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危机已经是全世界的问题了。
2020年中,全世界已经出现明显的粮食危机预警,这是一年前的全球粮食概况: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稻米和小麦作为为主要的粮食,全球连续几年处于供大于求的累库格局。但全球平均年度库消比在30-40%,也就是说全球的平均库存在一个季度左右的消费量,尤其是一些库存偏低的国家,可能出现阶段性的短缺导致短期的价格暴涨。
时间来到2022年的春季,整个北半球,格外寒冷,世界疫情还没有结束,中国香港的疫情现状令人担忧。
如果不建立在温饱的基础上的所有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是空中楼阁。
近日来,留隍镇政府一纸公文,引起了广泛的热议。
五点内容,考虑得也是非常全面的。
弃耕问题,不是一个地方的问题,而是全国性的普遍问题。
现在不是扯遮羞布的时候,现在是先完美妥当地解决好这个问题,就树立了典范的问题。
危机危机,危险困难中有大机会。
好风景在转角处。
上图:鼓浪屿,与留隍古镇何其相像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实际操作起来,需要落实,还有很多细节,老百姓的心里的各种秤,如何衡量。
考究的是真功夫,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就是如此。
其实,多少的农耕问题,归根结底就是这一点,种什么,老百姓乐意种,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
那么我们重新来理顺了一个问题,老百姓乐意种,除了经济价以外还有没有别的因素。
留隍这个地方的耕种实际情况,平原少,山地多,人均地权分散不集中。
大规模的机械化肯定是不用考虑了。
只能小规模精耕细作,搭配因地制宜的精细机械化。
同时,产业的转移是必然的趋势,比如中草药种植是一个很好的引导方向。
就像上图这个村庄的田间,本来就会长很多艾草,益母草,墨旱莲,以及蛇针草,蒲公英也是很常见的。
这些药材,看起来市面上不值几个钱,但是纯野生的,适当的包装和推广,其价值翻倍,甚至还可以带动观光旅游。
说起特色小镇的文旅和康养小镇的建设。
我们的思路可以更加开阔一些。
现在虽然是疫情紧张,但是这疫情肯定会过去的,现在在中国,防疫是非常可控的。
有见识的人,已经知道中国人拿着大牌了。
这大牌的红利,大家都有份,先准备的人,是占住先机的。
老百姓要做更多的准备,政府的机动引导在党的带领下,必然全局安排得很好。
就是政策解读和细节的落地问题了。
谦济堂文化团队,关于留隍特色小镇项目的推广,一直是很积极的。
前年在奶茶网红店流行一款”霸气玉油柑“,其实就是油柑榨汁。
油柑,大家知道吧?
油柑先涩后甜的口感,让很多潮汕人欲罢不能。酸涩与回甘冲突强烈,但只要你忍过了前面的酸涩,便会爱上过后舌尖上升起的甘甜滋味。回甘余味悠长,这也是油柑名字里柑(甘)的由来。
其实油柑的口感真的不咋地,但是吃完后人有一种轻松感,就是能够刮油脂。
喝功夫茶,吃橄榄,也是差不多的功效。
其中一个终极目标就是养生,不管人们懂不懂这个概念,反正就是养生,让身体更健康,让生活更美好,谁不想呢?
既然说到橄榄,谦济堂文化在看到油柑火了之后,就会明白奶茶界的魔手很快要伸向橄榄了。
果不其然。
随着,奶茶界流行1000元一杯的橄榄汁。
其实,橄榄汁的价值有没有呢?
有!
对润肺,抗雾霾,修复肺系统的功效是很好的,当然口感也比油柑好很多。
但是有一样最致命的,就是原材料必须是生态无农药的,做到这一点,一杯橄榄汁是值得那个价格。
至于什么品种,都是渣。
三农的精细化操作,是有很多知识,很多系统的综合的。
如果连互联网这个便利的工具都排斥,其他的操作搞起来,劳民伤财,人力物力肯定跟不上。
王庙村启示
王庙村,这是小说《遥远的救世主》改编电视剧《天道》中的设定村庄背景。
王庙村有教堂,电视剧中还提到五台山上的论道,甚是精彩。
这个世界,蛋糕本来就有一定的量,不能无限地放大,说到底还是内卷的问题。
留隍不做的事情,黄金,潘田,小胜,潭江一样可以做。
本质上,全中国的农村都有王庙村的痕迹,老百姓的文化属性都是差不多。
而作为顶层设计,时代的引领者需要做宏观设计的人,眼光和格局到底有多开阔。
这就涉及到天花板的问题了。
如果带头人眼光格局都只是停留在一层楼,那么老百姓去到二层楼三层楼,肯定会迷路的。
欢迎大家评论,谦济堂文化文章,欢迎转载!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