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新时代,未来已来!
华夏中医人 来源 : 医馆界 2023-08-30
医疗的主阵地不是医疗,而是非医疗,非医疗可以减少医疗发生。这是我们中医人更高级的追求,但是我们自己反而嫌弃了这块主阵地。
”
每个行业都有鄙视链。中医学术圈的普遍现象,内科开方的看不上搞外治的,扎针的看不上搞推拿的,搞成人推拿看不上搞小儿推拿的,更别提艾灸拔罐之类。甚至不少大学老师认为,成绩不好的才会去学外治。
然而,从市场结果看,处于鄙视链底端的艾灸和儿推,却是泛中医市场化程度最高的细分领域。
《黄帝内经》总结的中医六术:砭(石)、针、灸、药、按跷(按摩)和导引,除了中药,其他五种都属于外治。《黄帝内经•灵枢》的主要内容就是经络与外治。自古中医治病的顺序被归结为“一灸二针三用药”,现都却都反过来了!
中医外治式微已久,传承了几千年未曾中断,为何今天的中医界,汤药为王,除针刺外,其他外治疗法都处于不同程度的边缘化?
当前的中医高校教育,除了针灸推拿,其他外治疗法在课堂上几无涉及。据一位刚刚毕业的针灸推拿专业本科生透露,她这一届的艾灸课只有4个课时,更遑论刮痧拔罐等传统疗法。简言之,大学接触少,等同没学过,至于社会上流行的督灸、脐灸、火龙罐等创新外治疗法更是无从接触。
许多医院的针灸科只有针没有灸,变成了“针刺科”。主要是收费低,经济帐算不过来。艾灸半小时,医保收费二三十,公立医院患者多,也忙不过来。中医骨伤手法复位等外治难以复兴,主要也是经济原因。很多地方的医保按扎针的针数计算,一根针几块钱,于是出现神奇的一幕:医院针灸科的患者个个扎成刺猬,同一位医生去到自费的民营医馆,几根针就完事。
坐诊开方多快,诊费药费治疗费……
学针推专业的毕业了都想干针灸而不愿意做推拿,除了经济帐,辛苦也是重要原因。
相比中药开方,多数外治都耗时耗力,所以除针灸外,临床鲜见高年资的医生做其他外治,不过,这也给青年中医创造了临床机会。
由于中医学术界长期缺乏重视,致使今天外治的重头在民间而非庙堂。多数中医对当今外治疗法的认知非常有限,还停留在单纯推拿刮痧的阶段。
根据《医馆界》数据库分析,一家综合型中医馆的外治营收占比达到50%,其抗风险能力将大大提高。
然而,中医馆外治的现状很不乐观。在2021-2022中国社会办中医100强中,65%的中医馆外治营收占比30%以下。
▲ 2021-2022中国社会办中医100强数据统计
为什么多数中医馆做不好外治?
对于多数医馆而言,做外治意味着团队结构和运营思维的转变,意味着从名老中医往青年医生转变,从兼职医生往全职医生转变,很多医馆选址装修时就没太考虑外治,有些物业楼层矮,做不了排风开展不了艾灸等项目。
然而近几年,医馆行业的外部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对于多数医馆而言,以后不再是做不做外治的问题,而是如何做好的问题,不论医馆是自愿还是被迫,就像培养青年中医一样。
这几年,美业大量转型进入中医馆。尤其是有中医近缘的生美、母婴、儿推、艾灸馆养生馆头疗馆理疗馆……
中研普华的研究报告显示:截止2021年底,全国养生馆数量约有231万家。他们虽然重环境重服务擅营销,但和中医馆一样同质化严重,你能说出你们和其他家有什么不一样吗?连自己都说不出来,客户怎么认得出来?
