位于上肢,当你将手臂平举,穴位在腋下,胸大肌附着处的凹陷中。这个穴位在中医中用于治疗一些与心包有关的疾病,如心痛、胸闷、心悸、怔忡等。同时,它也常常用于调理出汗过多等问题。
腋下汗多,也要考虑心脏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心阴不足是肯定的。
根据中医的理论,腋下出汗过多可能是心阴不足的表现。心阴代表着心脏的营养和滋润方面,它与心阳(代表心脏的功能和活动)共同维持心脏的正常功能。心阴不足,心脏的滋润和营养可能就会受到影响,导致心脏的功能出现问题,表现为烦躁、心悸、失眠、口燥、多梦等症状,同时也可能导致出汗过多。
心阴不足的治疗主要是滋阴降火,恢复心阴的平衡。这通常通过中药,食疗,针灸,以及艾灸等方法来实现。具体的治疗方法应由具备中医知识的医生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来制定。
然而,腋下出汗过多并不一定意味着心脏有问题。这可能与许多其他因素有关,例如环境因素,遗传因素,荷尔蒙变化,压力,某些药物的副作用,以及其他一些健康问题(如糖尿病,甲状腺问题等)。如果你对此有疑虑,建议寻求医生的专业意见。
总之,一旦人体明显出现这些异常的特征,较为明显,而且持续较久,是需要整体的对身体的健康状况,进行仔细的分析,因病施治,对症调理,达到养生健康的效果。
(文章部分图源互联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