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讲和尚田地名趣事之前,我们来谈一谈非常相似的,而且大家都知道事情。
盛杜趣事
那就是关于上海盛宣怀与杜月笙的故事。
上海这种城市的发达,建成和盛宣怀是息息相关的。
盛宣怀与他的姓名一样,盛极一时,同时也是扳倒红顶商人胡雪岩,成为东方商战的经典案例。
在盛宣怀之后,上海滩出现了青帮老大杜月笙,杜月笙在上海势力鼎盛的时候,也是有认祖归宗的心意。
当时,杜建杜家祠堂也是弄出一些趣事。
在杜氏家祠落成典礼中,前清状元刘春霖来此提笔,只点了一个“点”,便赚了一笔巨款,令当时的人们惊叹不已。
杜氏家祠落成之后,杜月笙为此举行了极为盛大的落成典礼仪式,并邀请当时各界名人前来参加,包括蒋总司令、张少帅、吴市长、段大帅等等,几乎涉及了军、政、商各界。从1931年6月8日至10日,在为期3天的典礼仪式中,杜月笙大摆流水席,邀请附近的相亲们前来赴宴,据统计,此次流水席共有1200余桌,称得上是民间“史无前例”的大席宴。
可以说上海滩史上最大的两次盛宴,一次是盛宣怀的葬礼,一次是杜月笙的杜家祠堂落成宴客。
杜月笙和盛宣怀两个人看起来八竿子打不着,甚至还请前清状元来添门面,而这一切在和尚田这里都不是问题,因为这里的杜姓源于明朝进士盛国公,这个姓氏原来曾经出现过一段时间的复姓:盛杜。
横田原来是和尚田
和尚田也就是现在溪南村的横田。
和尚田,潮州话,留隍口音:横相田,叫顺口了之后,想日本的片假名叫法,就随口叫做:横田。
自从和尚田这个地方被叫成横田之后,这里的人明显多了几分霸气,因为横本身就有霸道的意思。
也是人们对和尚本身的含义也不看好。
其实,和尚也是蛮有”禅“意的,俗人却爱烟火味罢了。
和尚田这座村本来有一座庙,也叫庵堂,它是庵堂埕的那座庵堂的前身。
根据荋芜斋老师的考证,【和尚田】该地曾有佛寺,后迁至‘留隍的慈祥街,即今称为庵堂的地方。据考证该村居民为明朝进士盛端明的后裔。
上图:庵堂埕
盛公往事
而盛端明晚年的确是退休于大埔与潮州城之间的留隍一带,也是很有可能的。
盛端明(1476—1556),字希道,号程斋,明潮州府海阳县洲都-人。屋址在大埔-镇附麻村吴屋墩。父盛凤仪,成化元年(1465),以海阳县学生员岁贡(每年从府、州。县学中选年资长久的廪生升入国子监学习),后以贡监任广东仁化县训导,不久任福建安溪县教谕并代理一县政事。
留隍是介于大埔附麻村和潮州城的中间,水路非常发达,也宜居。
盛端明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在留隍一带流传有盛国公的典故。
其中最经典的一个就是,盛国公对后代因为不善治家,变卖土地时候的感叹。
“千年土地八百主,地是主人人是客”。
这句话的确是明末清初后,多有记载,而进士出身的盛端明是有著述存世的,盛公端明文章德业,均为世人推重,所著除《程斋医钞撮要》、《玉华子》外,尚有《知微录》、《五行论》、《诗集类稿》等。
可见教育和家风的重要性。
典故学习
当盛国公看到儿孙变卖田地的情景,想必会想起汉献帝刘协被迫写诏书让位给曹丕的这段文言文:
朕在位三十二年,遭天下荡覆,幸赖祖宗之灵,危而复存。
然今仰瞻天象,俯察民心,炎精之数既终,行运在乎曹氏。
是以前王既树神武之迹,今王又光耀明德,以应其期。
历数昭明,信可知矣。
夫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唐尧不私于厥子,而名播于无穷,朕窃慕焉,
今其追踵尧典,禅位于丞相魏王。王其毋辞!
自从这个时候起,盛家就在留隍家道中落,变卖田地。
和尚田村一带,很可能包括东洋的龙中一带,均曾经有盛氏的田地。
在东洋后山,根据朱友坚老师的考证,还存有盛氏祠堂。
上图,上各堂,隐于“东洋”村山窝中之建于明代的盛氏宗庙–“上各堂”,虽历经岁月沧桑,风韵依然。
盛姓为什么会变成盛杜,后来又变成杜了呢?
其中的过程大概是某氏一族衰落后,寄养给杜氏,或者受到杜氏的招赘,或者是其他形式的投靠。
总之,这个时候的盛家已经变成盛杜家了。
久而久之,就变成现在的杜姓,毕竟和尚田都可以叫成横田,盛杜也可以变成杜,习惯而已。
身边禅景
上图:横田村周围的和尚打坐山,隐约可见
和尚田这个地方,其实不仅仅田和寺庙和尚有关,其实这个村连同大浣坐落在几个山头中间的一块不大的平地。
非常适合建村,和尚田村历史悠久,就是一个证据,现在空心化的速度还没有荷其塘快。
而站在大路上,尤其是潮泰山庄,原来溪南山寮这个位置看起,包围和尚田和大浣的这几座山头,就像几个打坐的大和尚一般,惟妙惟肖。
很多奇特的风景,就在身边,看多了也就不觉得美,也不觉得神奇,大自然鬼斧神工,令人惊叹不已。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