几乎所有的医馆都缺实效好医生,中医养生行业更甚。单纯依靠名老中医开方的传统模式已难以为继,夯实基础做出特色才是出路。
单纯从效率和耗材的经济角度看,针刺无疑是蕞便捷的。全球多数国家认可针灸,远高于中药的认可程度。国家级非遗“程氏针灸”第四代传承人、北京中医药大学程凯教授曾说:中医不会亡于中药,因为还有针灸。
不只针灸,外治疗法各有所长。
我们去拜访督灸创始人、山东省中医院外治中心的崇桂琴教授,今年74岁的崇教授仍被医院返聘。如今督灸的使用早已遍地开花,但鲜为人知的是,督灸从1983年萌芽到1988年成型,崇教授建立了省中医院强直性脊柱炎督灸治疗中心,以扶阳入手,主攻强直、类风湿等疑难病。灸法不只是养生保健,灸法也能治大病。
▲ 笔者和崇桂琴教授(中)
山东中医药大学对外治的重视程度和研发水平在中医高校无出其右,先有崇教授的督灸,后有高树中校长的脐灸,现都是当今中医外治疗法的主流。更早历史,山东则诞生了三字经等儿推三大主要流派。
研用中医外治十几年的澳门科技大学任文静博士,一直追求做个“懒医生”,不是真的懒,是教育患者多学习一些医学常识,能在家里解决的小问题就不用去找医生。
任博士认为:“医疗的主阵地不是医疗,而是非医疗,非医疗可以减少医疗发生。这是我们中医人更高级的追求,但是我们自己反而嫌弃了这块主阵地。”
就像山东省中医院独栋大楼的外治中心,每层都是一大特色疗法,既能治大病,也在向中医治未病中心的方向拓展,兼顾非医疗需求。
中医外治品类繁多又发展迅速,能简便容易上手蕞佳。
最近考察落地杭州医馆的一个火爆项目——手砭,仅靠手部的全息诊断和调理,借用简易工具就能完成诊疗。在医馆内设置了几十平米的空间,6个理疗师得提前一周预约。
中医全息疗法有很多种,手砭、刮痧、耳穴、颊针甚至足疗等都是基于生物全息理论。去北京拜访中医全息刮痧的创立者张秀勤教授,张教授从1991年开始全心研究中医全息刮痧,后又扩展到美容刮痧,被誉为“中国美容保健刮痧第一人”,三十多年来,她把中医全息刮痧传播到几百家部队医院和三甲医院。
不论刮痧还是手砭,都是简便易学的外治技术,医院能用,医馆能用,家庭也能用。
为什么中医治病必须服用汤药?有时作为患者的身份思考这些问题其实更简单。我是铁杆中医粉,但和许多人一样,吃中药时间长了都难以下咽。尤其孩子和敏感人群。
我们一直倡导中药剂型改良、口感改良。膏方、代泡茶饮、丸散膏丹各有千秋,多创新多尝试。中药口感难喝、不断涨价及资源稀缺性在当今时代会越发受到挑战,更有集采、医保控费等趋势不可逆,汤药的未来必将发生重大改变。
相较而言,中医外治的调理方式多样,舒适度高,患者的试错成本低。
从市场体量看,中医外治的主流在民间,这是中医界的特殊现象。全国的社区底商都遍布各种养生门店,大部分多少都有开展中医外治项目,中医养生已然成为社区商业的蕞大业态。但是专业水平欠缺、盲目夸大功效、产品违规添加等乱象层出不穷。
目前,外治的操作者大多是非专业出身,很多新疗法的发明者也是,对其中的医理、适应症、医疗风险等难有准确把控。
为了帮助行业发掘对接一批安全有效易落地的中医外治技术和项目,《医馆界》发起筹办首届中医适宜技术大会,这并非是心血来潮。
六七年前,《医馆界》就提出的中医馆突破的三大方向:青年中医、中医外治、专科建设,在此思想指导下,分别举办了三届全国青年中医论坛和一届全国中医专科建设大会。只是因为口罩原因,中医外治拖延至今。
为什么不叫“中医外治大会”而叫“中医适宜技术大会”?
