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这篇文章的标题是:《这个春季的抗疫三兄弟,参考一下》,周详思考一下,还是保留一点,因为懂得人,自然会懂,不懂的人,避免抬杠,因为本来是好意的提醒,再说这个关口之下,的确没有时间抬杠。
一夜之间,数据变化有些大。
3月12日0-24时,深圳新增66例病例。
其中——
-
60例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
6例诊断为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
自从2月上旬香港的疫情迅速恶化以来,深圳乃至珠三角,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一河之隔,鱼水之情。
香港和大陆的物资交通是非常庞大的,香港的大部分生活必需品都是大陆供应过去的,比如肉蔬供应和水供应。
面对这样的局面,这样的时空场里面,如何抗击疫情,如何渡过难关,甚至说是如何保命,才是最关键的。
至于期待什么时候疫情结束,那都是留给能够活下来的人去讨论的,关键是当下的应对,这是策略问题。
最近的反扑如此厉害,除了人祸的因素以及国际地缘关系,我们要思考的就是环境气候的影响。
比如,这个惊蛰到现在并没有打雷的情形出现。
雨水节气的时候,下了暴雨,也打过雷了。
这就是“天象”这是大气候环境,大自然的能量流通情况和特征表现,会影响到人体。
近5天,气候反常,骤寒骤热,温差变化大,燥气非常盛,有春行秋令之势。
首先,壬寅年初之气,是木气极其旺盛的时间段,当木气盛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金会阶段性的出现偏盛状态。
木克土,则水盛;水克火,则金盛。
这是一个连锁反应。
从木盛出发,会导致三种火气,就是木火,心火,肺火。
从这个角度出发,这个季节的用药要考虑一个经典的组合:黄芩,黄连,栀子。
这个组合也是和三黄汤的基础部分很接近。
是傅青主最常用的清肝火思路。
而疏肝平肝,则是柴胡,白芍,甘草,等的组合。
最经典的代表就是小柴胡汤。
不管病毒如何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人体体现出来的就是:寒热,虚实,表里,燥湿,阴阳是否平衡。
关键还是调理这个人体平衡的目标体系。
参考一下了!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