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查看作者
    • 东西方文化碰撞,当泰勒斯遇见周公,当亚历山大遇见秦始皇

      很多人在谈古代文化,天文历法的时候,言必称罗马,言必称希腊。

      比如下面这一段描述,大家看看如何?

      来自古希腊的大神

      来自米利都的泰勒斯,希腊语:Θαλής,Thalês,英语:Thales,约公元前624年-公元前546年,又译为泰利斯,生活在公元前7世纪到6世纪。

      泰勒斯,被誉为西方哲学的第一人,也是著名的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他也是第一个研究天文学的人,第一个成功地预言日食并确定冬至和夏至的人。

      看到百科词条上,一大堆头衔,指定来头不小。

      泰勒斯,是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家、科学家、哲学家,出生于爱奥尼亚的米利都城,创建了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是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也称爱奥尼亚学派)的创始人。古希腊七贤之一,西方思想史上第一个有记载有名字留下来的思想家,被称为“科学和哲学之祖”。泰勒斯是古希腊及西方第一个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泰勒斯的学生有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等。

      他是第一个提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并开启了哲学史的“本体论转向”的哲学家,被后人称为“希腊七贤之一”和“哲学和科学的始祖”,是学界公认的“西方哲学史第一人”。西方哲学之父,泰勒斯的思想影响了赫拉克利特等哲学家。

      研究中国古代历法的人,肯定不会觉得中国人古代就不懂得确定冬至和夏至了。

      二至二分

      二分二至在《左传·昭公二十一年》有记载:“二至二分,日有食之,不为灾。”杜预注:“二至:冬至、夏至;二分:春分、秋分。”文献记载二至二分最早的是《书·尧典》,其中二至名为日永、日短,二分名为日中、宵中。一说殷墟甲骨文有关于“至”之记载。

      词语分解:

      二至的解释 指冬至和夏至。《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二至、二分,日有食之,不为灾。” 杜预 注:“二至,冬至、夏至。”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 威 施 之艷,粉黛无以加;二至之气,吹嘘不能增。” 清

      二分的解释 .春分和秋分。《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二至、二分,日有食之,不为灾。” 杜预 注:“二至,冬至、夏至;二分,春分、秋分。”《文选·左思<魏都赋>》:“阐钩绳之筌绪,承二分之正要。” 李善 注:“二分

      按照这个记载,在夏朝之前,就懂得确定二至了,而且二至二分是可以同时确认的。

      泰勒斯大致和周公所处的时代相同。

      大卫王建国和周朝建立的时间大致相同,这都在泰勒斯所处的时代三百年之前,而夏朝建立之初和亚伯拉罕所处的时代大致相同,在泰勒斯所处时代的1300多年以前。

      在亚伯拉罕所处的苏美尔王朝后期,和摩西所处的古埃及时期,那个时候的天文历法是很发达的。

      第一个确定二至这种事情,都是需要长期的天文观察。

      当马其顿方阵遇见秦军

      我们今天要继续讲讲亚历山大所处的时代。

      网游热血圈和兵法爱好者,流传着这样的一个趣谈,就是亚历山大的马其顿方阵遇见秦军,哪个更加厉害?