虽然多数适宜技术都是外治疗法,但也有膏方、茶饮等非外治项目,同样是中医非药物调理的重要手段。另外,我们出发点不同,与官方定义的适宜技术不完全一样。考虑民营中医馆或养生馆的实际情况,我们优先发掘非侵入性疗法(如针灸等),这也是大势所趋,能不用针解决问题蕞好,将极大扩展中医的受众人群。
为了更大范围地发掘优质项目,我们面向行业发布了公开征集,共收到141个项目申报,从中筛选出部分项目在大会期间进行展示,由于本届大会以疗法的安全有效易落地为主要衡量指标,所以是否入选并不代表临床水平高低。
为了办好这届大会,我们在几个月的筹备期内,实地考察走访了多数嘉宾单位,同时,特邀了六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人和多位外治领域泰斗。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当走进真正的中医外治江湖,比我们想象中大得多,也精彩得多。
以前几次去郑州,都没曾注意到当地的膏药企业如此之多,传统的外用黑膏药,当然这些年基质材料也在不断革新,郑州甚至成立了全球唯一的膏药协会,几百家膏药企业入会,起到很好的行业监督促进作用。
在南京拜访83岁仍在出门诊的动力灸创始人陶崑老先生,陶老从医64年,临床擅针药灸并用,尤其精通灸法,除了自创的动力灸和中药蒸汽灸,还改良了鳖甲灸、长蛇灸、眼镜架夹核桃灸……陶老的底层学术思想是补肾养元。他认为各种疗法结合就是总成方案,系统比单个疗法好。
▲ 笔者和陶崑老先生
陶老至今记得几十年前参加的全国性艾灸学术会议的主题叫“灸法规范化”,他一再强调,现在的艾灸太乱了,“真正的灸法,就是应该这样搞(规范化)”。
这些中医前辈创新创造的灸法,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才有了这样惠泽行业、丰富多彩的经典外治疗法。
▲ 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香疗研究院/国家重点实验室
这是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香疗研究院,江中的产学研在全国中医高校首屈一指,其原校办企业江中制药已成功并入央企。江中香疗依托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对中药单方及复方精油开展了深入的系统研究,用科技的力量为行业赋能。
中医外治发展到今天,许多技术与西方医学、国外其他自然疗法和非药物疗法进行了有机融合,产学研研究方兴未艾。相比于中药走出去面临的法律瓶颈,中医外治走出去要容易得多。
随着近年中医AI的兴起,我认为,相对于中医内科AI,中医外治AI可能更快得以大规模普及,因为经穴相对标准化,争议要小得多。另外,相比中药,外治相对风险小,试错成本低,也不容易有AI处方容易触碰的法律风险。AI指导下的中医调理还可扩展到膏方、草本茶饮等非药物疗法。
历经三年口罩,今年是中医养生风口蕞好的一年,国人的健康意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未来,慢病、生活方式病将日益严峻,要实现全民健康,仅靠汤药不现实,更多地只能用外治和非药物疗法,提高国民体质,把“看病难看病贵”解决在去医院的路上。
▲ 南阳医专传统医药非遗传承中心
今天,中医高校在行动,南阳医专建立了中医非遗传承中心,把当地非遗传承人请进课堂,以实践为主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今天,全国各大中医院、公立社区中医馆制度性普及中医适宜技术,少则几种,多则上百种。
今天,越来越多的新型中医馆重视外治人才梯队建设,团队协作运营,不断提升全职医生占比和外治占比。
今天,传统养生机构正快速从放松型养生向功效型养生升级。
今天,外治技术快速融合,多种适宜技术取长补短形成的创新疗法百花齐放。
今天,全民养生时代,泛中医产品正通过互联网源源不断走进千家万户。
认知是第一生产力,理清行业发展趋势。
中医外治新时代,未来已来!
中医医疗/养生机构、中医师、中医药产业链、中医投融资、政府领导、行业协会、中医准创业者等中医药产业界人士。
校友票:499元 / 张(会议两天全场通票,需审核资质。限历届长城馆长营/膏方班/短视频班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