      实际上没有可比性,也不好比较。毕竟是两个地区的兵种。而且秦军方阵成熟时期和马其顿方阵成熟时期不一样。

      你可以拿西班牙方阵和瑞士方阵比较但是不能用这样不同时期的作为比较。

      马其顿和秦国是两个国家,战争是两个国家的比拼,而不是一场战争的胜负。

      马其顿帝国擅长战术,也就是布阵决战。秦国擅长战略,战术其次。

      马其顿方阵脱胎于希腊方阵,是对希腊方阵的改良,骨子里还是希腊方阵。就是把长矛加长,增强攻击,机动性。减少防御。

      秦军脱胎于武卒方阵。是根据六国战争和西北游牧民族脱胎而成。

      在马其顿方阵初期,应该是武卒方阵和马其顿方阵的比较,这时候单纯谈论战术,武卒方阵很难和马其顿方阵正面对战。

      无论是战车还是步兵,战国初期的骑兵也不成熟,也无法和马其顿骑兵对抗。只能通过战略击败,断粮道,纵横。以逸待劳。

      在亚历山大死后,塞琉古帝国和安提科王朝时期,秦军方阵超越马其顿方阵,这时候的马其顿方阵已经严重僵硬,除了长矛十几米外,一无是处,可以从侧翼,弩箭,骑兵等攻击。

      其实,马其顿方阵也好,罗马军团也好,其军兵的组织规模,对比相同时代的战国七雄,在人数量级上至少是低一个级别的。

      秦国以至后期的秦国,乃至楚汉时期的军队规模可达百万级别,而马其顿,罗马军团,基本上最大级别在十万规模。

      虽然,战争也不一定要完全比人多,那么华夏文明压箱底的《孙子兵法》《鬼谷子》甚至《道德经》等思维体系都是可以算作古代专业的军事书籍了。

      有些人说《道德经》不算兵书,这就显得狭隘了,《道德经》是高级别的兵书,现在不是潮流降维打击吗?

      那么,《道德经》《鬼谷子》甚至《易经》都是降维打击的神器。

      相对而言,古罗马,古希腊的文明关于兵法的论述就不成体系了。

      理论需要实践相结合,世界观需要见识过世界。

       

      亚历山大时代

      亚历山大是西方古希腊文明时期的典型代表,和秦始皇所处的时代相近,略早一些。

      亚历山大大帝(希腊语:Αλέξανδρος,英语:Alexander the Great;前356年-前323年6月13日 ),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帝国)国王(前336年-前323年6月13日在位),称亚历山大三世  。

      世界古代史上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西方历史上四大军事统帅之首(其他三人为汉尼拔、恺撒、拿破仑)  。

      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之子。

      亚历山大自少师从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16岁时代父统治马其顿。前336年,在腓力二世被刺杀后继位,年仅20岁。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他迅速平定宫廷内部动乱,击败各种反对势力,并于前335年统一希腊全境。前334年起率军东侵,相继在格拉尼库斯河战役、伊苏斯战役及高加米拉战役中大破波斯帝国军,横扫小亚细亚、中东及伊朗高原,不费一兵一卒而占领埃及全境,前330年吞并波斯帝国。前329年转战中亚,前327年继续南征印度 。

      到前324年西撤为止,亚历山大在13年内征服了约5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建立起西起希腊、马其顿,东到印度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锡尔河的大帝国,使马其顿成为当时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前323年在巴比伦病逝,年仅33岁  。

      经过亚历山大在军事上的征服,古希腊文明得到了广泛传播与繁荣发展,东西方文化、经济进行密切的交流,开启了希腊化时代 [39]  。同时,他鼓励民族间通婚,倡导民族间地位平等,对人类社会文化的进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作为世界史中公认的军事天才 ,他本人也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现在的印度和古印度的文明是不大相同的,其中一个历史文明的分水岭是这个亚历山大大帝给整出来的。

      秦始皇时代

      秦朝(前221年~前207年)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秦人的祖先大费是黄帝之孙颛顼的后裔  ,舜赐其嬴姓。秦穆公时,任贤使能,虚心纳谏,灭国十二,开地千里,国力日盛。

      前361年,秦孝公继位,重用商鞅两次变法,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

      秦孝公与亚历山大所处的时代就基本对齐了。这个时期,如果把亚历山大的马其顿兵团放在秦孝公面前,西戎的战力就能使亚历山大喝一壶的了。

      秦王嬴政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完成统一大业。前221年,嬴政称帝,史称“秦始皇”。秦朝在中央设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筑长城以拒外敌,凿灵渠以通水系。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中国2000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奠定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故称“百代都行秦政法”。

       秦朝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

      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前210年,秦始皇巡游途中病死于沙丘(今河北省广宗县)。其子胡亥即位,为秦二世。秦王朝虽在历史上拥有巨大影响,但滥用民力,统一仅十五年。前209年,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天下响应,刘邦、项羽起兵江淮共抗秦。前207年,秦朝灭亡。 

      广东·深圳
    • 0
    • 0
    • 0
    • 375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任务
    • 到底部
    • 单栏布局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